新浪財經訊 “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7年年會”于2017年2月15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權、動力、質量”。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陳東琪出席并發言。他認為,解決杠桿率偏高的問題,國有企業需要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預警監測機制,一個調整機制,一個退出機制。補短板不只是補基礎設施,補發展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制度、資源的短板,這一塊要做起來是不容易的。重要的是加快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公平準入,自由退出的機制。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東琪:大家下午好!我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談一點思路,我講三點。第一個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邏輯,總的來講,我想第一個是需求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低收入到高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這個階段,人民物質文化水平極大的提高,消費升級加快,這時候對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第一個邏輯。
第二個邏輯,供給側本身也在發生變化。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供給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應該說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前一輪改革的條件也在發生變化,兩個紅利實際上都是在減少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供給側原來靠數量的這種增加不可持續了。蔡昉先生講的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潛在增長率,實際都是在弱化的,在下降的,怎么樣來改變這個?特別是原來靠農業剩余勞動力推動城鎮化的加速這個過程中,實際也是越來越走到不叫終點吧,依賴性是越來越弱了。從這個角度來講,供給側也需要有新的增長動能來保持實現一定的可持續增長。這是第二個邏輯,這是從供給側本身來講,條件變了,要求變了。
第三個,從國際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經濟政策的運用來看,我們看到這幾年為了解決實體經濟發生的問題,各國采取了超歷史的需求刺激措施,資金流向虛的,其實不只是中國的問題,資產泡沫在放大,新的失衡在形成。全球供需結構出現了新變化,也對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第四點,大的周期,長周期也在發生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到現在,當然有人說是第四次,有人說是第五次,我們如果來看增長的周期軌跡的話,新舊周期,是長周期轉化的一個時間窗口,原來周期結束以后,經過十幾年的調整,現在還是在調整過程中。但是要向新的長周期邁進,如果在這個時間窗口我們帶動新一輪的周期發展,為下一輪的長周期做好準備,這是我們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是從長遠來看。其實中國經濟體量不小了,從時間來講,是用很短的時間,從一個很小很弱的體量變成一個很大的體量,所以下一個問題,新周期,如何從質量上培養以創新推動更好水平的長周期發展的增長,其實是這樣一個邏輯,這是第四個。
第五個,從實踐過程來看,我們去年一年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來作為抓手,其他領域的改革也在推。總體來講,還是有成效的。多年來講轉變發展方式,總是轉不動,其實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體制問題,一個是觀念問題。當然這一年只是一個起點,但是重要的大家在往這方面走。
而且國際上評價應當說還是得到一個比較正面的評價,尤其是去年我們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是增長速度一不小心還很好,說明我們主動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由原來的數量轉向質量方面,反而可以帶來增長。當然這個增長,自己跟自己比,是一個下小臺階,但是實際也在增加。中國今后增長應該是以質量為基礎的,而不是絕對的靠大量的資源破壞經濟的數量型經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五個方面的邏輯,促使我們在經過78年以來兩輪大的改革以后,應該說這次是一個很重要的改革。第一次是聯產承包,農村改革,推動城市,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積累,第二次是本世紀初的入世,讓我們生產的很多產品可以走向國際市場,來消化我們的產品。但是第三階段的話,這兩個階段的市場優勢都在減少,所以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的實現新的增長。這是這次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個方面的邏輯點,供大家參考。
第二個方面,下一步還要深化,我們這次題目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想深化至少有四個方面的難點,需要我們在改革過程當中,我從操作角度來講,需要來認真面對和解決的。第一個就是改革的環境問題,我們要把這一輪改革按照初衷,按照原來的設計,按照目標導向,從問題入手來推進,首先是要有一個穩定的宏觀環境,怎么來做?
現在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地方還是有一些壓力的,有些企業也感受到壓力,特別是進一步的去產能,向哪方面去,都還是有壓力的。這個壓力到底是怎樣來應對的?另外一個就是市場的波動,產品的價格超預期的大起大落,怎么保證這個市場不出現急劇的波動?第三個就是職工安置,債務處置等等這些新的問題,改革要順利推進,宏觀環境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有效市場的問題,如何形成一個有效市場?怎么樣來保證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建立什么樣的機制?尤其中國地區之間發生是不平衡的,行業之間也是不平衡的。比如東部和西部之間,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發展水平,發展能力,大家在具體改革措施安排上,對政府的要求多一些。尤其他在改革發展過程中要分享到發展的紅利,如何把這些問題處理好,強化市場化、法制化手段的運用,又不傷害到后發地區的發展能力。
第三個就是新舊動能的轉化,我理解現在無論是舊動能的轉升提還是新動能,實際都存在問題。舊動能轉變提升的話,面臨一些負面的影響,新動能這一塊主要是環境問題,領域還有體制的支撐,尤其金融資源對新型動能,特別是創新的支持,這個始終是我們沒有解決好的。這兩個方面都是問題,新舊動能的轉換,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新型的,都是存在問題的。
第四個難點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本分攤的問題,如何來解決這樣一個成本分攤?處理好利益調整問題,特別是能不能解決好壟斷企業向競爭性企業,金融類企業向實體企業讓利,現在總體來講,三大失衡還是蠻厲害的。改革的成本分攤,在不同的行業之間的利益調整,這個是很重要的問題。
最后一分鐘,關于下一步的做法,我個人感覺到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杠桿方面,降杠桿,去杠桿,重要的是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剛才凱生也講了。國有企業還得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預警監測機制,第二要有一個調整機制,第三個有一個退出機制。杠桿不一定是企業自發形成的,還有政策性的,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補短板不只是補基礎設施,補發展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制度、資源的短板,這一塊要做起來是不容易的。重要的是加快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公平準入,自由退出的機制,無論是哪一種企業,公有的非公有的,國有的,民有的。
第二是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第三個進一步簡政放權,三個清單的落實還是要能夠落地。第四個很重要的就是個人和企業發展環境,特別是信用環境的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落實在公平競爭機制的建設,應該是我們今后幾年是否成功一個很重要的標志。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