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才讓:留學扳開了我職業生涯的道岔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9日 19:37 《商務周刊》雜志

  

才讓:留學扳開了我職業生涯的道岔

才讓 圖片來源:商務周刊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如果用兩句話歸納才讓,就是“做最棒的”和“不甘于只在這里是最棒的”。

  1957年,才讓出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個藏族家庭。1978年,他在全州七縣考生中第一個考上大學。1984年,他又從全國728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國政府委派海外留學的第一批MBA。30歲,他成為鋼鐵研究院歷史上最年輕的處長,他的兩份報告在中國科技改革史上落筆。如今,他擔任著中國鋼鐵研究總院副院長兼上市公司安泰科技總裁。

  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分配到鋼鐵研究院工作。在我們出國之前,國家公派

留學生基本都是理工科,去學習人家科學技術、工程方面的先進知識。我原來也是學理工的,黑龍江工學院畢業的,對什么是管理學完全不懂。但那個時候我們看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趨勢》,了解到一些未來學、社會學的知識,發現除了科學技術,西方的人文學科也很有意思。國家也不單純技術興國了,我幸運地成為國家公派的第一批管理學碩士。

  我記得那是1984年8月中旬,我們院里貼出通知,招收去美國進修的工商管理學碩士。通知由冶金部下發,通知后面的文件是國家經委、科委、人事部、教育部四大部委的大紅印章。當時整個冶金部只有17個報考名額,分到鋼鐵研究院只有2個名額。

  大家都想去,我們鋼研院是全國最權威的鋼鐵研究機構,向來人才濟濟,通過筆試、英語口試,我成為這兩個幸運者之一。9月份參加全國的選拔考試,全國728人考試只錄取40個,冶金部的17名考生中最后就錄取了我一個。

  初到美國,就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我們從洛杉磯入境,一下飛機就被震住了,覺得它機場怎么那么大,相比之下我們首都機場就是個小汽車站了。但機場的行李車要一美元才能用,我們當時誰也沒有one dollar。看見人家推行李車,我們只能肩扛背挑,跟逃荒的差不多。窮學生帶的行李也特別多,覺得美國東西貴啊,連方便面都帶上了。

  我們排隊入關的時候,有一個日航的班機到站。但是日本人通關很快,有專辟的通道,基本沒經過什么盤問和檢查,這體現出美國人對日本人的尊重,日美之間交流的通暢。我們當時推著、扛著自己的行李,一個個排隊等出關,再比比人家,心里很不舒服。

  入關后又轉乘國內航班,晚上11點左右,有人說紐約到了。飛機的翅膀一斜,哇,那么大的光亮!簡直就是燈的海洋,極其震撼。下了飛機一進城,一輩子沒見過那么多的汽車。我們還是從北京去的啊。當時就覺得美國真是富饒得不得了,能源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到了學校,要求你完全獨立,自我管理,淘汰的壓力也非常大,碩士一般有一半讀不到畢業。但是我們這批人非常優秀也非常刻苦,40個人最后只有1個沒讀下來,還有6個拿到了PHD的offer,我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我們后來誰都沒有念博士,39個人中間有38個選擇了回國。《人民日報》(海外版)把國內形勢描繪得特別好,改革開放熱火朝天的我們真想回來大干一場。國家對我們也特別重視,我們的留學項目是鄧小平訪美時談的,后來里根回訪時與趙紫陽正式簽訂,級別很高。我們畢業的時候,國家派12人代表團來參加我們畢業典禮,基辛格也專程來發表講話。

  但是回來以后發現反差太大了,我們期望值太高了。當時正值國家機構改革,原來負責我們留學項目的科委撤銷了,按照原來項目計劃,我們三屆140個學生回國后將集中用于改造100家國有企業,但現在科委沒有了,我們也就各回各單位,而各單位的情況不同,有很多同學難以發揮才干。

  但我的境遇還算不錯。鋼研院的領導們都是做研究出身,正好要搞科技體制改革,要經濟承包,我學了管理學,得到了重用。學的東西有了用武之地,我的想法能變成決策,idea能變成鉛字發下去,變成改革方案全院都動起來,讓我小有成就感。

  但在這樣傳統的研究機構搞改革,也有很多人反對,說呂院長瘋了,找了個穿牛仔褲的小子搞資產階級那一套來對付我們。那時候有院長鼎力支持,一年多時間,改革成效出來了,鋼研院的創收能力增長了3.6倍,我也被任命為鋼研院歷史上最年輕的處長。

  1992年我成為鋼鐵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開始我們籌備改制上市,2000年我成為上市公司安泰科技總裁。留學把我職業生涯的道岔扳開了,如果沒有去美國學MBA,我現在應該是一名工程師,我年輕時還夢想成為一名院士。但現在我正朝真正的企業家努力。上市公司是完完全全的現代企業,身為總裁,戰略、市場、技術、人力、

審計、法律方方面面必須全盤掌握。

  對于現在的留學生,我覺得需要提醒一點,出國學習進修是好的,但是留學生作為一個團隊、一個階層,大的發展機會還是在國內。我們認為國外經濟發達、福利好,但是正因為他們社會發育完全了,要進入他們的主流社會很難。而恰恰在中國,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完善過程中機會多,祖國對留學生敞開胸懷,給予很高的期望值,也給予很多優惠條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