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姓韓,此前幾年,他一直駕駛裝載幾十噸的重型汽車,將此地的煤運往南方城市。他四十歲上下,精瘦且精明。他確實見多識廣,談吐不凡,嘴里常常吐出一些書面用語,這些用語都很“趕形勢”。在這種地方能遇到這樣的人,實屬不易。
途中,我們經過了兩個消逝的村莊:臥龍崗和黑龍貴。只有兩個藍色的類似交通標志的牌子,提醒人們此前這里是個村莊?梢韵胍姡@些星羅棋布的礦坑和一座座矸石山下面,原本應該是房舍、蒙古包或羊圈。現在,這里是煙、火和灰塵的世界。從老韓的嘴里,我們聽到了兩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巧妙版本:第一,很多采煤企業,以“滅火工程”為由,名為滅火,實為采煤,這樣一來,既賺了政府的滅火工程補貼,又挖了煤炭,賺了更多的錢;第二,遷走村莊,名為“退耕還草”,實際上是為撥開土層挖煤。
礦區就在前方。錯眼間,環顧四周,仿佛置身于在勃留洛夫的畫布上——在這位畫家完成他那幅被譽為“俄羅斯繪畫之光”的《龐貝城的末日》之前,在他剛剛畫完那些化不開的濃煙和火光,還沒來得及添上人物時的那塊畫布。
此處,目力所及皆是深溝淺壑,以及遮天蔽日的五顏六色的濃煙和星星點點的煤火。挖掘機轟鳴作響,緩慢而展示強壯似地兜著圈子、高揚巨鏟,運煤車揚起黑色的灰塵,嗆人的硫磺味隨著寒風鉆進鼻孔……這種狂飆突進、鋪天蓋地的發掘,還容易讓人聯想起美國的西進運動。從臥龍崗到烏海,四十多公里,到處都是這種火熱的開采場景,最深的礦坑深達200多米,下面那些黃色的挖掘機看起來就像兒童玩具。
在這里,那些擁有煤礦的人們,無疑會深深眷戀著這塊土地——挖出來就是金子,肉不能爛在鍋里。不過,那些與煤礦無關者,恨不得馬上插翅飛走!皩砦乙欢ㄒ盐业男『⑴鋈,我相信這里的人活不過五十歲!崩享n說,“天上常常是有云彩也不下雨,有時候眼看著能下點雨,石灰礦還打防雨炮。天天喝煙喝土,沒有一塊土地上長草長樹,人還怎么生存?”
“那是因為你沒有煤礦吧,”我反駁他。“如果有了自己的煤礦,你就不會這么說了。”
“不是的,不是的,”他近乎憤怒地駁斥我,“我絕對不是仇富。”——沒錯,他用了“仇富”這個詞,你很難想到,這個滿身油污的運輸司機,會吐出這樣一個詞匯來——“我不是因為沒有煤礦而眼紅他們,不是這樣的。你們不生活在這里,不知道這里到底有多糟,更不知道這里以前到底有多美!”
按他的描述,十年前的情形就完全是另一個世界,更不必提他小時候和他爺爺那時候了!笆昵暗钠灞P井,只有麻黃素廠和鐵廠,那時候天藍草青!L吹草低見牛羊’說的就是我們這里!敝劣谒麪敔斈菚r候,騎馬走路,草都能劃到人的臉。
離礦區不足幾里地的棋盤井工業園,則是另一副樣子,看起來整潔,有序,干凈。這塊26平方公里的封閉式工業園區有電廠、硅鐵、電石、工業硅等20多個高載能項目,象征著化工行業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管狀設備林立著,除了幾根必須冒煙的大煙囪,這里基本是清潔的——相鄰的礦區與工業園區的對比是如此明顯。
“那是因為這是白天,開著除塵設備,”老韓又說話了,“到了晚上,除塵設備一關,小轎車只能開遠光燈,近光燈沒用,根本就看不見路!
穿越工業園,經過鎮郊的一家夜總會,老韓講了關于這家夜總會的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一個煤礦主曾在這里受到過不太友好的對待,第二天便帶了一幫人,把場子砸了,然后問夜總會老板裝修會花多少錢,老板答10萬,煤老板給了他15萬。待裝修完畢后,煤礦主又帶人過來全砸了,再問夜總會老板裝修會花多少錢,老板答20萬,他這次得到了25萬。待裝修完畢后又砸了一遍,再次補償完裝修款后,這事就了了。
這位見多識廣而又充滿了“異端思想”的司機,似乎把這里的一切都看透了,并厭倦這里的一切。有時候,我懷疑他提供的事實是否可信,至少有一些應該是偏激的——生活被某種東西毀掉的那些人,往往像他一樣喜歡否定一切——但他的看法仍值得尊重,他可能代表著與財富無關或至少不那么密切相關的人們。
鄭總
由于棋盤井煤礦集中,我們決定在此尋找上文提到的、我們計劃中的另一種類型的業者。我們早已領教了在此地與這些幾乎憑空出現的發跡者溝通的困難——你根本就找不到他們,在這種惡劣天氣下,他們很可能已經去往中國的南方或者其他哪個溫暖如春的國家,因此我們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不過,我們還是深入了一家煤礦集團,并訪問了該集團中一個最重要公司的總經理,這對我們是一個小小的補償,雖然仍然要同意那個幾乎千篇一律的要求,“不要提公司和我的真姓名”。
進大門的時候幾乎暢通無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夸贊了門衛的火爐。我們進去登記的時候,確實覺得很暖和,這兒是煤礦,不缺煤燒,因此我們不但夸贊了他們的火爐,還夸贊了他們的煤。兩個年輕的保安很高興,甚至都沒讓我們登記。
進入寬敞而荒涼的煤礦內部后,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我們接連打聽了五六個人,才在最后一個人的口中得知,這個公司的總經理鄭總正在院子里。他指了指停在小賣部門口的那輛豐田霸道,說鄭總正在小賣部里耍錢呢。我們決定打擾他的牌局。
小賣部看來是礦上開的,服務于這里的礦工和洗煤工人,顯然太簡陋了,以致于我們都沒有注意到貨架在哪里。在一個小配房里,有五六個人坐在床上,每人的屁股旁或腳邊都放著一沓粉紅色的百元大紗。
看見陌生人進來,他們紛紛藏起鈔票——用屁股壓住或用手趕緊拿在一旁。我們問,鄭總在嗎?一個穿著單薄西裝的高個子問,你找他干嘛?我們明白了,此人就是鄭總。于是我的同伴老劉盯著他大聲說,想采訪你。他馬上很警覺,屋子里的空氣頓時凝滯了,所有人都盯著我們。他又問,你采訪我什么?老劉說,采訪你打撲克。說完哈哈大笑。接著,奇妙的一刻發生了:這個鄭總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所有的人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整個場景就像兩個早已互慕其名但又互相防備的綠林豪強間的初次會面。
然后他就帶我們到對面樓上的辦公室去。他在前面走著,只穿著襯衫和西裝,在冷風中大搖大擺,仿佛正行走在熱帶的某處海灘上,而我們穿著厚厚的棉服還凍得瑟瑟發抖呢。
他的辦公室足有半個籃球場那么大,室內陳設簡單,只有一桌,一椅,一排長沙發和一個寬大的書櫥,那上面陳設簡單,除了一摞打印紙以外再無他物。
于是我們開始聊他的老板——棋盤井的傳奇人物錢老板。錢老板出身于農牧民家庭,從童年時期就開始放牧牛羊,十幾歲開始接觸煤——趕著騾車運煤。二十幾歲的時候,進了鎮上的國營煤礦“跑供銷”,在煤炭滯銷的那些年景,由于他腦子活,人脈廣,“協調能力強”,不但能賣光自家單位的煤炭,還能幫別的煤礦代銷?恐@種商業才華,他一步步得到提拔,最終成為煤礦的總經理,后來煤礦進行股份制改造,他便成為煤礦最大的股東。接下來,在上世紀90年代煤價走低的時候,通過大量的收購,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規模。目前,他的企業形成了從挖煤、洗煤到煉焦的產業鏈——這位鄭總將其描述為“循環經濟”。
我們一再通過各種方式引導他,讓他多談談他的老板,他的嘴里反來復去也就這幾個詞匯:“對員工好”、“有創新能力”、“有公德心”。他顯然不太擅長表達,每個問題再往下談一點往往都會陷入冷場,比如,“有創新能力”這一點,他只能說到——“原來只是挖煤,大頭都讓別人賺去了,于是老板就上了洗煤廠和焦化廠,這樣我們也能賺這大頭了!憋@然,我們能看到他對老板發自內心的忠誠與尊敬,而且也能判斷出他在本地人中已是個能干的經理人,否則不會是他管理著集團旗下最重要的公司——老板的親弟弟也只是管理著另一家不太重要的公司。
在聊天過程中,這位鄭總不斷接電話,電話的內容多與“打錢”有關,數目都是上百萬。不接電話的時候,他就時而靠在他那有著高高靠背的老板椅上,時而攤開雙臂,將上身伏在寬大的辦公桌上——仿佛他眼前根本就沒有客人?磥硭蛲頉]少喝,而且睡眠也不太好。
而在將到來的夜里,睡不好的會是我們。凌晨三點多,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在隔壁客房中開始響起。我躺在床上,以為惡夢纏身,卻又聽得真真切切——類似大力鋸木頭的聲音。這是一家位于這個西北礦業城鎮角落的賓館,賓館價格很高,性價比卻低得令人窩火。第二天結賬時,總臺的服務員們沒人同意說在半夜里聽到過什么聲音,天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在鄂爾多斯生活的不到十天時間里,賓館中持續到后半夜的吵鬧已經習以為常,據說,在東勝的賓館,多數賓客都是本地人,他們開房間只是為了打麻將耍錢。
當然,要真正客觀公正地描述一個城市,只在他們的賓館里住上十日是遠遠不夠的。不過,任何一個個體對城市這類龐大事物的觀察,難道不都是通過這種瞎子摸象的方式嗎?無論如何,鄂爾多斯的礦山和城市的種種,仍可帶給我們一個基本的判斷——它可能確實已經極其富庶,但尚未擺脫粗糲,或者說,它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為一個“城市”,仍攜帶著只因礦藏和財富而誘使人群追逐而來的“聚居地”的某些特質。
米教授的故事
鄂爾多斯高原當然早已有煤。在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征略的時候,他們腳下便踩著這塊巨大的煤田,或許行軍路上的蒙古戰士還曾多次用這兒的煤炭燒火鍋(火鍋也是來自蒙古戰士的頭盔,不管真假,這已眾所周知)——畢竟這兒的煤層極淺,多為露天煤礦,而且極易點燃,沒有人不會傻到連這樣的可燃物都棄之不用。
放在地質史上而言,此處煤的歷史跟任何地方煤的歷史相差無幾,比人類歷史早得多。但令人奇怪的是,煤在這里真正登上歷史舞臺并成為呼風喚雨的主角,還是這一二十年的事。
鄂爾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儲量1496億噸,約占全國總儲量的六分之一。僅鄂爾多斯市政府所在地東勝區,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就高達115億噸。鄂爾多斯市與陜北的榆林市一起,被稱為中國的“能源走廊”。但在十多年前,當隔壁山西和陜北的煤炭已使人發家致富時,這里的煤炭卻用來壘墻。
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一位本地知識分子——鄂爾多斯市委黨校經濟研究室的米萬庫教授。他是個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人,頭發夾著些銀絲,面相厚道,性格豪爽。就對這個城市的了解而言,他簡直就是教父級的人物。
米萬庫說,上世紀80年代,鄂爾多斯的GDP是內蒙古各盟市的倒數第二,經濟主要是以農牧業為主,經濟社會狀況,用“窮”就可完全概括。在鄂爾多斯的本地學者而言,就是在所有的交流場合,沒有人在意他們在說什么。
這種狀況在鄂爾多斯因煤致富之后,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從2008年開始,鄂爾多斯開始受到空前的矚目,米萬庫也因為研究“鄂爾多斯模式”而獲得了論文一等獎!艾F在,在各種交流會上,我們不想講都不行了,因為下邊是一片渴望的目光!
靠研究“鄂爾多斯模式”而成名的米教授卻直率地對我們說,鄂爾多斯“沒有模式”、“沒有秘方”,目前的一切只是因為有了煤,“如果沒有煤,我們就什么也不是”。
“或許是鄂爾多斯人窮怕了,這讓人們在主觀上有了這樣一種意識:只要經濟能發展,那么任何政策如果能變通的,都可變通!泵兹f庫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鄂爾多斯人明知道地下有著大量的“黑金”,卻苦于沒有資金開發,加上沒有公路,即便是露天的煤炭也運不出去。隨著華能、神華的到來,國家投資修建了包神鐵路,這時候,機會來了——雖然這條鐵路主要服務于國有大型煤礦的煤炭外運,但還是為鄂爾多斯開出了一條財富之路。此后,鄂爾多斯興起了修路熱,很多民間資本開始投入到修公路上,直到現在,這股修路熱依然沒有消退。鐵路與公路突破了困擾鄂爾多斯最嚴重的瓶頸,讓地下的財富躍出地面。
在交談中,米教授體現出了對本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的深湛見解與洞察力,他了解世情,他的幾個學生和幾個親戚也都是當地產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擁有的財富與他相比,簡直就是大山與沙礫的區別。鄂爾多斯的社會結構是怪異的另類“啞鈴型”——最清寒的中間部分,是他們這些坐辦公室的事業單位人員或公務員,富有的兩端,一邊是煤老板,一邊是原來城郊的農牧民,他們因城市化或礦業發展所必須的征地而富得流油。
米萬庫也曾有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只是在那一瞬間與之擦肩而過——幾乎在每一筆交易中,都有那么一個神奇的時刻,如果你錯過那個神奇的時刻,你就與財富失之交臂了。當時,因煤炭滯銷,他的一個學生想用11萬元的低價將煤礦轉讓給他——由于這筆交易飽含著師生情分,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低價了,米萬庫的宅子就值15萬,他當時完全可以賣掉宅子再買煤礦,這意味著還有4萬元的盈余呢。他思考了一會兒,婉言謝絕了。結果,一年時間不到,這個煤礦價格翻了不止一百倍。
說到這些的時候,他的表情是極為平靜的,只是自嘲地笑了笑。我無法揣測,這么多年來他的內心都有過什么感受,應該是五味雜陳;蛟S,這就是命運吧,上帝在那個“神奇的財富時刻”讓他選擇了“君子固窮”。
財富與夢想
東勝的很多地方會讓你想到北京:街道很長很寬,建筑的“尺碼”也似乎比別的城市大出半號——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十幾年前這個城市只有兩條街道。
從拆遷廢墟背后快速拔地而起的那些壯觀建筑,你會窺見這個城市充裕的資本和它試圖加速追趕北京、上海這類都市的努力。盡管這種努力有時看起來會相當有趣——這里真的有一個類似“水立方”的建筑物,看起來很像那種“膜結構”,在夜晚居然也能發出五顏六色、晶瑩剔透的光芒。當然,此處不是什么“游泳中心”,而是一個洗浴中心。
遠離東勝老城區近30公里的康巴什新區,是新的黨政大樓所在地,由于此處有水源,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搬到了這里。市民來此辦事需要花7元錢乘坐K21路公交車,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
康巴什新區黨政大樓前有一個巨大的成吉思汗廣場,廣場上有一組成吉思汗率軍西征的巨型群雕,這群雕總表面積4800平方米,用480噸銅鑄成。群雕前方有一組造型奇特的建筑,是鄂爾多斯博物館、歌劇院、圖書館和文化中心。其中一座建筑的造型尤其特異,仿佛被切掉觸須的軟體動物。這座建筑的外殼,某種新型的建筑材料,有一部分已經剝落,掉在地面上摔碎了,使它看起來類似粗制的速成品。
康巴什新區所有公交車站的廣告牌(在東勝老城區,這種廣告牌也比比皆是)都是LED大屏幕電視廣告牌,至少在現在,它們看起來還派不上太大的“廣告”用場,因為在這個新區,幾乎看不到人影——黨政大樓后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尚未入住的別墅區——我估計,至少幾個小時才會有一個人盯上一眼廣告牌。
整個東勝,就是一家永不閉幕的汽車博覽會。“天氣好的時候,坐在路口,世界上所有名貴的車,你都可以在一個小時內看全!秉h校的米教授說。本地車牌是”蒙K”,有人打趣說這就像鄂爾多斯的突然富庶,既猛且快。
這座只有30多萬本地戶籍人口的草原城市,如今又涌入了35萬外鄉人。他們循著煤的蹤跡,嗅著金錢的味道而來——圍繞著煤炭、化工原料和商業娛樂地產——為了賺得更多的金錢而去。由于煤礦主和外地商人太多,東勝的消費因此甚至比北京要高。我們遇到的所有賓館前臺小姐都會傲慢地告訴你,“我們東勝的房費就是高”,職業性的微笑則難得一見。
1980年代后期,黨校的四層樓是東勝的標志性建筑,比盟政府還高,而現在,黨校面臨著拆遷——據米教授講,準備拆除它的正是從這兒畢業的某位學生,眼下鄂爾多斯“四大集團”的某位董事長,他準備在此地興建鄂爾多斯最高端的娛樂項目。在低矮的黨校身后,30多層的高樓鱗次櫛比,這個城市已經沒有低于6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了。
鄂爾多斯地方財政的70%,是靠能源、化工等產品的初級加工帶來的。本地經濟格局長期以來的狀況是利潤的雙向流失,即原料賣出去利潤流失,深加工產品再進來,利潤再次流失。除了以鄂爾多斯羊絨為代表的紡織業達到一定的高精度以外,缺乏成規模的制造業,能源、化工等產業尚處于半成品制造階段。
一家汽車廠商前來投資的故事,從某種層面上折射了當地政府對于引入先進制造業的渴望:鄂爾多斯先是以近乎白送的價格,批給對方兩千畝工業用地,供其建設五萬輛級的組裝廠區,后來又給了這個汽車廠商一塊可以刨金的煤礦。
鄂爾多斯得到的回報如何呢?投產第一年,這個廠組裝了兩三輛汽車,后來就是每年幾十輛的水平。這種業績,幾乎算是無所事事了。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吸引這家企業落戶鄂爾多斯的,除了源源不斷的“黑金”,還有坐地升值的財富游戲。現在,那個廠區所占的土地,已經增值到200-300萬元/畝。
“政府現在很后悔,當初的地價相當于白送,還搭上了一個煤礦,而汽車制造業的夢想卻遙遙無期!倍鯛柖嗨故形h校米萬庫教授說。有消息已經傳來,政府放話如果廠家依舊不讓汽車形成產能,那他們在鄂爾多斯做煤老板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了,“我們有權力讓你的煤礦無法生產下去”。
但在更多領域,政府正在取得成就。他們正在引導鄂爾多斯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向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等方向前進,比如煤變油、煤變氣、天然氣轉為化工原料等。而伊泰、億利資源和鄂爾多斯集團所從事的化工行業,其產業鏈的延伸更是前程可期。目前,即便只是初級產品的粗加工,一些企業的利潤也已大幅提高,已初步扭轉了利潤雙向流失的格局。我們在多處政府計劃中看到,他們“十一五”之后的一個重要目標便是將初級產品加工利稅在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降到10%以下。
這是個雖仍粗糲但已胸懷大志、腰纏萬貫之地,外鄉人不應隨意嘲弄鄂爾多斯試圖闖進偉大城市的夢想,雖然轉型或許會是艱難的,但在北中國這個新興的財富空前匯聚之城,一切的野心與嘗試,都不會缺乏實現的機會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