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私營企業主與公共知識分子的定位之間,孫大午的角色不斷交叉乃至模糊,卻依然引人注目
文 | 本刊記者 陳建芬 攝影 | 鄧攀
寒風,掠過河北徐水農村零星沒有收割的枯敗的玉米和一壟一壟泛著綠意的麥田。
大午集團,在農田深處(所在地亦稱大午城)。2008年12月18日,集團舉行第三屆董事會換屆選舉。財經媒體、政經刊物的記者,以及公共知識分子,都有到場。原因簡單,一路走來,孫大午作為私營企業主與社會公共人物的形象,不斷交叉乃至模糊,卻依然引人注目。
不甚相熟的來賓相互請教,“怎么稱呼孫大午——孫董?孫總?孫校長?孫先生?”作為大午集團的創始人,現在他既不是集團的董事長,也不是總經理,而大午中學的校長也已經是他兒子。
2003年,作為耿言直行的企業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之下,孫大午博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同情。出獄不久,大午集團實行“私企立憲”。制度設計時,孫大午只保留了監督的權力,自命為監事長。決策和執行的權力交給了民主選舉生成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有空,他攜妻子外出講課旅行……大午集團近二千員工已經習慣稱呼他為監事長。
“私營企業不姓私,它是一種生產經營形式,是私的積累,公的發展。”——從大午溫泉城到大午中學的路上,白底紅字的燈箱上是孫大午的“格言”。
“立憲”為“私”?
選舉開始前,大午中學階梯教室里,工人們唱廠歌《做一個勤懇實在的大午人》。工人中的大多數是來自周邊村莊,臉上常有春種秋收留下的極深的皺紋。正是這樣的661位工齡在三年(含)以上的員工,有權力從13位原董事會成員中選出11位成員,以及14位新候選人中選出4位成員,組成大午集團15人的新一屆董事會。
“現在金融危機,一些民工回家了。南來北往的民工們,他們在用腳投票。我們現在在這個企業,有機會用手投票選領導……”孫大午高調宣稱,實行四年的“私企立憲”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工人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長期從事“三農”研究的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回過頭來,告訴《中國企業家》,“多一些參與總是好事,多接受一點老百姓的監督是好的,但是與民主制度無關。民主一定與公共權力相關。”
盡管被貼上“中國企業家的良心”的公眾標簽,歸根到底,孫大午,還是一個私營企業主。中國民營企業家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受過的傷,他大都經歷,或許更甚。
八九歲時,每晚挎一籃瓜子和煙卷到賭場里去賣;十三四歲時徒步到二百里外的北京倒賣自行車;從部隊轉業到信用社后,私下與人合伙,雇用貨車販豬。一車豬賺出了一年的工資……慶幸的是沒有被政府部門察覺,免于了“投機倒把”的罪名。
1985年,妻子劉慧茹承包了村里用大喇叭廣播了三個月也無人承包的3000畝“憋悶疙瘩”——一片荒廢的果園、一座荒棄的磚窯和數十個墳包地(那時《土地法》還沒有出臺)。此后,孫大午辭去了信用社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創業。企業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投毒,放火,毀機器,毒打,暗殺,綁架都經歷了”。
和所有的民營企業一樣,貸款很難。大午集團自創了“糧食銀行”——公司向農民借余糧。農民要糧食還糧食,不要糧食還錢。2003年5月27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孫大午被徐水公安拘捕,直到11月1日,以“判三緩四”的罪犯身份走出監牢。期間,孫大午待過“單間小號”,也曾和死刑犯同室。
“那3000畝土地的合法性解決了嗎?”大午集團第三屆董事會換屆選舉當天,快要子夜時分,《中國企業家》記者問孫大午。
“模糊狀態”,他以四個字疲憊作答。夜,很安靜,呼吸之間,能夠感受到的一個褪去所有公共光環的企業家,內心最深處最大的焦慮。
孫大午還有很多作為企業家的焦慮。民企傳承問題,“唯此為大”。孫大午并不免俗。出獄后,孫大午從緊張、亢奮的“公共”狀態,部分回歸了一個家族企業創業者的角色。大兒子孫萌已是代理董事長,但并不想干——駕馭不了,太累。自己則被剝奪了當董事長的權利。怎么解決問題,所有權是繞不開的坎。“搞股份制怎么搞?我和我妻子多少股份?兩個兒子多少?兩個弟弟多少?內侄女多少?元老們多少……”孫大午覺得股份制根本就是一個陷阱,“上億資產,我拿錢給大家分,最后我還成為壞人。我把錢分給大家,最后還得搞成內訌。”妻子問孫大午能不能想一個辦法,企業永遠這樣下去,不要搞股份制,兩個兒子孫萌、孫碩有本事的去創業,沒有本事的享福。
孫大午想到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的詔書由中書省代起草,門下省審計通過,尚書省執行),福特的AB股(B股只可以分紅,不可以選舉。A股是家族內部的,有選舉權)……從而設計了大午集團的“私企立憲”制度—
企業里有三會:監事會、董事會、理事會,職能分別是分權、確權、限權。監事會行使監督權,產權歸監事會所有;董事會行使決策權;董事會成員,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董事長、總經理由董事會民主選舉產生;董事會每年的投資額度不能超過去年的贏利總額加折舊;理事會行使執行權……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