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國際化和本土化的企業文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6:32 《中外管理》
培育國際化+本土化的企業文化 中國的歷史充滿了豐富的人文主義色彩。經驗證明:外國公司在中國要想成功,必須能夠真正地理解中國人的心態、心理、渴望和需求,并把這種理解變成明晰的企業文化和領導風格。 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經營20年,發展了一套相當完整的文化理念和人力資源政策。其中對“人”保持不變的尊重是公司文化的核心要素。這種尊重表現在很豐富的層面上。比如:摩托羅拉特別為女性或少數民族員工建立了俱樂部;為愛好讀書或者運動的員工建立了書友會或運動隊;為哺乳期的員工建造了“哺乳室”。 雖然“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有些老生常談,但中國企業在這一點上做得還遠遠不夠。他們中的很多公司,既沒有讓他們的海外機構保持中國母公司的文化特色,也沒有充分與當地文化融合。在未來,如何建立一個混合式的企業文化,仍是中國公司海外擴張要面臨的挑戰。 建立緊密的政府關系 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成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與政府政策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他們熟悉中國的法律法規,受到政府的信任,理解政府政策變化背后的原因。 美國耐克公司盡管不在中國直接投資,但1990年代初就在北京建立了辦事處,而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發展和政府的關系。全球500強在華企業中的很多CEO,每年的中國行程,重要目的就是拜會政府領導,進行高層政府公關。 找到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 跨國公司在尋找當地合作伙伴上顯示出強烈的競爭優勢。優秀的合作伙伴給他們的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好處: 第一,合作伙伴與跨國公司分享共同的戰略發展目標。 第二,雙方能夠在文化理念和重大價值取向上有共同點。 第三,在做重大戰略決策時,雙方能夠理解對方的經營目標和心態,主動溝通,求同存異。 美國的康明斯公司是一家發動機制造商,1990年代進入中國的時候,他們所走的發展道路就是積極尋求合作伙伴。從1994年開始,他們在重慶、上海、無錫等地與當地生產廠商建立了合資公司,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 尋找跨國合作伙伴的難題對于中國企業表現在不同層面上:在亞洲一些國家,由于中國文化的影響和企業的規模優勢,中國企業在當地比較容易找到可信任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由于文化、管理水平、價值觀上的差異,讓尋找合作伙伴成為難題。 這其中,有兩個問題是中國企業要著力解決的: 第一,改變“情大于法”的觀念。由于文化和政治體制的關系,讓中國企業一直生存在“情大于法”的環境中。當他們走向歐美市場的時候,沒有清楚意識到,那里是一個“法大于情”的競爭環境。國外公司的治理方式、決策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體制下的公司完全不同。比如:歐美公司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他們的目標是為股東賺取最多的利潤。 第二,確立“社會責任”的觀念。中國公司走向海外的時候,只是為了擴張自己的經營。而在歐美國家的社會價值觀中,企業不僅應為自身牟取利益,更應該是一個“企業公民”。中國企業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海外,缺乏“社會責任感”,讓中國企業很難融入當地社區,很難與政府打交道,更不用說取得當地公民的信任了。 (本文作者系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 責任編輯:李源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