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急待進行的五大創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4日 17:06 新浪財經 | |||||||||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專委會副主任 王汝林 目前,世界已進入“戰略制勝”的時代。戰略研究已經成為企業家“最占時間、最為重要、最為困難的事情”。為此,前不久一些同志發表了有關制造業戰略研究的文章,提出了當前我國制造業戰略研究中戰略制定與環境脫節、戰略制定與戰略執行力不匹配,以及戰略管理體系的缺失等問題。
這些研究雖很有啟發,但又還很不夠。特別是由于這些研究還多是靜態研究。沒有注意世界制造業發展態勢的變化,沒有注意網絡信息技術對現代制造業的沖擊和影響。因此,有必要就制造業戰略研究中的創新問題做進一步的論述。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制造業加速發展的特效武器。制造業發展戰略創新研究,主要應研究那些問題呢? 一、態勢研究:要把握世界制造業的五大變局 研究中國制造業發展戰略,不能關起門來研究。必須認識和把握世界制造業的發展態勢。事實上,從20世紀80、90年代開始,由于信息技術的推動,國際制造業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變化是: 1、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 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是國際制造業在信息技術推動下發生的最顯著變化。該技術通過虛擬化的計算機模擬,完成從一個螺絲部件的安裝,直到整個汽車、機床、飛機等大型精密設備的一步步設計、生產和總成。期間,可運用三維模擬技術,實現研發人員與計算機同步互動,隨時發現并攻克難關。目前,不少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國內外先進制造企業,已通過引進該技術,極大地降低了高新技術的研發成本。 虛擬技術不僅已成為當今最活躍的制造業設計技術。而且憑借先進的信息傳播手段和無形資產可以去整合別人的資源或進行資源調配,就能實現其戰略構想。今年3月,上海理工大學虛擬制造技術研究院已經宣告成立,它將構建虛擬現實技術平臺,服務全國的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這一世界制造業的前瞻性技術,尚未進入制造業戰略研究人員的視野是十分遺憾的! 2、由完全制造向網絡化總裝制造轉化 網絡提供了制造商和加工廠之間的最短路徑連接和最快速度成交的現實可能性。利用這一優勢,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基地,自己負責產品的總裝與營銷的經營模式,近年來獲得了飛速發展。 如波音747飛機的450萬個零部件,就來自近10個國家,1000多家大企業,15000多家小企業。由英國總裝生產的汽車:其發電機來自瑞典;控制設備來自德國;底盤、彈簧來自美國;車身來自意大利。 網絡,已經成為過程控制的調度、指揮和控制中心。 3、由本地制造向轉移制造轉化 當前,制造業跨國轉移的總趨勢是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由技術領先國向其他國家擴散。這種轉移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由于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的日益增加,他們開始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紛紛移向發展中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力求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本優勢。 其二是:由于發達國家企業面臨來自環境保護方面的壓力日增,迫使他們將對環境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資源與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移向發展中國家,實行污染轉移。 網絡使這種跨國轉移成為了可能。他們通過網上進行原材料的采購和調撥,進行生產的調度和管理,又通過網絡把產品銷往全球市場。 4、由單純制造向制造服務業轉化 由于制造業從總體上來說利潤呈遞減趨勢,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則呈利潤遞增趨勢,跨國制造公司出于追逐利潤的需要,紛紛調整其戰略,將競爭重點從產品制造轉向客戶服務,以提高制造業的獲利能力。 如通用電器(GE)明確提出要把GE由制造業公司轉變為服務業公司,并已經進行了戰略調整。原有制造業的業務則進行轉移或外包。這種跨國公司戰略結構的調整,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制造業的跨國轉移。 美國清晰地反應了這種轉移的趨勢。1980年至1990年10年間,美國對印度直接投資的90.8%、對臺灣及對菲律賓直接投資的75.1%都在制造業中找到了技術與資本的對接點。 5、由封閉型技術研究向全球化合作研究轉化 制造業間的戰略購并導致了制造業資源的重新配置。 以往制造業的技術研發多是在封閉狀態下,獨自進行。為提高新技術的生命周期,減少研發風險,提高競爭力,制造業跨國公司逐漸加強了研究開發的全球化合作。在美國的硅谷地區,30%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是在日本與歐洲進行的,90%的組裝工作是在第三世界進行的。 中國做為一個世界制造業的生產基地,跨國公司正在將其研發中心,以驚人的規模和速度向中國轉移。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調查顯示,目前《財富》五百強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國投資了2000多個項目。世界上許多有名的電子產品、電信設備、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不僅是生產的轉移,而是包括采購、研發等在內的一體化轉移。 前不久世界五百強排名第九的美國通用電氣宣布,在2005年以前,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年采購額將達到50億美元。在上海建立的研發中心也已成為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摩托羅拉(中國)公司也于宣布,未來5年在中國大陸的研發投入將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年產值也可望超過100億美元。 跨國制造業的五大變局表明:網上運營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一種核心戰略經營能力。我國制造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對這一點認識不足。當國外制造業已經將網絡成為制造業總裝的指揮部,成為跨國經營的主戰場的時候,我們只一般化的提升制造業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制造能力行嗎? 當今中國的制造業已經處在國內外市場一體化、國內外競爭對手一體化的競爭環境中的情況下,我們研究和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沒有國際競爭的眼光和視角,“關起門來寫規劃”行嗎?! 二、定位研究:要確定適宜的競爭戰略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的文章提出:當前一些制造業企業戰略定位存在偏差。有49%的企業把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定位在領導者和挑戰者的位置,51%的企業把自己定位在跟隨者和補缺者位置。 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制造業企業市場競爭戰略的定位問題。 定位第一或領導者的位置,是一種競爭中的搶占快車道戰略。 這種戰略,有一種領先的魅力和形象上的風采;往往具有行業的壟斷地位,易于借勢發展。因此,企業總想方建立并保持這種第一優勢。以及由這種第一所帶來的引發效應,擴展效應,沖擊效應。因此,這種戰略曾經使許多人迷戀于第一,夢幻于第一,拼命于第一、以至拼出了命,累吐了血的不乏其人。 但是,這種戰略具有明顯的弊端。 由于這種戰略是一種公知性戰略、因此,一旦戰略目標確定以后不好隨意變動和更改。否則將喪失競爭中的有利形勢和主動地位。 戰略目標的暴露性,使你在太陽底下作畫。你的決心,招法,態勢,技術上的進展,都會成為競爭對手研究和分析的重點。戰略目標,戰術重點全部暴露給競爭對手。勢必形成“耗財力,拼耐力,斗智力,比實力”的較量。往往會因財力耗空,耐力耗盡,而敗下陣來。 由于這種第一的戰略暴露性和高風險性,在商戰中,出現和形成了一種掩露鋒芒,退而結網的另一種戰略,這就是反第一競爭戰略。我們很多制造業企業確定的跟隨者戰略就是屬于這種戰略。 反第一競爭戰略,是一種穩健的競爭戰略。其內涵是:戰略定位上的穩健跟進。戰術設計上的不事張揚。進擊中的穩中求進。 反第一競爭戰略,相對爭第一,奪老大的進擊戰略來講,其實是一種反向思維。是一種由觀查敏銳的洞察力、分析力而得出的一種悟性。其煥發出的魅力,用于競爭中,往往也產生了非凡的效果。 事實上,現代制造業的發展戰略僅僅進行以上定位是不夠的。 特別是,在現代企業的生存原則中,“排他”已被“合作”所取代或包容。現代制造企業不能只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還必須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與技術優勢恰當地同其他各種有利的競爭資源結合起來,以獲得增值的競爭優勢。通過整合實現雙贏。 這種整合的競爭方式,可以歸納為以下類型: 供應鏈型。 在企業的增值鏈中,供應過程占有較多的成本,因此,供應鏈的動態互聯至關重要。摩托羅拉面對產品市場的無常變化,制定了一套與供應商資源共享的預案,要求供應商把產品編目水平保持在提出的最高和最低水平之間。摩托羅拉把自己的信息系統和供應品預期需求信息與供應商聯通。其實施的結果是:摩托羅拉的采購人員減少了30%左右;存貨周轉速度加快;供應商也降低了成本;實現了雙贏。 戰略網絡型。 企業通過建立與供應商、經銷商以及最終用戶的價值鏈形成一種戰略網絡。著名的制造商萊維?施特勞斯公司與蘭格勒公司的競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萊維每天晚上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從西爾斯公司及其他零售點獲取產品需求的信息,然后向其供應商公司通過計算機訂購需要的原材料,進行制造。這樣,萊維與蘭格勒之間的競爭,已不是單一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是戰略網絡間的競爭。 協作聯營型 企業有選擇地與競爭對手,以及與供應商或其他經營組織分享和交換控制權、成本、資本、進入市場的機會、信息和技術等,產生特定的協作關系,形成一種聯營組織、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為顧客和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 虛擬組織型 利用信息技術把各種資源、能力和思想動態地連接起來,成為一種有機的虛擬組織,從爾靈活地把企業自己的優勢資源與其它市場主體的優勢資源充分地整合起來,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創造出最佳的效益。 三、趨勢研究:要注重發展綠色制造 趨勢研究是制定發展和創新戰略的基礎和前提。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不是人為決定的,而是市場需求拉動的。因此,進行制造業發展趨勢的研究就要研究這種拉動力和牽引力,就要從當前市場需求的熱點和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中,去把握制造業的發展重點和創新趨勢。 綠色制造,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世界性的消費熱點。 自1998年英國作家出版《綠色消費指南》一書,呼喚綠色消費意識的崛起以來。綠色消費成了一種全球性的、嶄新的、現代消費浪潮。由于綠色浪潮“包含著冷靜的、理性的商業邏輯。”因此,必將為制造業提供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所謂綠色浪潮,是指以保護環境和回歸自然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綠色營銷活動。其主要特征是:提倡綠色消費觀念、營造綠色消費的群體意識。創造綠色消費的宏觀環境,培育綠色文化,進行以綠色產品為主要標志的市場開拓。 這種綠色消費浪潮,適應了人們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各國消費者的認同。在綠色浪潮中,企業發展目標開始了與環境目標的融合;企業管理理念、營銷理念開始了與綠色生態理念的融合;這種綠色浪潮的飛速發展,已經為綠色制造,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并提出明確的生態要求。 當前,綠色食品、綠色服裝、綠色家電、綠色家居、綠色包裝、綠色建材、綠色環保汽車,綠色節能產品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共同的要求,就是必須從制造業下手,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設備支撐。 這種巨大市場需求不僅給制造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而且給制造業提出了創新的方向和目標。這種創新要求有兩大重點: 其一為:必須盡快發展綠色制造 從國際貿易看:近年來,許多國家要求進口產品要有“綠色標志”認證。有些國家還制定了極為苛刻的產品環境指標,設置了“綠色貿易壁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綠色制造業的發展。確保產品的制造過程能夠滿足綠色認證的要求。 從國內需求看:潔凈生產和凈化環境的要求急需煙氣脫流裝備,水資源的匱乏急需綠色水資源潔凈裝備;環境污染的控制急需清潔能源制造設備,小至眼鏡架的生產也急需無焊藥一次成型焊接設備。 其二為:必須盡快發展綠色集成制造 綠色制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和集成的角度來考慮和研究綠色制造中的有關問題。才能滿足產品的組合要求,互換要求,集成要求,匹配要求。 當前,綠色制造的集成功能目標體系包括:產品和工藝設計與材料選擇系統的集成、用戶需求與產品使用功能的集成、綠色制造總裝中的相關性技術集成。綠色設計的支撐軟件如:計算機輔助綠色產品設計系統、綠色工藝規劃系統、綠色制造的決策系統、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系統等都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并成為綠色營銷的主打產品。 四、運營研究:要學會進行知識運營 企業進行戰略規劃和戰略設計的目的在于運營。運營是對戰略策劃的驗證。又是對既定戰略的發展。當前,在制造業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一個十分明顯的弱項是:只注重有形資產的運營而不注重無形資產的運營。 未來財富的來源主要是知識。知識運營,就是要充分運用市場手段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大力開發知識資源,促使知識成為生產力諸要素的“整合器”、“粘合劑”和“催化劑”,促使知識: 由潛在的生產力要素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要素; 由生產力中的非主導要素轉變為主導要素; 由企業資產中的潛在增值要素變成顯在增值要素。 從而帶來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的一種嶄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因此,無形資產不僅已經成為了制造業企業資產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往往成為了企業最活躍的增量資本。成為一種超越生產、商品本身和所有有形資產以外的價值。 這種無形資產的資本化趨勢是現代資本理念的新進展。具有極大的市場擴展力和沖擊力。從目前世界著名成功企業的發展軌跡分析,未來企業的經營,著力點已經正在或悄悄地轉移到無國界的知識資產的經營上。在一些發達國家,許多優秀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比例已達1比2或1比3。擁有名品牌的許多跨國企業的品牌價值已遠遠超過年銷售總額。 因此,能否有效地測量、管理和開發和利用企業巨大的無形財富已成為現代管理的核心,成為企業發展成敗的關鍵。 進行知識管理和知識運營對廣大制造業企業來講,將是嶄新的、也是艱難的課題。這表明:我們在進行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中一定要下力量進行知識運營的研究。不然,我們就會落后于人。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當前相當多的制造業企業在進行戰略規劃中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這是不應該的。 五、 實戰研究:必須走出慣性思維的圍城 戰略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因此,戰略研究一定要從行業、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這種從實際出發不是進行過去實踐的輪回或重復。因此,必須向前看,必須走出傳統思想的圍城,突破傳統思想的羈絆。 當前,很有一些制造業發展戰略規劃,因襲過去的思維,玩概念出新。以為,只要想出一兩個新詞兒就是創新戰略了。其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這種在實戰策劃中進行概念游戲的做法是一種戰略研究中的低俗化傾向。是制造業企業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中一定要注意的。 前不久。筆者在報道中先后看到一些城市的制造業規劃就有這種傾向。比如某個城市的發展戰略規劃提出: 確定要實施“走出去國際化”與“請進來國際化”并舉的策略,形成“市場國際化”與“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際化”多邊雙向循環、鏈條式、一體化運行的新格局”。 這樣的發展戰略看起來,很是一個“制造業國際化”的新理念。其實,留有相當多的計劃經濟時代的色彩。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早已經把國際化的邊界延伸和擴展了。 十年以前流行的“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概念和做法,早已經被網絡化制造給沖淡了。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的進程,中國的市場已逐漸國際化。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把中國制造企業和世界制造企業連接了起來。不用“走出去”,就可以實現買家和賣家的最短路徑聯接,也不用“請進來”,就可以實現中國企業和世界企業的最快速度成交。那種“多邊雙向循環”只要進入互聯網就立時可以實現。 因此,這種聽著熱鬧的東西,只不過是概念玩家的一種并不高明的游戲罷了。 因此,確定國際化戰略一定要有國際化眼光和視角。必須面向世界考慮企業的發展。確定進擊的方向和目標。不能玩花花點子。那樣的企業發展戰略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