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之殤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4:04 《當代經理人》
摩托之殤 中國在越南最大的摩托車企業——力帆,現在其摩托車業務已經被嚴重壓縮,在農村市場上力帆摩托受到越南本土摩托車的激烈競爭,力帆在越南也更多地淪為給越南摩托車廠家配套發動機。 如果要想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企業在越南的發展狀況,摩托車行業是無論如何也略不掉的一筆;如果中國企業希望在未來走出去的道路上少跌一些跟頭,摩托車行業在越南的折戟是值得研究的反面樣本。 用“騎在摩托上的國家”來形容越南一點都不過分。站在越南街頭,每當紅燈轉綠燈之時,潮水般的摩托大軍撲面而來,令人窒息。8500萬人口卻擁有1800余萬輛摩托,每年還在保持著30~50萬輛的遞增速度。2007年越南政府頒布了《越南摩托車十年發展規劃》,建設東南亞摩托車基地的雄心令其國人振奮,不過也確是實至名歸。如今,摩托車行業已經成為越南為數不多的工業平臺之一。“越南摩托車市場將在十年后迎來頂峰。”力帆通勝越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常育民告訴《當代經理人》。 作為曾經歷過中國摩托車在越南市場慘痛洗禮的過來人,常育民對這個行業出現如今的現狀也頗感無奈,不過好在還沒有全軍覆沒。其中常育民的力帆通勝與楊偉德的優耐特在越南立住了腳跟。“我們現在主要做摩托車零配件業務,其中在離合器方面處于市場統盤地位,市場占有率超過70%,越南目前的43家摩托整車組裝廠全部采用我們的核心零配件。”常育民告訴記者,由于越南市場的出色表現,集團公司已經決定在越南擴大規模,2007年已經在越南興安省買下了6萬平米的土地,用于擴大生產。 然而,與2001年前后中國摩托車一統越南江湖相比,如今中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市場的身影卻顯得那么落寞。它在越南所走過的跌宕歷程留給人們無限的思考。 夢魘 與其他行業一樣,摩托車企業在進入越南市場時,也遇到了自我正名的問題,然而中國摩托車用實際的質量回應了市場的質疑。可誰曾想到,曾經證明自己“非質次價廉”形象的中國摩托車,最終卻將中國制造的形象推向了更深的深淵。 從1999年開始,中國摩托車開始進入越南市場,2001左右,更是形成了橫掃之勢。以比韓國車低700美元,比日本車低1200~1500美元的超低價格成為了越南市場的“武林霸主”,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了80%。一時間,隆鑫、力帆、宗申、易初、幸福、新大洲、輕騎、嘉陵等100CC和110CC彎梁車充斥了大街小巷,從城市到農村。 然而,中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的好日子就如同越南人騎摩托的速度一樣,來去匆匆。也許是錢賺得太容易了,許多中國企業變得急功近利。為爭奪客戶,中國企業內部互相壓價,惡性競爭,各個廠家一哄而上,市場混亂。早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商處的李振民就曾經撰文指出,“為使中國摩托車能長期在越南占有一席之地,建議國內有關部門盡快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加強出口產品的質量監管力度,協調出口價格,堅決剎住互相壓價、自相殘殺的行為。”不幸被其言中,越南客戶利用中國企業競相增加出口的心理,挑動彼此間的價格戰,一時間摩托車配件的價格直線下降,由原來的530~550美元/套降到后來的400~450美元/套,有的公司甚至降到300~350美元/套,已經是虧本出口。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便開始降低質量,甚至有些中國企業還教唆越南零部件購買低質零配件回國組裝。從此,中國摩托車市場開始了夢魘般的經歷。 直至如今,日本品牌已經占據了越南的高端市場,即使在低端市場里,越南人寧愿買他們的本土品牌,也不用中國貨——中國摩托車已經淪落為“低質”的代名詞。甚至有些日本本田摩托報廢拆下的零部件都比中國新配件價格還要貴。“中國摩托車就是過一個小水坑也能熄火的印象,”一位河內當地居民對《當代經理人》記者如此形容他對中國摩托的印象。作為中國在越南最大的摩托車企業,力帆摩托車業務已經被嚴重壓縮,在農村市場上力帆摩托受到越南本土摩托車的激烈競爭,力帆在越南也更多地淪為給越南摩托車廠家配套發動機。 反思 在越南的大街小巷,到處能看到“RUN HONDA,SUA HONDA”牌子,翻譯成中文就是洗摩托車、修摩托車的意思。而其中“HONDA”就是本田的標識,在越南語中就是摩托車的意思。作為在越南最成功的摩托車品牌,本田用數十年的時間將本田打造成了越南消費者的最愛,而它在經營品牌上的踏實與長遠眼光更是值得所有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所應學習。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