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敬璉:改革不到位導致經濟體制缺陷(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10:32 南方日報
現實挑戰 粗放型增長方式持續易導致金融和外貿條件惡化 “正是由于體制上存在的問題,反映在經濟發展上,就表現為經濟的粗放增長方式得以持續。”吳敬璉進而分析,粗放增長方式的持續將引發兩個問題,一是導致長期依靠資源要素投入支持高增長,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投資與消費失衡,金融狀況惡化。 “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資本,僅靠這樣的投入來支撐高增長,要保證高增長,在技術水平提升緩慢甚至不變的情況下,就必須不斷增加投入的比重,持續一段時間以后,一定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吳敬璉分析,“進而造成投資與消費的失衡。我們的增長長期靠投資支撐,發達國家像美國投資占GDP比重只有10%左右,印度是22%,而我們近幾年達到了31%。由于投資占得多,消費就少了,最終消費需求也就少了,整個經濟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粗放增長方式所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出口導向政策未能及時調整,導致對外貿易條件惡化,貿易摩擦加劇。“改革開放一開始,我們就提倡出口,當時所用的一條政策是"本幣低估",就是把本國貨幣壓得很低,壓低了以后就變成很強大的力量去限制進口刺激出口,這個辦法就是對出口進行補貼。”受益于這個政策,從1994年開始,出口大量增加,有效刺激了經濟增長。但是,這一做法也帶來了匯率結余大量增加,也就是說,人民幣和外匯之間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壓力,要消減這個壓力,就要改變匯率的形成機制,使它市場化。但是我們的對外貿易格局已經形成,一旦改變,就會造成許多實際的困難,而不改變又會造成貿易摩擦的加劇。”吳敬璉如是表示。 吳敬璉總結說,由于經濟粗放增長所帶來的這兩個問題,從宏觀經濟上看,就是貨幣過量發行和流動性過剩。“近年來,人民幣遭遇升值壓力,為了抑制本幣升值,中央銀行就必須入市干預收購外匯。2006年,國家外匯儲備超過10000億美元,目前大概是1.8萬億美元,為了收購大量美元,造成貨幣超發,流動性過剩,經過一段時候后,會產生資產泡沫和CPI猛升,甚至二者同時出現。” 解決之道 推進體制改革促進增長模式轉型 針對當前宏觀經濟中出現的困境,吳敬璉強調,必須通過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盡快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驅動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模式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擺脫“賣硬苦力”的困境。 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具體路徑,吳敬璉開出了四劑“藥方”:一是加快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二是發展先進制造業,實現制造業的服務化;三是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知識含量的服務業);四是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這四條是互相融合的,最核心的是中間兩條,即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吳敬璉強調,“要做到這一切,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市場準入環境,廣東省委非常堅決地進行解放思想活動非常重要和必要,原因在于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確立起來的改革目標模式、制度模式,還有一些地方存在模糊,比如政府在市場中所發揮的作用問題。當我們改革的第一步目標達到以后,政府對自身應該發揮的作用和領域要作進一步的調整。”(記者陶國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