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都提到過“《四庫全書》加上底本共有八部”,那么第八部《四庫全書》何在?難道除了歷史記載的七部外,還有一部不為人知的底本嗎?
這其中的原因就要從征書的過程說起。
乾隆下達征書令之初,很多嗜書如命的藏書家不愿意把珍本善本獻給朝廷。為了鼓
勵獻書,乾隆規定獻500種書以上者獎勵一部《古今圖書集成》,并專門做出承諾:書抄錄完畢后一定發回本人,不影響個人收藏。乾隆甚至表示,獻書量大的收藏家,可以在書上加注御批,然后發還本人。這些措施果然有效,一時間,藏書家紛紛獻書。
然而,令藏書家始料未及的是,乾隆皇帝自失其言,直到《四庫全書》成書后,獻出的書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一部書回到藏書家手中。
原來,《四庫全書》從乾隆38年開館編纂到乾隆52年完成,3000多種底本經歷了14年的流轉,經過了無數編纂者和謄錄者的翻閱,已經破損嚴重,有的甚至丟失;而且,在征書過程中,乾隆帝還做出了禁書的決策,把不利于統治的書籍毀掉。這樣,從民間征集到的書籍根本無法完璧歸還。
乾隆52年,乾隆皇帝考慮到北四閣《四庫全書》都藏在皇家園林,不方便北方士子閱讀,打算再抄一部供北方士子閱讀?墒鞘嗄甑娜耸伦冞w,乾隆皇帝的統治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國庫已經無力支持四庫館再抄寫一部《四庫全書》。這時,有人上書乾隆,建議不如把從民間征集到的3000多種原本收拾整齊,按照四庫的編排送進翰林院,供北方士子閱覽。進退兩難的乾隆皇帝立即采納了這個建議。這3000多種殘破的底本也就是俗稱的第八部《四庫全書》。
底本送至翰林院之初,管理極為嚴格。可是到了清代末期,管理逐漸松懈。于是,一些翰林院官員監守自盜,陸陸續續偷走了很多珍貴的底本。
到了1900年,《四庫全書》的底本遭到了滅頂之災。當時,與翰林院一墻之隔的英國使館藏匿了很多歐洲使館人員,成為義和團的攻打對象。戰亂中,有人向翰林院扔了一支火把,頓時火光沖天。人們在火光中亂成一團,《四庫全書》的底本散落在地,任人踐踏。有些人看見了這些裝楨華麗的書籍,抱之而奔。天亮后,翰林院一片廢墟,底本毀之殆盡。
如今,《四庫全書》底本僅存400多冊,散落在世界各地。由愛新覺羅家族珍藏了一百多年的《四庫全書》底本,終于在內憂外患的兵荒馬亂中毀之殆盡。(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