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有在崗職工475.5萬,這475.5萬職工中,上海戶籍人只占一半,因為這其中包括了來滬在“單位”正規就業的農民工220萬(按照2007年上海農民工工會會員人數計算)。475.5萬在崗職工減去219萬外來農民工,剩下256.5萬人就是本市戶籍人口的在崗職工。上海有1379萬戶籍人口,最有職業保障的在崗職工只占戶籍人口18.6%,這怕是上海開埠以來就沒有過的吧。
外來農民工在上海在崗職工隊伍中占了近一半,這決不能理解成是他們搶了上海本地人飯碗,因為農民工中的“在崗職工”的工作地點,大多散落在上海陸上5400平方公里外圍的遠郊工業園區,而幾十年來“上海人”經濟活動的主要范圍都在不到3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衣食住行各方面因素決定上海人去遠郊工業園工作的概率不會高,外來民工就是這樣填了上海遠郊工業園崗位之“缺”,成為了上海的“在崗職工”。他們為上海的“在崗職工”貢獻了“人數”。
第三,大動遷泄了城市的“人氣”,傷了城市的“元氣”,只留下曾經的繁華記憶。
大動遷切斷了城市各業之間筋脈血肉般的聯系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也泄了百年商業城市的人氣和元氣。曾經與南京路淮海路齊名的上!叭帧敝坏乃拇ū甭焚徫镆粭l街,八、九十年代以“工薪階層的購物天堂”著稱。“看看逛逛其他路,買賣還到四川路”不僅是廣告,更是上海市民樂此不疲的選擇。四川北路一改造,人氣改造沒了,生意改造走了,現在四川北路的街景,還比不上一個地級市。
老西門的改造也同樣如此,這個老城廂的西邊門戶曾經人口密集,幾百家商鋪集中在此,白天人頭攢動,夜晚燈火輝煌。這里有百年飲食老店喬家柵、大富貴,全國首個中老年服裝商店“全泰”,以經銷各省省版圖書為特色的大型書店,還有搬遷來的冠生園食品公司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西門的商業規模一度超過徐家匯,但是九十年代的市政改造,使得老西門商圈在2000年的營業額比改造前減少了一半,人口減少四成;再經歷了2005年左右的又一次大動遷,如今老西門已經變為高檔樓盤林立的“高品質生活街區”了!自然,從前熙熙攘攘的過著“低品質”生活的人流就不會再現了。
現在最能代表上!叭藲狻、造就上!叭藲狻钡模數300萬“退休一族”。他們活躍在各個居民小區,是最龐大的“休閑群體”。退休族早起打拳舞劍,然后上菜市場,買完菜到股市“上班”,下午晚上看看電視搓搓麻將,周末到街頭跳跳舞。按揭了兩三套房的靠著租金過得更滋潤。他們的養老金總額已經與這個城市的在崗職工收入總額呈鼎立之勢,好些拿退休金的老人已經成了未能就業兒女的提款機。
老人們生活得很瀟灑,因為時代在前進。不過,當一個城市不再創造財富的老人收入總和已經與在崗職工收入總和呈鼎立之勢,這個城市被“看好”的理由已經很牽強了。
“世紀廣場”里的思索
我與“浦東新區政府行政辦公中心”是“老相識”了,我1994年就在離此不遠處參與基本建設,1996年時我看著它開工奠基。那時這一大塊屬于“花木鄉”的土地還遼闊得一望無際:中央公園(如今的世紀公園)剛剛在建,地鐵二號線要一年以后才動工,世紀大道和上海科技館連影都沒有。
今天,我想到那32級臺階高的一樓大廳邊上站一站,“居高臨下”欣賞一下周圍風景。但我被半人高的鐵柵欄擋在了高高的臺階外面——辦公人員也是從邊門進出。
既然連臺階也上不去,那就先打量下這幢建筑。主辦公樓是圓筒狀,高128米,直徑約有三十多米,敦敦實實平地拔起;外掛銀白色玻璃幕墻,線條剛直,儀態威嚴。面向世紀廣場的正立面約330米,與北京人民大會堂正立面等長。不過這里的正立面建筑除了主辦公樓,都是只有五層高的裙房,裙房還被廣場外圍高大的綠化樹叢“屏蔽”著,并不張揚。
128米高,只相當于30層左右的商務樓,這種高度的建筑很普遍;建筑物自身也沒有刻意張揚,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氣勢無比!
整個“浦東新區政府行政辦公中心”的建筑群占地面積,足有8萬平方米。比兩個太和殿廣場的面積還大,也相當于四個外灘公園。在“辦公中心”后面,是6萬平方米綠草茵茵繁花吐艷的地下停車場,這個附屬設施將“辦公中心”與“后面方向” 的建筑距離拉得更大;辦公中心的正前方,就是世紀廣場,這里是世紀大道的末端,總長約一公里,通向世紀公園。于是,整個世紀廣場,就是政府行政辦公中心的“門庭”,這個“門庭”,近二十萬平方米,差不多是天安門廣場面積的一半!
離“辦公中心”方園一公里范圍內的建筑物都是“矮化”了的,唯“占地”可以足夠大。譬如與“辦公中心”隔著條北邊馬路的東方藝術中心、隔著條南邊馬路的少年宮(包括圖書館)以及停車場邊上的浦東展覽館,占地面積都足有3~4萬平方米,即都相當于太和殿廣場的面積,而最高的建筑高度卻只有35米;與“辦公中心”遙遙相對的上?萍拣^就“單體”而言是個罕見龐然大物,光是背立面的弧線長就達500米(與天安門廣場東西向的尺寸相等),正中的巨形橢圓透明球體高42米(是北京前門城樓的高度);這樣的建筑在平地上施工都是高難度的,而科技館硬是掘地8米以后才往上造——整個橢圓形球體大廳和入口處是建在地下7.2米處。42米的中央大廳有7.2米 是“長”到地下去了?磥,科技館的“矮化”似乎有點不惜代價。
周圍所有的公共建筑都得“讓”出高度來,這樣的樓,能不氣勢無比?這里的一切,在“俯視”中才能展現出最美的一面! 我一點都不奇怪!這里所有的建筑,所有的構件,所有的樹木草地花朵,都先是微縮成精美的模型放在沙盤上,先請人來“俯視”后,才有今天的“實體”。
有資格俯視沙盤俯視真景的,都不是等閑者。什么建筑“準生”,什么建筑“不準生”的選擇權和決定權,掌握在他們手里。也還是他們在選擇和決定:什么“業”可興,什么“業”可自生自滅。
多數人因此就沒有了擇業的自由,在少數人的選擇下,“業”越擇越少,你還擇什么業?所以,今天的大多數人沒有了1930年代拉黃包車的自由!但不讓拉黃包車是振振有詞的:拉黃包車有損市容,不人道,你們干別的吧。干別的?那只能奔“支柱”而去,人們就蜂擁奔向“支柱”。最后,只見“支柱”,不見“被支柱”,一直到“支柱”已經支柱不起飯碗。我向著128米高的氣勢無比的主樓高高仰起了頭,從方墩墩的裙房中直升天空的巨大圓柱,多像一柄權!扎扎實實地摁在方形的印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