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吉緋
2008年歲末,消費券話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11月18日,中國臺灣地區宣布將發給每名居民3600元新臺幣消費券。12月14日,“歐元之父”蒙代爾建議中國對全民發放1萬億元購物券。12月15日,成都市向城鄉低保、五保、城鄉重點優撫對象(總計約38萬人)每人發放一百元消費券。12月18日,成都市向返鄉農民工、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企業經濟性裁員的失業人員(總計約15萬)每人發放500元就業培訓券……
目前理論界對消費券還有一定爭論,但關于“發放消費券無害”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關于“發放消費券短期有利”也無疑義。唯一存在爭議的問題是,發放消費券是否可持續,是否長期有效,是否可以作為一項拉動內需的有效工具經常使用。
既往發放消費券的經驗表明,蒙代爾和弗里德曼(1955年提出教育券理論)等支持發放消費券的經濟學者,雖然找到了癥結所在和治療方向,但藥方只說對了一半,所以實踐效果不盡人意。
美中不足的理由
正因為蒙代爾等學者只說對了一半,實踐者也只做對了一半,所以消費券遭到了不少質疑。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
1. 消費券沒有乘數效應。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內需的效果比較快,涉及的產業鏈比較長,可帶動機械、建材、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為后期吸引更多的投資創造環境。而消費券只適用于流通鏈條的末端,還有時間、范圍等限制,帶動能力很弱。
2. 消費券存在替代效應。民眾按照政府的設想用消費券消費,沒有問題,但可能減少相應數量的現金支出。本來元旦就要花100元買米買菜,花掉消費券以后,現金就省下了,如果大家都這樣做,民眾總體的消費支出并無增加。當年日本派發消費券后,當年GDP為此僅增加0.1%。
3. 消費券難以持續。成都此次發放消費券的總額,約為當地全年GDP的萬分之一。考慮到當前地方政府的財力與物力的現實情況,如果消費券完全由財政掏錢,不可能做到像工資一樣月月發放,必然杯水車薪,難以持續。
4. 消費券治標不治本。區區100元消費券,并沒有改變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即使采納了蒙代爾的建議,全民發1萬億消費券,平均到13億人頭上,每人不到800元人民幣,也買不到多少東西。長期來看,政府應該將大量支出投向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老百姓沒有后顧之憂,才會放心消費。
5. 消費券操作起來難度很大。消費券適用的特定人群應該怎么確定?會不會有人“吃空餉”?消費券的流通,會不會導致黃牛黨的投機行為?出于利益的誘惑,會不會出現偽造的消費券?發放消費券的工作量不小,會不會增加政府財政成本壓力?
表面上看,這些理由都無懈可擊,似乎將消費券逼進了死胡同。然而,只要我們從規模需求的角度出發,找到現有理論方法所欠缺的另一半,就會豁然開朗。
理論方法的飛躍
1. 消費獎勵引發乘數效應
筆者先問一個問題:假如成都市發放的近4000萬元消費券,不是消費券而是實物,跟平常送溫暖活動一樣,那么民政局在指定商場購買米面油鹽的時候,會不會以零售價格成交?假如一袋50斤的大米,零售價格為100元,民政局這4000萬元專款,是不是只能買回40萬袋大米,然后再分別發給特定群眾?答案肯定不是的,政府采購本來就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折扣率,如果以零售價格成交,豈不成了冤大頭?
假設以九折計算,本來應該買到約44萬袋大米,現在變成消費券發放以后,變成了老百姓個人去買,還是零售價,相當于少了4萬袋大米。之所以要發消費券而不發實物或現金,是因為實物的流動性不夠,可能有人不需要,而現金的流動性太強,可能被克扣、挪用,或者存起來。只有消費券,有一定的選擇性,能夠規避二者的弊端。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發放消費券就隨隨便便丟掉4萬袋大米的優惠。
這4萬袋大米(10%的優惠),是因規模需求而來的,筆者已經在理論上定義這個概念為貨現率(對放棄儲蓄行為或選擇特定消費的一種補償)。如果把利率看做貨幣的價格,貨現率就是需求的價格。
關于消費券,蒙代爾只說對了一半,這一半就是主張發行定向的、只具有消費功能的貨幣替代物,即筆者定義的子幣。但是他的錯誤在于,沒有輔之以貨現率。因為沒有優惠獎勵,人們還是不愿意花錢,至少不愿意把自己的錢變成消費券,都在等天上掉餡餅——政府補貼消費券。
例如政府全民發放每人100元的消費券,全國總計1300多億元,力度已經很大。但是對于每個消費者而言,100元還是顯得太少了。如果有貨現率的機制,即政府財政100元人民幣能夠買到110元消費券。那么除了政府免費發放的消費券以外,企業和個人,還會自動自發地,用現金向政府部門購買額外的消費券。如果消費者愿意,他可以把自己的工資的一部分買成消費券,在領工資的時候將面臨多種選擇,既可以拿2000元人民幣,也可以拿1000元人民幣加1100消費券等組合。
這樣一來,消費券的使用數量就會迅猛增加,從而起到比投資更大的乘數效應。顯而易見地,消費券拉動內需比投資更有優勢,因為將國家投資與市場化行為有機地統一起來了。消費者在市場終端,自主決定該去哪里,買什么商品。而刻意增加的投資,可能打亂市場自然競爭,使得那些被新增投資鼓勵的行業中,一些本該倒閉的企業因此繼續生存,不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從裁判的角度看,市場本身肯定比宏觀調控的準確度更高,反應速度更快。
2. 消費獎勵減少替代動機
由于現金的替代彈性為零,人們都有流動性偏好。因此很難徹底打消民眾把消費券轉換為現金的沖動,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消費獎勵,盡可能減少替代效應。
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現在以及從前所發放的消費券,跟現金與商品的價值比例,是100︰100︰100的,如果使用貨現率進行獎勵,其比例將改變為110︰100︰110。這樣的話,三者相互比較,持有現金是最不合算的,而消費券跟商品的價值比例一致,因為消費券必須在指定期限內花掉,過期就作廢了,所以人們會傾向于選擇消費,持有商品。
如果此時仍然有很多人寧愿吃點虧,也要把消費券轉變為現金,存進銀行,只可能存在兩個原因:一個是貨現率獎勵的程度還不夠大,另一個是消費券的選擇范圍還不夠多。
選擇范圍的意思,除了即期消費的特定商品種類、指定商戶范圍、使用消費券的地區和時間以外,還應該涵蓋非即期消費。如果消費券可以買到一個未來某個時間、有限但充分的若干種商品的提貨權力(即規模需求理論中的貨權或消費儲蓄),人們會更加愿意花掉消費券。
3. 消費券 = 廠商 + 消費者 + 政府
前面討論過,10%的貨現率優惠,并不是憑空產生的,是政府采購本來就可以拿到的折扣(實際的折扣可能比這更多)。對于廠商來說,是有能力接受的。
在供給過剩的買方市場,消費券等于事先確定的需求訂單,即規模需求。生產廠家和流通商家因此可以相對精準地安排生產和服務,避免了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減少了生產和營銷的成本,完全有能力做出一定程度的讓利:出廠價、批發價跟零售價的差異,遠遠不止10%的折扣。
消費券有了這個本來該有的優惠獎勵以后,消費者也愿意自己花一部分錢進行消費,廠商當然樂于因此接到額外訂單。否則,就只能通過政府財政補貼來刺激民眾消費,勢必無法持續的。現在,政府財政補貼一部分,廠商讓利一部分,消費者自付一部分,共同完成拉動內需的任務,一箭三雕。
4.拉內需不必坐等社保體系完善
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需要很長時間,遠水不解近渴。更何況,社會保障與拉動內需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聯系。
從微觀上看,高收入群體沒有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依然選擇少花錢,因為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相對較低,也許收入10000元只花5000元。反而是那些迫切需要社會保障體系幫助的中低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相對較高,也許收入2000元花掉1500元,購買那些必須的基本生活資料,即使全部消費了,也只是從1500元拉動到2000元。就算考慮到中低收入群體比例較高,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對內需的拉動作用也是有限的。
從宏觀角度看,某國的消費率與其社會保障程度的相關性也不明確。英國是有代表性的高保障、高福利國家。其消費率一直較高,2005年為87.1%。但是作為社會保障程度極低的國家,柬埔寨的消費率也很高,2005年為89.1%。對中國來說,建國初期消費率曾高達78%,改革開放后,消費率出現穩步下降的趨勢,在55%-65%的區間波動。2001年以來,消費率一直處在60%以下,2007年為48.8%(含政府消費13%),難道我們的社會保障改革完善之后,就能夠保證消費率自然增加到80%左右嗎?
5. 操作性問題總能技術性解決
不可否認的是,權力出租、回扣賄賂等腐敗行為,并非消費券獨有的問題,不管我們用什么方式,即使發放現金或實物,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尷尬。所以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是要通過盡可能公開透明的操作和嚴格的監督、監管,讓商家公平競爭,讓消費券用得其所。何況,消費券具有使用范圍和期限,貪污、挪用、倒賣和造假的成本高、風險大、收益低,是比較不容易出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