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右
“愛生活,愛拉芳。”
“奇強,中國的奇強。”
一個是有點含情脈脈地引誘,仿佛一個天生麗質的女孩,一天不用拉芳,就沒有生活品味似的,就像當年馬季先生的相聲中說的那樣:你不抽我宇宙牌香煙,你就是搞不上對象。
不用拉芳,不愛生活,也許你就是搞不上對象。
另一個則充滿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煽動:硬生生的口號,就像一記悶棍打在人們臉上。不用奇強,我還是中國人嗎?我要是用了那些洋貨,不就是不支持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嗎?不就在背判祖國嗎?這記悶棍打的人們胡思亂想,買洗衣粉時,情不自禁地沖向放有奇強的貨架,一買以安心。當奇強被帶回家時,那種道德上的負罪感頓時全無:我用奇強,我還是中國人。
廣告是讓人用來產生品牌聯想的,有了聯想就會有心理暗記,一個品牌便在潛移默化中植入人們心中,使他們一到商場,便不自覺地拿起這個產品,帶回家。這便是廣告的高明之處,也是它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這里不討論廣告學的問題,只想說,面對寶潔、聯合利華、強生、安利等外資洗化行業巨頭,國內土生土長的所謂“民族品牌”怎么辦?當寶潔公司處心積慮地推出僅售9.9元的洗發水后,本土品牌要以什么方式來應對?
這些問題讓筆者想起一個經典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在消費大眾缺心眼般對洋貨頂禮膜拜時,一個細分市場后的品類卻攪亂了商家心智——小護士護手霜出現了。它剛開始只用護手霜來撬開市場,漸漸成為消費者的護手專家。在“護手”這一細分品類做成市場第一之后,它利用深植于消費者心里中的品牌暗記,推出了防曬系列——防曬依然是“護”。從護手專家到皮膚保護專家的成功位移,使小護士在短時間內就在幾個品類中讓洋品牌望塵莫及。小護士也完成了從幾百萬到上億元的身價騰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發現一個細分市場,做強,做大,要比在成熟市場“跟包”容易的多。
從營銷學的角度看,再強大的對手,它也會在市場中犯低級的錯誤。正如寶潔公司在去年推出的許多洗發產品,都在市場上不成功,最后只能放棄。這個時候,如果能抓住寶潔的弱點,進行全方位反擊,市場份額必然會加大。寶潔公司雖然強大,但賣洗衣粉賣不過奇強,賣牙膏賣不過高露潔。
其實,不論是洋品牌也好,還是民族品牌也罷,它都不是市場中的決定性力量。決定性力量是最終產品的購買者,他們的行為決定了一個產品的成敗。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往往沒有“民族”與“非民族”的概念,只有“好”和“壞”之分,一個產品的品質在銷售中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
縱觀我國的“民族品牌”,往往給人一種低檔的感覺,因為它們在進入市場時,采取的是低價策略。這種價格差異實際上給消費者帶來了一種錯覺:價低,質一定不優。所以,本土品牌在市場推廣中,不僅僅要用好低價這一招,更應當借鑒一些洋品牌的做法,強化功能的多樣性,也就是暗中傳遞一種產品的高附加值,同時也強調價低質不低的概念。優質加低價,才是取悅消費者的利劍。
實際上,從市場發展來看,我們已經很難分辨出哪些是土哪些是洋了。聯合利華吃掉了我國好多日化企業,但是依然保留了這些企業的成熟品牌。市場經濟需要一種世界大同觀,不要老是拿“民族產業”來忽悠來說事。
相關閱讀:
恒源祥:失誤的品牌變臉
拉芳品牌管理:四個女兒一個媽
隆力奇品牌管理:讓我歡喜讓我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