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戰略管理 > 管理專欄_中國管理咨詢網 > 正文
 

中國管理咨詢網:加強制造業信息化的戰略研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0日 17:13 新浪財經

  王汝林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要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并且第一次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加快實現現代化的“三化”概念。這是對信息化理論的一種深化和升華,是黨中央在我國工業化道路問題上與時俱進的新發展。它不僅明確地指出了我國工業化的特點和方向,提出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涵,而且闡明了信息化和工
業化之間的帶動和促進的辯證關系。它像一盞明燈,為制造業信息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我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國正逐漸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過去二十多年的

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制造業的增長,制造業的增加值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基本上一直維持在40%以上;中國財政收入的一半來自制造業;制造業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業人口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制造業是中國商品出口的主體。90年代以來,制造業的出口一直維持在80%以上,創造了接近3/4的外匯收入。

  中國未來的比較優勢仍然在制造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經濟還得靠制造業牽引。中國有可能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跨越。

  因此,加快制造業的信息化建設對于加快我國現代化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特別應加強制造業信息化發展戰略和政策的研究。只有從戰略的高度認清制造業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標,恰當地處理好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關系;信息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關系,才能實實在在地、卓有成效地加快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加快制造業的信息化建設,當前應著重加強哪幾方面的戰略研究呢?

  1、 加強制造業信息化內涵的科學性研究

  中國雖然已成為制造大國,但應該看到,中國制造的產品品種少,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還較低,我國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場上處于領先水平的制造業企業則更少。2001年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上榜11家但沒有制造業企業。從規模上看:盡管我國制造業名列世界第四位,但總體規模僅相當美國的1/5、日本的1/4強;從制造業的人均勞動生產率看,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僅為美國的1/25、日本的1/26,德國的1/20。從制造業的結構上看,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結構仍然偏輕,裝備制造在制造業中的比重亦遠低于美國、日本、德國;特別是創造產業的主體技術多依靠國外,企業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業少,有自主

知識產權的產品少,而且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也未形成。

  此前,有專家提出:在實施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應著重解決四大關鍵問題:

  一是要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二是要建立一批制造業信息化應用的示范企業和示范區域,并通過輻射和擴散效應,提升整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要培育一批制造業信息化軟件企業和制造業信息化咨詢服務公司;四是要培養鍛煉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的基本隊伍。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這“四大關鍵問題”是制造業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質。現在看來對這“四大關鍵”需要重新認識。

  應當承認以上這些是制造業信息化的內容,但不是根本的和核心的內容。這說明加強制造業的信息化,需要以理論創新帶動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

  制造業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信息技術引領和改造傳統的、封閉的、落后的制造業。加強和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八大能力:

  即信息獲取能力、產品吸引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市場進擊能力、網絡經營能力、服務增值能力、客戶資源開發能力和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共同運做能力。網絡信息技術為制造業獲取和提升這些能力,提供了機遇和可能。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制造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只提升制造業的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制造能力,而不具備網上經營能力是不行的。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經營能力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網上獲取商機,網上尋找客戶,網上進行交易已經成為跨國企業進行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中國的制造業只關起門來提升設計能力,加工能力,制造能力行嗎?

  近幾年來,國外企業理論界提出了“公司再造”理論,提出了制造業“變革工程”或“再生工程”的說法。如何再造?就是要用信息技術對電子信息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站及大型成套設備制造業、石油

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精品鋼材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以及都市型工業進行“再生工程”,實現決策信息化、生產過程信息化、市場需求和生產供給信息化、企業管理和社會管理信息化。只有這樣制造業信息化才能成為引領和改造傳統制造業的一把金鑰匙。

  2、重視制造業信息化的全局性研究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論斷是不僅是對信息化意義和作用的一種肯定。更是對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結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工業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我們必須從整個國民經濟信息發展的全局出發,加深對這個戰略的理解、認識和把握。 

  人類社會發生的三次技術革命都引起了制造業的巨大變革,促進了制造業的巨大發展。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世界制造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導致了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全球化戰略已成為指導各跨國制造公司搶占世界市場的首選戰略。

  傳統的制造業主要是以母國為生產基地,將產品銷往其它國家或是在海外投資建立生產制造基地,將產品銷售給東道國或第三方。

  從20世紀80、90年代開始由于信息技術的推動,國際制造業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我們必須站在全面的高度,重新審視這些變化,并認識、適應和把握這些變化。這種變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

  由實體制造向“虛擬制造”轉變是國際制造業在信息技術推動下產生的顯著變化。虛擬制造只有在信息技術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虛擬制造憑借先進的信息通訊聯絡手段和無形資產去整合別人的資源、別人的力量,以其獨有的核心能力進行整體策劃、或資源調配就能實現其戰略構想。如美國著名的耐克公司,自己只生產關鍵的“耐克鞋”的氣墊系統,其余都由外部加工制造提供。憑借其獨特的設計能力,耐克公司將主要精力集中于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營銷上,通過無形資產輸出,在全球范圍制造和銷售“耐克牌”運動鞋,其產值以20%的速度遞增。

  2、由完全制造向網絡化總裝制造轉化

  網絡提供了制造商和加工廠之間的最短路徑連接和最快速度成交的現實可能性。利用這一優勢,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基地,自己負責產品的總裝與營銷的經營模式獲得了飛速發展。如波音747飛機的450萬個零部件,來自近10個國家,1000多家大企業,15000多家小企業。英國裝配的汽車:發電機來自瑞典;控制設備來自德國;底盤、彈簧來自美國;車身來自意大利。

  這種跨國制造的網絡化總裝模式下最大的特點在于:有形資產的規模在縮減,無形資產的輸出在加大。

  3、 本地制造向轉移制造轉化

  網絡信息技術使制造業跨國轉移成為了可能。制造業的跨國轉移總趨勢是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或由技術領先國向其他國家擴散。由于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日益增加,迫使傳統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紛紛移向發展中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本優勢,將發展中國家作為其生產基地,本國總部則負責全球經營。

  同時,由于發達國家企業面臨來自環境保護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加,也迫使其將對環境具有較大負面影響的資源與勞動密集型傳統制造業移向發展中國家,實行污染轉移。

  4、制造業開始向制造服務業轉化

  由于制造業從總體上來說利潤呈遞減趨勢,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則呈利潤遞增趨勢,跨國制造公司出于追逐利潤的需要,紛紛調整其戰略,將競爭重點從產品制造轉向客戶服務,以提高制造業的獲利能力。如通用電器(GE)明確提出要把GE由制造業公司轉變為服務業公司,并已經進行了戰略調整。其服務業已由1980年的15%達到了1990年的67%,原有的制造業業務則轉移或外包。這種跨國公司戰略結構的調整,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制造業的跨國轉移。 以美國為例,清晰地反映了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1980年至1990年10年間美國對印度直接投資的90.8%、對臺灣直接投資的75.1%、對新加坡直接投資的66.6%、對菲律賓直接投資的75.1%都投向了制造業。另外,技術資本及知識密集型制造業在發達國家之間的跨國轉移、互相滲透也呈現了加強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制造業技術領先,資本實力雄厚,易于在彼此之間找到技術與資本的對接點,以實行優勢互補。

  5、技術研發開始由獨門封閉向全球化合作轉化

  以高技術為內涵的行業來自技術創新的威脅,也使跨國公司走上了聯合之路,以形成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制造業大企業間的戰略購并導致了制造業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制造業全球化競爭格局出現了協作型競爭的局面。

  以往制造業的技術研發多是在封閉狀態下獨門獨院的進行。因此往往出現一種產品還未推向市場,就被別人更先進的技術與產品所替代或被扼殺在襁褓中的情況。為提高技術的生命周期,減少風險,提高競爭力,制造業跨國公司已經逐漸加強了研究與開發的全球化合作。在美國的硅谷地區,30%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是在日本與歐洲進行,90%的組裝工作是在第三世界進行的。   

  通過全球化合作不僅可以使企業發現新技術領域的“盲區”,而且可以獲得大量前瞻性資料和信息,避免低層次重復開發,無效勞動。推動企業對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等工作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使企業站在全球的制高點上,進行技術創新。獲得了上馬石,就可以大大加速制造業創新的機遇和進程。如杭州新利電子有限公司1994年在美國硅谷設立研發機構——美國新利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硅谷的研發機構,新利公司不僅成功地找到了新的技術和值得開發的產品,而且與IBM、微軟、CA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通過對制造業的全球化研究我們看到:制造業的信息化是在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爭奪國際資源的大環境下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制造業僅僅進行計算機設計和制造,僅僅進行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的應用,使我國制造業初步實現設計手段的技術跨越,顯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和黨中央的期望。

  三、加強制造業信息化的資源整合研究

  美國學者比恩等人認為,競爭是工業社會的價值觀,而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觀是合作。因此,這種嶄新的價值觀將成為現代人的一種普遍的訴求。正是這種對整合要求的普遍性,為我們提供了在制造業信息化的過程中進行多種資源、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多個單位、多種辦法整合的可能性、現實性。

  整合是競爭和發展的前提。通過整合不僅能夠實行資源的最優配置,而且能夠實現設備能力的最大限度的發揮。因此,整合成了跨國集團獲取最大利潤空間的一種戰略能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跨國集團的生產和經營都發生了重大的、戰略性的調整。其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開始了全球性的生產整合和營銷整合。

  所謂全球性的生產整合,是指跨國集團不再單獨依托資金、規模和地域的優勢組織生產,而是試圖將星羅棋布的建立在世界各地的工廠,整合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他們既不回到集中進行制造和生產的老路上去;也不固守那種分散組織生產的固有格局。而是充分的利用網絡在整合生產體系中的特殊作用,建立起動態的、通暢的、敏感的網絡體系,實現分散生產資源的整合。

  所謂全球性營銷資源的整合,是指跨國集團利用網絡的優越性,把過去由區域采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轉變為利用網絡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這一來,既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原材料的優選,又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市場的開拓。

  跨國集團的這種戰略轉變,不僅依托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為我們提供了進行多種資源整合的現實性和可能性,而且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和方法。

  在美國,不同的行業領域每年都會發生一些行業內資源的整合和并購。產權一直處于一種流動的狀態之中。正是這種產權的流動,尋求和獲取著增值資本,為集團帶來豐厚的利潤,為股東帶來回報。去年全球的并購交易額已達到34000億美元。整合已經成為了跨國集團進行國際競爭的進擊能力。

  就國內而言,我們正處在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交匯處,正處在由傳統營銷向網絡營銷的轉折期,正處在由國內營銷向跨國網絡營銷的對接點,正處在新舊文化觀念的轉型期。這期間,充滿了新與舊的羈絆和碰撞。心理的、習慣的、制度的、觀念的、法律的、地域的、風土習俗的、跨國文化的溝溝坎坎很多。不可能一說搞信息化就一個早上把一切都辦好,只等我們輕點鼠標就行了。因此,進行多維的營銷資源的整合,人力資源的整合;技術創新能力的整合,有型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整合都將是中國制造業和國外企業對接,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的一項戰略性的舉措。

  整合具有互補性。正是由于整合的這種互補性更加擴大了整合的范圍和空間。它可以把局部優勢變成整體優勢;把分散優勢變成綜合優勢;把稀缺資源變成豐富資源;把不完全信息變成完全信息。

  這種互補性對于制造業的作用很大。利用這種互補性我們不僅可以把大量的不能成交的信息變成能夠成交的信息;把大量只有可能性的交易變成能夠實現的現實交易。而且可以通過整合在企業和企業之間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把加工能力和產品銷售能力進行多種資源的互補并通過整合實現雙贏。

  根據聯合國的相關資料顯示: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制造業間的購并不再一味強調對抗和競爭,強強聯手已經成為他們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

  在汽車制造業,1998年9月克萊斯勒公司與奔馳公司合并;2000年瑞典沃爾沃公司購并了法國雷諾卡車制造公司,組建世界第二大載重卡車制造公司。這些整合活動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令人高興的是:我國空調制造業的巨子海爾已經邁開了跨國整合的步伐。去年12月9日中美兩國空調專家聯合建立了“海爾ITS--ETL試驗室”。 此前,中國空調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才能拿到進入美國市場的通行證。現在通過海爾“ETL”空調實驗室獲取的檢測數據,就可以在一周內獲得美國有關方面的認證,從而使海爾空調進入美國市場的速度提高了十倍,并大大節省了出口成本。

  站在這樣一個高度去認識和分析,我們就會看到:那種“企業要有既懂管理,又能夠清晰地描述自身企業的管理模式與信息化需求,并能夠與咨詢公司或軟件企業進行交流和配合的管理人才隊伍”是顯然不夠的。

  加強制造業信息化的環境因素研究

  加快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提高我國制造業的整體實力。需要一個適宜的、寬松的內外環境。因此環境建設將成為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推動制造業信息化的重要社會支撐體系。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其新著《制度重于技術》中強調:“信息化要建立在社會全體成員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目前中國市場制度的建立還遠未完成,在這樣的條件下,信息化又擺到了我們的面前”。“我國制度和文化傳統對建設信息社會的阻礙可能較之它對工業化的障礙更加嚴重”。因此“在中國信息化的過程中,制度和文化因素發揮的作用,遠遠大于技術的作用”。

  吳敬璉認為:“制度創新在中國特別重要,因為我國原來是計劃經濟制度,抑制了創業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要把這個制度改成一個符合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制度,能夠充分發揮創業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制度”,盡管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但“好的制度建立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就比較容易具備了”。

  因此,我們應大力加強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環境建設,盡快形成一個適宜而又優越的法制環境、人才環境、輿論環境、電子政務環境、整合環境對于加快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的進程和質量必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