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莎貝爾:“我們都需要改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21:03 經濟觀察報
張晶 最初看到伊莎貝爾·希爾頓(Is-abelHilton)這個名字出現在中國媒體上,是作為《生活》雜志的海外特約專家。當時扉頁上的介紹是,英國皇家國際關系學會會員,研究中國和拉美的著名學者,《紐約客》、《時代周刊》、《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報刊的專欄作家。那是2005年底。 隨后不久,她做了對她而言意義更為重大的一個決定——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關于環境問題的中英雙語網站——“中外對話”,致力于“直接對話和追尋解決人類所共同面對的環境危機的途徑”。 除了專業人士撰寫的中英文稿要翻譯外,這個倡導“對話”的網站,自然也開放給公眾在網站平臺上發表評論與回應,而這些文字,也全都需要志愿者翻譯。因為,“達到完全雙語的內容,是保證中外交流的基本條件。” “中外對話”隸屬于開放信托聯合會(OpenTrust),后者是一個設立在倫敦的教育慈善機構。在網站的顧問委員會上,會看到這樣一些名字:馬軍(環保主義者)、潘家華(社科院可持續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定康(牛津大學校長)、克里斯賓·迪克爾爵士(前外交官、環保主義者)等等。“這些人有的就是我的朋友,他們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你要知道,我在英國是非常有號召力的。”伊莎貝爾笑著講。 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伊莎貝爾第一次到中國是1973年。“那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現在的中國”,一心想著學習中文的她,反而同時要“學農學工”。“那時候雖然苦,但也很有趣,因為我對中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她先后在北京語言學院和上海復旦大學學習了近兩年,就回國加入了《每日快報》,成為了一名特稿記者,隨后又協助創辦了英國著名的左派報紙《獨立報》。她曾像一個戰地記者一樣,先后到達美國、歐洲、南亞、克什米爾、巴基斯坦等國進行報道,后來還成為了BBC的資深主播。 因為記者的職業身份,她很早接觸到網絡,并越來越感受到信息時代對人們接受知識的沖擊。“網絡是一個好平臺,但如果中國人不懂英文,或者英國人不懂中文,就很難交流。現在對中國有興趣的人越來越多,這種語言上的障礙就像是一堵墻。如果能夠讓不說對方語言的人得以交流,交流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氣候變化、環境問題,人們就可以學習,相互討論,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立場。” 但是她發現,現有網站中并不存在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關于環境問題的雙語網站,很多NGO網站的英文版或者中文版,只是部分內容的摘錄,“我們的雙語網站是完全同步的。所有中文都有英文,所有英文都有中文。譯員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會存在以哪種語言為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再次來北京,是為了尋找合適的人和她共同完成這個決定。語言能力強,善于溝通,對環境問題感興趣,這三點加起來,名單上備選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當伊莎貝爾對他們說,“這件事沒有人做過,我也不知道要進行多久,要做到一個什么程度。你們愿意放棄現有的工作來加入這個網站嗎?”這些人看了看她,只是說了一句,“祝你好運”。“他們都很出色,但是讓他們放棄工作,看上去有點‘瘋狂’。”伊莎貝爾笑著說。 幸運的是,她最終找到了一位合適的伙伴。汪捷向她推薦了當時在央視工作的易水。這個一度在打工子弟小學支教、為很多環保NGO義務做翻譯的女孩,曾經向汪提起,有過辭去工作做義工的沖動。巧合的是,易水的英文名,正是“Lucky”(幸運)。“她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好運,通過她,網站匯聚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網站運轉越來越順利,事情也越來越多,Lucky也覺得這是自己出來做fulltime(全職)的時候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