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致命缺陷 品德分類造成職業能力丟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4日 10:13 新浪財經 | |||||||||
中國管理傳播網 孫景華 當我們說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很強”時,它隱含著這樣一個判斷標準:他的工作能力的強與弱,是針對他所特定的職業或崗位而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職業能力”。 這就意味著:首先要有一個職業或崗位的出現,然后我們才有可能來談論職業能力的
但是,中國傳統管理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當一個員工的工作能力不足時,常常被上級斥責為“敬業精神不足”等等道德或精神層面的因素,同樣,當一個職員創造出了巨大的成就時,其經驗常常被總結為是“無私奉獻精神”所至。在這種現象的背后,隱藏著中國人對于“職業能力來源”的特殊性解釋,即:中國人是從人的品德或精神的角度、而不是從社會分工的角度來認知職業能力。事實上,直到今天,“人的品德精神=人的職業能力”這個結論,依舊在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企業管理。 “分工”創造職業能力 在工業革命出現之前,個人的職業能力或專業技能,是個人秘而不宣的獨門絕技。但是,“分工”學說的出現,卻徹底的顛覆了傳統的極少數人的個人技能壟斷的局面。 今天我們知道,制造汽車曾經是極少數人擁有的專業性的壟斷技術,但是現在,使是一個即使是從未見過汽車的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成為制造汽車行列中的一員,原因在于依據分工學說而創造出的流水線生產法,從而使得傳統的所謂的“獨門絕技”,成為了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普通知識。事實上,當一項完整的工作不再是由一個人從頭到尾的獨立完成、而是分解成若干工種或階段并由若干人共同完成時,就意味著個人壟斷性技能的逐漸消失。雖然亞當·斯密的“分工創造財富”學說,所奠定的是經濟學的開端,但事實上,它也同時開創了管理學意義上的方法論,并且直接創造出了大量的、新鮮的職業和職業階層。 事實上,“分工”學說是如此的強大,首先,它徹底的改變了傳統農業社會自給自足、老死不相往來的獨立經濟格局,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社會化的大分工、大協作的局面,社會財富由此成倍的增加;其次,分工帶來了大量的、新鮮的、前所未有的新職業,這些新鮮的崗位或職業,并不是零散的個別的工作現象,而是形成了大批量的職業階層,這意味著“職業階層”開始成為了社會的主導性力量;其三,對于個人和個體來說,它意味著個人的工作不再是橫向的面面俱到,而是縱向的深入專注,從而使得每一個人、每一個職業、每一個崗位逐漸的走向了專業化和標準化的方向。 但是,中國傳統的商業管理,卻缺乏基本的“分工”概念和意識。事實上,中國傳統管理幾乎從不談論“職務/崗位”的分工原則和崗位標準,而是大談特談“人”的品德素質或精神境界。一般來說,中國傳統的所謂的“分工”方式,是按照“君子與小人、忠誠與奸詐”的品德范疇角度,將人劃分成了道德化的地位等級涇渭分明的兩類人:好人與壞人。我在《中國人的管理邏輯》一書中,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品德分類法”,它導致了中國人一個特有的管理邏輯:凡達到圣賢和君子的品德素質要求者,無論干什么都是一流的;凡是被認為是品德低下的奸詐小人者,即使專業技能再突出,可依舊是惟利是圖的無恥小人。 “職業分工法”和“品德分類法”,造就出了截然不同的管理結果。我們知道,西方社會基于“職業角度”的專業分工,最終導致了職業群體和職業階層的出現,所形成的是“政治家/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等專業化的、平等的、橫向的職業序列;但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品德分工法”,導致了人的身份不是專業/職業的、而是等級/地位的,最終所形成的是“士/農/工/商”等等權利化的、等級化的、豎向的等級地位排序。因此,在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專職或專業的“職業政治家、職業經理人、職業技術工人”等等群體或階層,一直沒有明顯的出現。 首先,由于基本分工意識和職業化意識的缺乏,直接導致了中國社會職業類別和職業階層的缺乏。從表面上看,中國社會的職業種類似乎非常并不缺乏,但實際上,它們卻是以個別的零散的狀態存在,并沒有形成社會性的職業群體或職業階層。即使是在今天來看,中國社會職業階層缺乏的狀況,依舊十分嚴峻:熟練的產業工人階層缺乏、專業的高級技工階層缺乏、專職的職業經理人階層缺乏。。。。。。,總之,唯一不缺乏的,就是鳳毛麟角的英雄和喜歡抱怨領導的人,而中國教育結構本身的不合理性,又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各種專業化的職業人員,不能以鳳毛麟角式的零散狀態存在,而是必須以群體性的“階層”形態存在,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于專業化的職業人才的需求。 其次,由于社會性的分工嚴重不足,直接導致了合作和溝通能力的缺乏。從表面上看,中國人缺乏合作精神,是受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思想的長期影響,但實際上,卻是受制于缺乏分工意識和分工能力的制約。事實上,是分工造就了合作意識與協作能力,分工越是明確,就越是需要合作,分工越是細致,就越是需要協調,同時,由于合作和協調的需要,溝通能力也就隨之加強。從社會整體角度來看,分工造就了必須具有合作意識的產業鏈條,從企業組織內部角度來看,分工造就了一個崗位與其上下左右的崗位之間的協作關系,因此,缺乏分工意識、面面俱到的“大一統”的思想,才是中國人缺乏合作、溝通與協作能力的真正元兇。 “重復”造就細節管理 工業革命的事實告訴我們,高度專業化的職業能力,是來自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千上萬次的重復性工作的結果----“重復”即造就了熟知細節、又造就了行為慣性。 顯然,我們忽視了“重復”在管理中的重要價值。事實上,長期而持久的恪守某一項崗位或職業,是“職業人”的一個顯著特征。通俗的說,當你長年累月的從事一項職業并且千百次的重復崗位流程,熟悉自己的職業或崗位職責就象熟悉自己的五官一樣時,那么,我們所期待的“細節管理”就會自然出現。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習慣,并非是來自個人自發性的隨意感悟,而是來自崗位職責的分解與設置,它并不是一個綜合的歸納,而是一個分解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總是從“工作分析”開始的原因。實際上,所謂的細節管理,其實就是一系列連續性的、可分解的、可識別的職業或崗位的操作規范或科學流程。 因此,隱藏在“重復和習慣”背后的真相,是個人職業生涯的長期性、連續性和穩定性。當然,我們強調長期而持久的“專注”于某一項職業或崗位,并非是要求一個人碌碌無為的老死在某一個組織內部的某一個崗位上。事實上,當“分工”造就出各種“職業階層”之后,它的人才流動方式是橫向的、組織之間的流動,當一個員工長期專注于某項工作卻又不滿意于現有的環境和待遇時,他是跳槽到另一個待遇更好、環境更適合、更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里去,因此,這種社會化的職業階層的大面積的流動,不但實現了社會性的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也保證了個人職業的長期性和連續性,使得個人對于某一項職業的理解更豐富、更專業、更加的得心應手。 但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品德分工法”,卻走向了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職業化道路。個人長期恪守某一項職業或崗位,會被譏諷為是胸無大志的庸庸碌綠,而追求個人職業前途的跳槽行為,則更是被貶低為了缺乏忠誠品德的無恥小人。雖然中國傳統管理也強調“愛崗敬業”,但是,它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服從大局的自我犧牲精神,同我們今天所說的高度專業化的職業能力,并不是一回事。事實上,敬業精神和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與次序是:并不是敬業精神造就了高度的職業化、而是高度的職業化使得敬業精神成為可能。通俗的說,假如你連崗位職責是什么都含含糊糊的,就不可能期望著滿意結果的出現。 首先,由于中國傳統組織自身的封閉性和社會流動性的缺乏,使得組織成員無法通過橫向的流動實現職業終極追求,從而逼迫他們只能尋求組織內部的縱向攀升。中國傳統社會所形成的是“君與臣”式的豎向的、三六九等的地位等級排列,顯然,在一個等級制度森嚴制的社會環境中,所謂的個人專業化的職業生涯,是沒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地位的,因此,當個人職業生涯的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都是趨向一致的“學而優則仕”時,就意味著個人只能通過向上攀升獲得某種等級地位,才有可能獲得個人的價值實現。事實上,“官本位”是一座狹窄的獨木橋,幾乎一致的共同追求“等級地位”的極度扭曲的職業價值觀,不但導致了個人職業生涯的斷裂,而且還導致了嚴重的勾心斗角和人事傾軋。 其次,職業化所強調的長期恪守職業的“重復和習慣”,是如此的乏味枯燥,同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標準和個人精神境界的提升,顯得格格不入。事實上,中國傳統管理關心工作態度重于關心崗位職責,關心個人品德重于關心職業能力,但是,它卻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德能”并不會自動的轉化為“才能”,因為職業能力受制于分工能力,假如沒有長期的職業訓練和熏陶,那么,無論擁有怎樣震天響的雄心也無濟于事,就如俗語所說“心有余而力不足”。雖然“重復和習慣”確實存在著教條僵化的一面,但是,它卻是工業時代以來訓練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非常有效的方法,通俗的說,當你熟悉工作崗位流程象熟悉自己的五官一樣明確,那么,所謂的執行力管理或細節管理就會自然出現。 從傳統商業走向現代管理的三道門檻 中國傳統管理充滿了的模糊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其中包含了大量個人的喜怒無常和性格偏好,因此,“可復制性、數字意識、職業能力”這三項最基礎性的管理工作,恰好是醫治中國傳統管理疾患的良藥。 今天我們知道,管理的目的是期待結果的出現,而控制過程往往可以很好的控制結果,但是,對于什么是過程?如何控制過程?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等等問題,卻缺乏一些基本的科學管理意識。事實上,“過程”就是一系列操作規范和科學流程的分析與設置,它意味著分解組織、分解勞動、分解服務、分解流程等等一系列的分工與分解的能力。當一個企業組織誕生之后,總是會自發的形成各種運行模式和組織流程,這些大大小小的流程和模式,每天都會在企業里重復十幾次,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我們需要采取數字記錄、分解和分析的方法,使其成為可以重復的日常運行管理常態,而不是任由它們自生自滅。 在中國企業已經過去的二十多年的企業管理實踐中,曾經誕生出了大量的成功管理經驗或模式,但是,它們卻往往如過眼煙云而難以復制和學習,原因就在于我們并不善于采取數字化的技術記錄和分析經驗,而總是在模糊不清的道德化的口號中令其自生自滅。這就使得成功成為了無法復制的個案,使得失敗成為了無法再次避免的失敗。事實上,是“數字”造就了可控的流程和職能,而每一個組織成員都可以從可識別的、可量化的標準流程或職能中,學習和掌握他們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或技能,同時,他們長期而持久的恪守職業職責的慣性,又再次加強和固化了這些有效的管理模式。 今天的中國企業的管理者,之所以被“執行力管理、細節管理”等等問題搞得疲憊不堪、甚至是焦頭爛額,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在管理著一群“既不職業、也不專業”的企業組織成員----他們常常因為職業化能力不足而導致注意力不夠集中,總是不恰當的發生職業或崗位錯位,并且還沾染了批評和抱怨他人的惡習。在華為公司,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進企業的大學生洋洋灑灑的寫了“企業發展萬言書”,然而,總裁任正非卻在上面批示道:“假如此人沒有精神病,建議開除”。其實,任正非的意思很簡單:請你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崗位工作。事實上,這個大學生身上發生的事件,在過去卻常常被當作關心企業的正確事情而大加表揚,這個顯著的錯誤慣性,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事實上,西方企業管理由散漫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向今天這樣具有職業精神/富于合作/尊重法紀的職業人的過渡,是經過了近三百年的脫胎換骨的漫長歲月。從“農民”向“工人”的過渡和轉變,其本質是一種深刻的個人習慣轉變和逐漸職業化的過程,它是從傳統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織的農業生活,向遵守紀律、專心專注的工人工作習慣生活的過度,通俗的說,你不能指望一個隨地大小便的農民,會嚴格遵循工廠的操作制度;而一個跟隨著太陽按照時間的農民,也不會知道八點鐘準時上班意味著什么。直到今天,就中國社會整體而言,依舊沒有完全實現從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過渡。 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說,“可復制性、數字意識、職業能力”,將是中國企業管理必經的一次徹底的科學管理的啟蒙和洗禮,它們首先是一種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其次才是管理技術或工具。事實上,直到今天,依舊有大量的企業主/企業家并不知道,工業時代的“規!笔侨绾萎a生“效率”的?“組織”是如何象細胞分裂一樣毫不走樣“復制”的?“精細產品”是如何被制造出來并保持質量穩定的?因此,這三項基礎性的管理依舊對于中國企業具有現實的管理意義。當然,它們僅僅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性部分,而不是企業成功或基業長青的秘訣,但是,無論社會時代或背景發生怎樣的改變,最基礎性的管理工作,永遠是企業基業長青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