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汶
這個繁復的過程比想象的有效率。
對于商學院這個小圈子來說,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各種買和賣不可謂不精彩。這個市場每年從夏末開鑼到次年初春收盤,盡管對買賣雙方而言都是一個漫長而繁復的過程,卻也是學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
先說賣方。
在經歷了4-6年的苦讀之后,博士生們開始準備包裝上市。很多情況下這是一個團隊的努力,包括導師、論文答辯小組成員、甚至整個系里的教員。首先,簡歷上最好有一系列的文章,即使是未發表的“進行時”,也要讓人看到今后三五年的潛力。如果上市場之前能夠拿些知名的獎項,也會為簡歷增色不少。其次,論文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就是所謂的市場論文了。如果說簡歷和推薦信是入場券,那么這篇市場論文的宣講就是贏得市場青睞的賣點。一切準備停當后才是針對各個學校的申請。
接下去的具體流程因專業和學校而異:有些系在年會上進行第一輪篩選,有些則直接接受申請。由于每個學校的偏好都不一樣,每個學生又各有各的精彩,所以不存在一個需求和供給的簡單交點,信息不對稱更增加了達到市場均衡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好酒也怕巷子深,導師之間的推薦,會議上出彩的演講,都會給人留下印象,從而增加獲得面試的機會。等待面試通知是一個非常熬人的過程,因為通知發出的時間從10月到次年2月都有可能,而且結果經常一邊倒:少數幾個公認的“市場明星”可能手持十幾個來自世界各地名校的邀請,而大多數人能有三五個好學校的面試機會就很不錯了。
最后一道坎是到對方學校的面試,包括一個半小時的論文宣講(job talk)和無數一對一的會面。會面的內容多半圍繞著研究和教學展開,但也涉及升職要求、當地房價、學區劃分、餐飲業質量、甚至歌劇院劇目等任何影響學校吸引力的話題。
得到面試機會之后能不能拿到工作,多半取決于這個job talk的質量。負責的導師會在學生出發之前組織一遍又一遍的“彩排”。talk的準備過程于很多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跨文化考驗”。
至于買方,系里要招人,首先要有錢,也就是學院給的配額。如果確定了今年有預算添人,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什么時候開始發邀請?邀請什么樣的人?
這個對時間的把握頗有博弈論的味道。以前一貫的說法是,競爭力差的學校會提前招人,然后給出兩三個星期讓學生做決定是否接受(稱為exploding offer)。這樣一些好學生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可能會接受邀請而放棄可能去一流學校的機會。相反,哈佛和沃頓總是信心滿滿、姍姍來遲的。最近幾年很多好學校也開始提前加入競爭,以至于一些學生在拿到很有競爭力的邀請兩個月之后才是沃頓的面試,很難取舍。
要招什么樣的人也得提前想好。一方面系里的現有成員可能會更傾向于招背景相似的學生,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多樣化以應付不同的教學需求;一方面大家喜歡有沖勁年輕人去做高風險但有潛力的大課題,另一方面系里又需要有人穩扎穩打做小題目,保證每年都有穩定的文章發表。這個過程不是線性規劃也沒有明確答案,因此就會有很多政治因素摻入其中,對于相處融洽的系,這是每年展望未來制定戰略的好時機,對于派系斗爭激烈的系,這是每年政治沖突的焦點。一般最冠冕堂皇的說法就是要招“最佳運動員”,亦即不論出身不論背景,讓基礎最扎實頭腦最靈活的競爭者勝出。
時間選好了,候選人也挑出來了,接下去就是邀請“運動員”入場了。一般針對每個職位學校都會邀請三五個競爭者(當然差旅費全包),帶他們到城里最好的餐館用餐,拿出首次約會的最佳姿態以期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個人對商學院教職市場的感觸。第一,商學院的工作難找,商學院要找到人更難。學校之間 “搶人”的現象時常出現。這也是為什么在這個市場上買賣雙方都如此全力以赴的原因。第二,盡管存在種種不規范和信息不對稱,這個約定俗成的市場還是比想象的要有效率,看似亂哄哄的一陣忙碌下來,好學生一般都找到好工作了,反之亦然。當然也有潛在人才被忽略或者“市場明星”被高估的情況,但是這個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大,即使畢業后第一次機會沒有抓準,兩三年之后市場也很快會自我修正。(作者系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