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紅:把健康體檢理念帶給民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9日 19:31 《商務周刊》雜志 | |||||||||
11月15日,韓小紅剛剛從太原趕回北京處理完公司業務,又立刻飛往上海,為新店的開業做準備。這位德國海德堡大學畢業的女博士準備在明年新開十幾家店,把其健康體檢連鎖機構擴展到全國。在歸國的近三年中,作為慈濟健康體檢連鎖機構的總裁,她已經將自己的連鎖機構在全國做到了規模最大。 1997年我從北京醫科大學碩士畢業后,到了解放軍總醫院工作。1999年,我獲得了到
在國外的主要學習經歷就是做實驗,寫畢業論文,很深刻的感覺是生活艱難,情感孤獨,文化差異。國外的經歷應該說讓我更加自強,鍛煉了我的獨立操控能力。 學習之外,我最大的收獲是了解了國外的醫療體制。德國的醫療體制和中國完全不一樣,現在國內醫療體制是沒辦法和國外接軌的。咱們國家醫生還要靠獎金生活,獎金比工資高,而國外醫生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他們沒有獎金,到什么級別拿什么錢,而且這個錢能保證他們很體面地生活,可以有車有房,不用考慮你開什么藥,怎么拿提成。患者也是拿一張卡去看病,劃一下就可以進入醫保體系,該花多少錢保險公司就劃過來了。大夫完全是從醫療角度想問題,而公立醫院都是由國家撥款政府支持。在這么一個體制下,醫生考慮的就是醫術的提高和改進,它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認識到國外情況的同時,我產生了一個初步感覺,那就是國外注重健康體檢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人都享有健康體檢,因為國外的商業醫療保險非常發達,每個人幾乎都有,而保險又覆蓋著體檢。作為一個留學生在國外的感覺就是,越在國外呆,就越感覺咱們國家需要改善的地方太多了。有些人可能想在國外長期生活,我沒有其他的想法,就是覺得應該回來讓國家盡快改變這種狀態。 1992年我先生曾經在沈陽成立慈濟醫療聯合體,后來到北京注冊,其中一個項目是腫瘤生物治療。事實上我出國也是學的這個專業,當時想回國把這個企業作為我腫瘤防治的一個大實驗室,一定能發揮我的專業優勢。 但是2001年回國后,我先生在北京開了一個門診部,這個門診部當年虧損100多萬元。我想救這個門診部,就思考這個門診部為什么會虧,最后認為主要是大家不認識這個門診部,客源太少。但怎么吸引人來?結合在德國的所見所思,我想到可以把整個治療前移變成體檢,檢后篩查出來的病就可以在門診治療了。 就這么一個淺顯的想法,但隨后我發現這個市場國內并沒有,因為以前我們國家的體檢都是半強迫性的,征兵入伍、高考、入職等才進行體檢,主動的體檢從來不放在桌面上,因為沒有人給你付這筆錢,民眾也沒有這個意識去做。但我覺得市場一定是有的。 2002年3月,我們的第一家健康體檢機構開張,當時覺得最大的壓力來自市場觀念的轉變,老百姓對體檢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晰,不明白為什么要體檢。之后SARS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民眾的健康意識一下子起來了,健康體檢的觀念很快得到了普及。 剛開始我做體檢就想做這么一家,然后再可以兼顧體檢和生物治療,因為生物治療是我的專業,體檢是我的副業。但是沒想到健康體檢是可以復制擴張的,做進來以后就發現里邊有非常值得做的地方,最后完全陷身到這個產業里了。 回國將近三年,我覺得自己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在國內推廣了健康體檢的理念,讓更多的人通過我創辦的健康體檢機構能夠及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而不至于發病再去救治。 現在我們已經存儲了20多萬人的健康檔案,每個來體檢的人都會自動成為會員,他的體檢檔案會在我們這里保存。這是國外一個基本的理念,從生下來你的健康檔案就開始保存了,然后每年體檢都會留下來,這些檔案就是你自己對身體狀況的基本了解,如果哪天你發現身體出現疾病狀態,就可以調出檔案看一下什么時候還是正常的,什么時候出現癥狀。我想,通過一兩代人這樣不斷的積累,中國人會變得越來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