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表現最差企業家TOP10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10:26 《經理人》
訴訟之累、環保之傷、質量之困、轉型之痛,是2007年折磨企業家神經的幾柄利刃! - 文/本刊編輯部 NO.1 宗慶后 職位: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失誤指數:★★★★★ 上榜因素:失策、毀譽 事件回顧:弱視慣例,合作破裂 從2007年4月2日曝光達能欲以低價并購娃哈哈39家非合資公司51%股權,到6月7日宗慶后以《公開信》歷數達能10大罪狀,“達娃”親密合作宣告決裂。 宗慶后后悔了,指出這是達能制造的“壟斷門”,但正暴露了他的弱視,導致對民族品牌不利的局面。達能從來就不是一個溫柔的并購者, 20年間通過十余次并購在中國飲料市場占有率已達15%,宗難道從未意識到與列強爭鋒的風險? 轉售權概念其實是國際投資慣例,盲目接受后反過來聲稱外方欺騙,宗慶后利用民族感情說事,有“耍賴”嫌疑。達能全球總裁里布承認娃哈哈2007全年銷售額下滑20%。這與宗慶后辭去了合資公司董事長,并引發停產的連鎖反應相關。 達能欲利用娃哈哈品牌和宗慶后個人能力、市場網絡實現投資目的,而宗欲利用達能的合資實現事業發展和繞道MBO,但投資模式與法律制度激烈摩擦引發公開對抗。“除了錢什么都沒有”,宗竟如此總結“達娃”十年。 王育琨:杭州仲裁庭判定娃哈哈商標歸屬娃哈哈集團,卻絲毫不能減弱宗慶后內心的恐懼:如何應對十幾家離岸公司資產因作偽證和偽造簽名被凍結的困局? 吳曉波:一件原本屬于資本雙方協商的公司內部事件,卻因為宗慶后鬧得舉國風雨,將中國公司的契約信用置于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而且這種傷害還將延續向未來。 NO.2 徐楓 職位:湯臣集團董事長 失誤指數:★★★★★ 上榜因素:敗績、失策、毀譽 事件回顧:逆勢而為,難以支撐 2007年6月5日,湯臣一品涉嫌“虛擬交易”將被調查的消息爆出。在國家宏觀調控風口浪尖下,卻敢定價11萬/平方米,“湯臣一品”開盤伊始便諸多“逆勢而為”。 徐楓回應“湯臣做的是合法生意,不怕調查”,口氣生硬。早年的香港功夫女俠也許并不愿成為頭痛的純粹生意人。總經理徐彬曾說十幾年來湯臣在上海投入20億美金,僅在2006年向香港總部上繳1.7億人民幣利潤。長期同時運作四五個項目,財務開支巨大,“天價”某種程度上是為一舉獲得投資收益的豪賭。 徐楓堅持“這是先夫最后心血,絕不賤賣”。一紙公文終在12月10日揭開面紗,上海房地局認定其違規捂盤惜售、囤積房源,責令整改降價或全部售轉租,暫停網上銷售,不良行為記入誠信檔案。硬撐的豪氣已難以自持,“政策依賴癥”與“概念炒作癥”該結束了! 王育琨:天價宅子只能給“天人”住。湯臣要先造出“天人”,再賣豪宅。 吳曉波:概念炒作本身便是雙刃劍,響了名聲也傷了自己,何況在政策調控的情況下,出頭鳥更易被擊中。 NO.3 孫啟玉 職位:萬杰集團董事長 失誤指數:★★★★★ 上榜因素:敗績、失策、毀譽 事件回顧:野心恣肆,引入窮途 孫啟玉一直將上市公司陷入困境歸咎于替政府接包袱,為地方做貢獻把萬杰當作了籌碼,衰敗也從此開始。 孫揚言42億振興淄博鋼鐵,指揮中心大書“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可當時未報請發改委審批屬違規建設,等到2005年5月批復同意恢復建設后,萬杰早已陷入鋼鐵泥沼,上市公司也因此受累。 2000年上市至今,萬杰高科主營業務從萬杰醫院到化纖新材料廠,再到質子治療中心,一直難以扭轉利潤下滑。涉足鋼鐵后掏空行為加劇,2007年上半年報ST萬杰總負債34.27億元,24家銀行提起訴訟。政府拉來的重組方魯商集團摸底后仍不敢妄動,萬杰成為“債務打一折都沒人接”的燙手山芋。外部看是政府、媒體、銀行、股東力量綜合的結果;內部看則是家族企業“近親繁殖”之弊深入骨髓。 孫號稱的“118億資產”消耗殆盡,除頻頻變賣資產別無它法,退市危險迫在眉睫。主業打擊、一股獨大、造福熱情、鋼廠困境,將萬杰逼入絕境。 王育琨:一道“對后來者的詛咒”,在家族企業、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上空游蕩。 吳曉波:企業重型化發展,獲得機遇的同時更是個沉重的負擔,當年的鐵本已有過這樣的教訓,孫啟玉無非又演了一次。 NO.4 郝建學 職位:中國科健股份有限公司(ST科健)董事長 失誤指數:★★★★ 上榜因素:敗績、失策 事件回顧:負債迷局,新血難覓 2007年9月20日,ST科健因31億元債務重組,已停牌兩個月,郝建學斡旋各方關系,引入新的關聯公司爭取銀行更多寬限;同時四處尋找“新項目”伺機盤活,但 “回天計劃”遲遲未有進展,等待兩年多的眾債權銀行失去耐心。 過去與三星的合資公司是ST科健在手機產業上惟一棋子,但手機已是微利行業,合作定位又有偏差,消費者拒絕接受國產手機的高價位,導致了科健的尷尬位置。 “生產不循市場規律,而是壓迫性自上而下定指標”,郝在反思中竟發現這種低級錯誤。對市場判斷過于樂觀,上市公司管理經驗和對新商業機會的把握不足,成本控制本來試圖通過自主研發、采購實現,卻因耽誤上市時間和浪費采購費反而增加了開發成本。 王育琨:口號救不了你,唯有直面真實,進入全然的敏銳,才可能走出沼澤。 吳曉波:在公司叢林里,能生存下來的是對環境變化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而非最強或最聰明的。 NO.5 葉鶯 職位:柯達亞太業務拓展總裁 失誤指數:★★★★ 上榜因素:敗績、失策、不良、毀譽 事件回顧:轉型陣痛,公關危機 “柯達會吞下所有錯誤,顧客仍是上帝,他們沒有錯。”葉鶯原來有點故作姿態。2007年6月V550相機因無故“罷工”而再次面臨集體訴訟。柯達拒絕承認質量問題,解決方案仍是付費維修或升級。 她難道忘記了,因對用戶投訴不理不睬,又與臺灣采用雙重標準處理,2006年柯達已因LS443相機成為中消協史無前例的聽證會座上賓。所謂公關見長的她認為主要錯誤在于“缺少溝通”,但在轉型進入沖刺階段又重蹈覆轍。 柯達轉型數碼業績一直不佳,已近三年虧損。在日系相機爆出CCD問題后,許多消費者轉而選擇柯達本是利好,但日系尚能迅速采取措施,答應免費更換,柯達卻一味逃避責任,企圖掩蓋事實躲過誠信危機,品牌美譽度大打折扣。 11月9日葉鶯否認離職傳聞,“除了方熙開掉我,我還是會在柯達呆一會兒。”這幽默耐人尋味,如直到轉型結束,葉鶯領導的柯達還是要面子大于要市場,淡漠消費者利益,這家曾連續獲評中國最受尊敬跨國公司的百年企業,很可能信譽掃地。 王育琨:葉鶯滿腦子充斥著“傳統”、“理念”、“模式”,再沒有空間留給客戶與創新。 吳曉波:質量問題其實是個態度問題,縱觀跨國公司近年屢觸“質量門”我們可以看到,傲慢、強橫的原始處理方法已顯得那么格格不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