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去“滴滴”的眼淚尚需時間考驗
一個“不惑”之年的巾幗“知本家”,在拭去“滴滴”眼淚后,迎來的必將是曼妙的“嘀嘀”車鈴聲,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何其悠揚、悅耳、動聽。
文 蕭惑之(北京)
“猴年”的金秋時節,在神州大地,“滴滴”與“優步”一場驚心動魄“燒錢”的商業競爭或商戰中,柳青女士是笑傲江湖的撥頭籌者。無須諱言,“優步”因為野蠻競爭而惡名昭彰,而“滴滴”也不是“淑女”,抑或說更野蠻,“不燒錢我們走不到今天這一步”,“燒錢”一時成為盛傳的“滴滴”名言。然而,占優后的柳青女士溫文爾雅,口吐蓮花——“與優步的最終結果只是共識性的雙贏局面,而不是這之外的任何情況”。
雄雞報曉春來早,守業遠比創業難。首善之區,車如流水馬如龍;“滴滴”如何吹響科學管理的集結號,成為新的話題。
高天滾滾寒流來,唯恐高處不勝寒。英國《金融時報》載文指出:柳青現在面臨的真正考驗,若想把“滴滴”從一家估值350億美元的打車公司轉變為全球性互聯網巨擘,和“優步”的較量只是一場熱身而已。“滴滴”目前的估值正在接近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和百度,這三家公司都服務于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縱觀全局,高屋建瓴,中國的電商市場規模大于美國,互聯網支付行業處理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互聯網支付額,擁有全球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機用戶。柳青心里有本帳:“滴滴”目前每天要處理2000萬個訂單,是全球其他叫車應用公司訂單總和的3倍。柳青有自知之明:讓這個數字繼續增長可能難度很大,然而并非無解。根據柳青的粗略計算:全國每天約有7億人次乘車出行。“每天2000萬訂單僅僅代表著出行總數的3%,這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不過,為了挖掘這個潛力,我們需要有重大的技術突破,需要投入我們全部的能量和人力。”“重大的技術突破”談何容易,試問“能量幾何,人力又幾許”,都是柳青面臨的難題。
剪不斷,理還亂,“滴滴”減員聲不斷。新年伊始,業界流傳:隨著網約車市場裂變加劇,格局重構,“滴滴”的人員結構調整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涉及人數甚至很可能超過目前傳聞的50%。盡管“滴滴”一再否定,可是事實勝于雄辯。據36氪的數據,去年“滴滴”在與“優步”的市場爭奪戰中,僅快車一個部門就新招了2000名的員工,時下滴滴超過6000人的隊伍估計會成為裁員的重頭。業務結構調整,首要的就是優化員工。
漲價潮,難控制,“滴滴”面臨失客源。口惠實不至的商業行為難以持久。“滴滴”的漲價行為,必不可免地流失了大量客戶。據媒體的報道,一段時間里,“滴滴”曾先后3次調價,“漲,漲,漲,漲得顧客心里煩”,在抱怨聲中,“滴滴”成為顧客的眼淚。“快車”原本是“滴滴”的優勢。根據公開資料,滴滴目前在超過400個城市為近4億用戶提供包括出租車、快車、順風車、公交、小巴、租車等多種出行服務。“快車”又名“專車”,最博顧客眼球受歡迎,收益舉足輕重,成長快被看好,業務占比最高,據悉目前也在急速萎縮。
“滴滴”問世,來之不易,是改革創新的碩果。想當初,“滴滴”嬰兒般呱呱墜地,在一片“黑車”的詰難聲中,幾近夭折在襁褓中。高端具有慧眼,《人民日報》發出人民的聲音,為“民”點贊。是年《新京報》報道的“專車第一案”以“專車司機”勝訴落槌,將載入經濟改革的史冊——“當一項新技術或新商業模式出現時,基于競爭理念和公共政策的考慮,不能一概將其排斥于市場之外,否則經濟發展就會漸漸緩慢直至最后停滯不前”。網約車這種客運服務的新業態,作為共享經濟產物,其運營有助于提高閑置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運輸服務供需時空匹配的沖突,有助于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
柳青的柔情其實是“柔術”,逐漸被人們看好。柳青結束美國之旅后,她坦言——燒錢贏得臨界數量的用戶是“從0到1”,但要實現“從1到100”,你就需要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一個“不惑”之年的巾幗“知本家”,在拭去“滴滴”眼淚之后,迎來的必將是曼妙的“嘀嘀”車鈴聲,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何其悠揚、悅耳、動聽。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楚潺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