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長斌:開啟央企老總海外被捕受審的那道門(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30日 15:18 《商務周刊》雜志 | ||||||||
誰隱瞞了真實的信息? 今年1月5日,美國三家律師事務所代表購買了中航油(新加坡)股票的客戶向聯邦紐約南區法院遞交了針對中航油(新加坡)的集體訴訟狀。在他們聯合起草的訴狀中稱,他們之所以提起訴訟,是由于被告違反了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10b-5條款”的相應規定:“對任何重大事實作不實陳述或者省略必要的按一定情況下應予以表達才不會引起誤解的重要事
原告方認為,中航油實際存在的不實陳述行為使得合理的投資者作出了錯誤判斷;而原告的交易又是在真相披露之前進行的。 與此同時,原告方還起訴了中航油的高管——董事長莢長斌和首席執行官陳久霖,認為他們利用職位而操縱季度財務報告等公司文件,并隱藏了應當向公眾披露的信息。 根據已披露出來的事實,隨著2004年油價的不斷攀升,中航油(新加坡)的追加保證金也不斷增多。當2004年10月初油價飆升到歷史高位時,公司經過1月、6月和9月的三次挪盤之后所承擔的風險暴露無遺。當時,公司動用了所有能用的金融手段和現金資源來支付追加保證金。 普華永道在調查中也最終發現,至少從2004年10月9日到11月27日,也就是從陳久霖正式向公司董事長以及其他集團提名董事報告事情真相那天起,就沒有人向公司獨立董事、外部審計師、證券交易所以及公眾公布公司所面臨的財政困境,與此同時,公司的股票交易仍在進行。獨立董事、外部審計師、證券交易所以及公眾知道此事件,已經是7個星期以后了。 2004年10月9日晚22時,陳久霖向總公司執行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這份《關于解決巨額賬面虧損問題的請示》的求救報告向集團表明:由于油價急劇上漲,公司面臨巨大的虧損,按照當時的高油價來算,虧損達到1.8億美元;如果情況無法控制,公司將面臨著清算的危險。陳久霖當時提出,公司需要1.3億美元資金來支付追加保證金,但如果油價上升到55美元/桶,就需要2億美元資金了,而且損失將達到5.6億美元。 在求救報告中,陳還強調,如果公司能夠及時支付追加保證金,那么未實現虧損將可以下降,當油價下跌時,甚至可以完全消除;如果公司無法及時支付追加保證金,那么交易對手可能會動用法律手段起訴,屆時將導致公司最后被清算;公司將很快對外公布財政狀況。根據新加坡的慣例,未實現虧損也必須公布。如果公司真的將事實公布,公司將面臨著同樣被清算的命運。 2004年10月11日,陳久霖又向總公司遞交了一份更加深入的報告。稱如果將公司的損失公布,會不利于將公司從目前的困境中解救出來,因為公司的股價會崩潰,公司也將被清算。因此陳久霖督促總公司不要公布虧損,并且將此事的討論范圍僅限于總公司執委會和財會部門。 而另一方面,中航油(新加坡)第三季的財報按照計劃應該于2004年11月發布,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陳久霖試圖隱瞞真實信息的建議顯然影響到了總公司高層。當年11月12日,中航油(新加坡)2004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公布,聲稱公司仍然盈利。同一天, 公司仍對外宣稱,公司“大有前途”。 直到2004年11月30日,中航油(新加坡)的虧損情況才向股東發布公告。普華永道報告中認為,這期間,公司有多次機會發布上述公告,比如在中航油集團出售其持有的15%的股份時(2004年10月20日);在公布三季度財報時(2004年11月12日);在中航油集團取消支持公司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的股份時(2004年11月24日)。但每次機會都被錯過了。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母公司的中航油集團也并非無所作為,其在2004年10月10日立即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該小組由陳久霖負責,成員包括非執行董事李永吉、顧炎飛和總公司新聞發言人邊輝。莢長斌也在調查中承認,從2004年10月10號到11月28日,總公司的執委會總共召開了11次特別會議來尋找途徑克服危機。 “但現在看來,至少在信息披露上,他們選擇了一條錯誤途徑。”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總公司內部人士說。 | ||||||||
新浪網聲明:新浪財經登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新浪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