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裁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54 經濟觀察報
姜汝祥 錫恩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Jack@141cn.com 幾乎每隔兩天,我們就會看到一些世界著名企業的裁員消息。2007年1月,著名的輝瑞公司在全球裁員1萬人,約占其總員工數的10%。隨后著名的Sun微系統公司又裁掉了近3000人,約占這家公司員工總數的9%左右。緊接著,戴爾宣布在未來12個月將裁員8800人,裁員人數比例居然占據了員工總數的10%。戴爾的上一次大規模裁員是在2001年,當時由于互聯網泡沫破碎,戴爾裁員5000人。 進入2008年,引人注目的是兩大裁員:一是美國汽車巨頭通用和福特的大規模裁員,通用采取一次性買斷方式,裁員7.4萬名工會工人。而福特則打算通過提前退休計劃,在美國工廠裁員9000人,這一舉動使福特在2006年和2007年的裁員總人數達到3.36萬人。另一大裁員是美國次級債風暴影響之下,花旗銀行裁員1.7萬,美國金融業總共裁員14.6萬人,打破了互聯網泡沫破滅時裁減12萬個金融業職位的歷史紀錄。 我曾經在上世紀末經歷過摩托羅拉的全球大裁員。那時的摩托羅拉因為在數字手機上落后于諾基亞與愛立信,業務虧損之后,公司決定大裁員。當時我剛加入這家公司一年多,在我的印象中,宣布裁員之前公司還在大量招人,怎么就要裁員了?另一方面,中國的摩托羅拉當時還是領先于諾基亞與愛立信的,為什么要裁員呢? 但很快,我就理解了這些公司為什么要裁員。我發現,裁員最大的好處,就是員工都很在意顧客的投訴之類的反饋,工作團隊的配合也好像換了人似的異常凝聚,執行力一下子就上來了。后來我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學習時,在課堂中聽到了對此很新鮮的解釋:裁員是公司利潤的要求與文化要求,更是華爾街最喜歡的行為之一。因為他們相信,公司虧損的背后是團隊,團隊的背后是文化與心態,而改變文化與心態最好的辦法就是換帥與裁員。 中國這種大規模裁員在報道中并不多見。印象中,2004年聯想做過一次大裁員,隨之而來的是一名員工寫了一篇《裁員紀實:公司不是我的家》在網上廣為流傳。這篇文章有兩點讓很多人共鳴:一是裁員的原因。文章寫道:“是誰的錯?是領導的錯。包括FM365在內,這些方向都是看好的,都是掙大錢的,但為什么聯想會失敗?我不想在這里深究,但只是覺得,領導犯下的錯,卻只有我們普通員工來承擔。”二是對裁員的結論。這篇文章寫到:“員工和公司的關系,就是利益關系,千萬不要把公司當作家。” 由于領導或決策的失誤造成虧損,進而把整個部門裁掉,這恐怕是裁員中最常見的現象。“領導犯下的錯,要由員工來承擔”,這就是裁員的邏輯之一(當然按法律補償是基本的前提)。比如最近著名的投資銀行美林宣布退出次貸業務,將裁員650人,就是把整個部門裁掉。而且領導者自己也大多會被裁掉,因為虧損的領導大多是失敗文化的直接責任者,以這次美林裁員為例,美林裁員的同時,是它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斯坦利·奧尼爾的辭職。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