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臺灣聯經林載爵:站在學術和商業的交匯點上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1日 02:50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陳小瑩 發自上海

  2001年,林載爵處于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上,要么繼續留在臺灣東海大學教歷史同時兼職做編輯,要么放棄教職全身心投入出版事業。

  林載爵對于東海大學一直有著很深的感情,他的學習生涯和二十年的教書生涯都在那
里度過,還曾在教書之余著有《東海大學校史,1955-1980》。

  讓他終于下定決心選擇第二條道路的重要原因,是來自黃仁宇的信任。黃仁宇在生前用英文寫有一本自傳式的回憶錄,但一直沒有出版。在林載爵赴美看望黃仁宇的一個宴會上,黃仁宇親口對夫人囑咐說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把這本英文回憶錄托付給林載爵先生出版。

  于是就有了《黃河青山》這本書的誕生,也使林載爵看到了學術書在兩岸三地整個華人書界的轟動和暢銷。

  “是黃仁宇讓我覺得從事出版比教書有更大的文化影響力。”林載爵感慨地回憶說。

  于是,從2001年起,林載爵開始全職擔任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總編輯,2004年升任發行人兼總編輯,并一直延續至今。

  從嚴復、劍橋到聯經

  在東海大學的學習中,林載爵選擇了中國近代思想史作為自己的主修科目。

  從譚嗣同到嚴復,林載爵一直在探尋西方思想對于中國晚清甚至之后時代的影響。

  “尤其是嚴復,他是第一個引入西方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概念的學者,但到了晚期,他自身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重大轉變。”對于中國進入近現代的思想軌跡,林載爵一直孜孜以求,并于1984年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主修19世紀末英國思想史,希望能研究同時期西方思想源頭的歷史。

  這種對學術的執著,使得林載爵一開始就對以出版學術書籍著稱的聯經出版公司產生強烈的共鳴。1978年,在林載爵26歲那年,他開始了在聯經擔任圖書編輯的第一份兼職。

  “我當時幾乎沒有考慮過去別的地方找兼職,這種認同幾乎是天然的,我的許多同事也是因為精神和原則上的認同來到了聯經。”那次的兼職雖然只有每周一到兩天,但奠定了之后林載爵和聯經長達二十余年的緣分。

  聯經出版公司是臺灣唯一一家以出版學術書為特色的出版公司,每年新出的120種新書中,約有四分之一是學術書籍,曾榮獲22次金鼎獎和各類文化基金獎、新聞學術獎。錢穆,余英時,黃仁宇等一大批臺灣學者的書都獨家授權聯經負責出版。

  1987年,林載爵從劍橋大學博士班畢業回到臺灣,開始兼職擔任聯經的總編輯。之后一年,臺灣放開了出版業,林載爵開始一身輕松地編輯廣義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圖書。接觸好的學者、接觸不同的思想、接觸最新的好書,成了林載爵二十余年投身出版事業的最大樂趣。

  學術書=有穩定的收益

  “其實我們也做F4的書。”林載爵笑著打破聯經的“學術神話”。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暢銷書聯經都會做,林載爵的標準是內容決定一切。“比如這本關于F4的藝人書,在編排、文字等處理上對于之前的同類書有重大的突破,可以說是開創了臺灣以后藝人書的風格。正是由于這一點我們才決定做。”

  由于出版學術書的編輯成本是大眾讀物的兩倍左右,而銷量則比較少,所以大多數出版社出于利潤的考量很少做學術書籍。即便是以此為特色的聯經,也需要大眾讀物產生的利潤“養”著這些書。

  林載爵承認,從經營的角度說,出版學術書的確是一個“大負擔”。

  但同樣是這些學術書,使得聯經每年再版書的種類和冊數都是新書的兩倍甚至更多。

  “學術書的生命力就在于永遠不會被淘汰,銷量一直可以細水長流,甚至一版再版。”

  對于聯經而言,這是自己生存的生命線。

  從總編輯到兼任發行人,林載爵悄然完成了從學者到經營者的身份轉變,更多的時候他需要把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進行考慮。即便這樣,林載爵仍有自己的堅持。

  “暢銷書不僅意味著利潤,也意味著風險。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只出暢銷書的出版社都倒了,而我們還在的原因。”在林載爵看來,暢銷書的風險難以控制,既可能短期大賣,也可能瞬間消失。

  而相比之下,學術書的收益是長期而穩定的,在這個交匯點上,學術的追求和商業的利益結合到了一起;而林載爵,正好站在這個交匯點上。

  聯手季風的杰作

  2005年2月在臺北繁華的商業區忠孝東路開業的“上海書店”,對于林載爵和聯經來說都是一個關鍵的節點。

  上海書店由上海季風書園與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合作成立,季風書園負責采購,聯經公司提供管理、銷售。上海書店的經營面積達500余平方米,經營品種近3萬種、6.8萬冊,是目前臺灣經營大陸簡體書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書店。

  上海書店開業頭一天的銷售額就高達24萬新臺幣(約人民幣5萬余),售出九百多種圖書,其中文學藝術類和社科類共賣了3000多冊。

  這是自2003年7月8日臺灣地區正式開放大陸圖書銷售之后,聯經公司甩出的最大手筆。

  而身為聯經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的林載爵,則出任了“上海書店”的董事長。

  除了上海書店,聯經還繼而在臺灣高雄設立了兩個經銷處,專門負責經銷來自大陸的簡體字書籍。

  這次的合作,猶如在林載爵面前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戶。同年,聯經再次與上海季風合作,在上海成立了一家文化咨詢公司,專門給大陸的出版社策劃圖書。自成立至今,這家公司已經策劃了四五十種圖書,林載爵希望這家咨詢公司能為聯經將來可以進入大陸出版市場,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至此,聯經與大陸的合作遍布了出版業的上中下游,在出版、發行和書店都有涉及。

  “包括我們在內的臺灣所有出版公司,在剛結束的廈門書展上,共售出人民幣200萬元的圖書,這對于我們進入大陸市場是一個極好的開始。”在這次的書展上,聯經出版公司的人文社科類圖書、尤其是大陸出版社都沒有購買過版權的學術書籍占了不少的比例,讓林載爵增強了進軍大陸的信心。目前在與大陸各出版社的版權交易中,聯經出版社一直處于順差。

  “我最高興的就是幾十年的苦心經營,也同樣能夠在大陸生根開花。”

  整個華文出版界的通路

  林載爵的夢想是整個漢字世界能形成通路。

  為了這個夢想,他積極地來往于上海、北京和臺北之間。

  “上海書店”在臺灣發起的“我最喜愛的小說”網上評選中,《紅樓夢》終于在最后一刻戰勝《哈里波特》成為“最愛”,使得林載爵欣慰不已,這說明兩岸三地的華文出版界有一個最堅實的基礎,那就是文化的認同。

  林載爵最近兩年在不同的場合一直提到“一中二字”,即一種中文兩個寫法。不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是中文的組成部分,不能成為阻礙兩岸三地出版合作的障礙。

  在林載爵的想法里,這個出版通路的形成,必須以交易方式的渠道暢通作為基礎。兩岸三地,包括新馬地區的華文出版商都可以借助當地的書店資源,把自己的新書發行到整個漢字世界。

  “這是我的一個長遠的愿景,希望它能在五年之后得以實現。”也許,從事華文書籍的出版,能夠間接地實現林載爵當年學習晚清歷史時就懷揣著的夢想。

  人物簡歷

  1951年生。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1986年,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博士班,1986~1987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1979年至2001年任教于東海大學歷史系,主授中、西近代思想史。1987年起擔任臺灣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2004年擔任發行人兼總編輯。著有《譚嗣同》、《東海大學校史,1955~1980》、《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等書。


  愛問(iAsk.com)出版 相關網頁約10,647,258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