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管理大師戴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16:50 《管理學家》
欄目主編:劉文瑞教授 主要撰稿人:楊柯(西安郵電學院) 戴明的名字,同全面質量管理緊密相連。他從統計學方法在質量管理中的運用入手,經過多年摸索,為質量管理提出了系統全面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在戴明眼里,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過去所有的質量管制辦法,都無助于質量的真正提高。他認為,以用戶滿意為宗旨,是質量管理的起點。他關于只有高質量才能降低成本的斷言,對質量、成本、生產能力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全新的論證,從而徹底改變了質量研究的傳統觀念。他提出的質量管理十四要點,在企業管理思想上具有突破性意義,尤其是他關于系統問題和變異問題的區分,在質量管理的方法改進上具有重大作用。日本的戰后經濟崛起,戴明是首位功臣。由他主持的四日談,也對促進美國管理轉型影響巨大。而戴明同德魯克之間的學術論爭,對于管理學本身的發展方向也有著相當影響。管理世界由量向質的轉變,學習型組織在質量管理中的體現,在戴明的思想中有代表性的反映。不了解他的人,會被他所起的社會作用所折服;了解他的人,則會為他思想中的哲學光輝所感召。 出口轉內銷的質量管理傳奇:戴明其人其事 楊柯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是一位在美國成長起來的質量管理學者,如果不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勤奮而有效的抽樣調查專家,同那些成千上萬為政府效勞的專業雇員沒有什么兩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戴明本人,他來到日本,在戰后日本的經濟重建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質量管理方面做出了劃時代的業績,大師的地位由此奠定。隨著日本經濟對美國的進逼和威脅,美國人開始重新打量戴明,并把他的思想“引進”回國內。一代名師,在日本和美國的經濟互動中“左右逢源”,走向世界。 在美國本土的成長 戴明于1900年10月4日生于美國依阿華州的蘇城(Sioux City),他的父親是個農場主,但并不富有。從小戴明就養成了自食其力的習慣,以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他打工的范圍很雜,包括傍晚點亮街燈、掃雪、為飯店打雜、清理床鋪等等,什么都干。直到上了大學,戴明依然保留著打工的傳統。也許,正是在這種瑣細的打工中,質量問題就已經引起了他的關注。 戴明的好學、嚴謹,在小時候就已見端倪,小朋友給他起的外號是“教授”,便可以印證這一點。當然,他也不是那種死板的小老頭,少年所具有的幻想和熱情,他并不缺少。14歲時,他曾經報名當志愿兵,到墨西哥邊境參加一個不大的戰爭,并且已搭車趕赴戰場,但是后來年齡露了餡,被遣返回家。 1917年,戴明進入懷俄明大學,四年后獲得電器工程學士學位,1921年畢業后,他留校任工程學教師,同時,他又到科羅拉多大學研讀數學和物理學,于1924年獲得碩士學位。在他即將完成學位課程時,他的導師熱情地向耶魯大學推薦了戴明。于是,戴明到耶魯大學繼續研讀數學物理學,1928年,他在耶魯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 讀博士期間,戴明暑假到芝加哥的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打工,在這里,戴明開始意識到統計在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大約在1927年,他結識了在貝爾研究所的休哈特博士(Walter Shewhart)。休哈特有“品質統計控制之父”的稱譽,他對戴明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戴明畢業后,來到華盛頓的美國農業部固氮研究所,主要從事統計學研究工作。1938年,戴明邀請休哈特前來農業部舉辦有關質量控制的系列講座。這一講座,后來被戴明整理匯編為《質量控制理念的統計方法》(Statistical Method from the Viewpoint of Quality Control)一書。 統計學是戴明的本行,抽樣技術是他的拿手好戲。1939年,戴明出任美國人口統計局的調查顧問。在這里,他先后進行過兩次關于抽樣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第一次是在1940年的人口調查中,他把休哈特的統計質量控制原理應用在社會領域。從這次抽樣調查開始,美國人口計量由原來的總體調查變為抽樣統計。1942年,隨著戰爭的進行,戴明又把統計質量控制原理引入工業管理,他和另外兩位專家向檢驗人員和工程師傳授統計質量控制理論,把統計理論應用于戰時生產。 但是,戰爭時期的生產,只求更多,不求更好,“蘿卜快了不洗泥”。盡管戴明在美國不斷呼吁重視質量,卻很少能引起國內的重視。在20世紀40年代,戴明反復強調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斷進行質量管理的培訓,試圖把統計學運用于工業生產。據說,在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和企業聽過戴明培訓課程的人數達三萬人。當時,戴明已經是世界公認的抽樣專家,不過,他的呼吁,在美國反應寥寥,沒有多少人對他的建議和課程真正有興趣。那么多人接受過他的培訓,但卻在質量管理上沒有多少起色。1946年,隨著戰爭結束,戴明也離開了美國政府,自己開業成立咨詢公司,并在紐約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兼職。也許,離開政府,正說明戴明的某種無奈。 在日本的成就 “墻里開花墻外紅”,似乎是一種普遍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后的日本,急于從戰爭的廢墟中崛起。戰后美國扶持日本的國策,也給戴明提供了在日本大顯身手的機遇。 1947年,戴明接受盟軍最高指揮部的征召,赴日本幫助當地的戰后重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外,幾個主要城市都在大規模空襲中被摧毀殆盡,許多人在戰爭中喪生,工業基礎幾乎全被戰爭破壞,農業減產三分之一。作為一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島國,日本的崛起,依賴于向國際市場的開拓。但是,戰爭剛結束的日本,缺乏向國際市場開拓的本錢,物質的匱乏使大量美國貨流向日本,日本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使他們無可奈何。在短缺經濟下,不可能形成質量追求。“有”和“無”的問題尚未解決時,“好”和“壞”的問題就提不上企業的議事日程。所以,戰后的日本產品,以質量低劣而聞名。國際市場上,“Made in Japan”的標記,等同于劣質產品的代名詞。有趣的是,當時有的日本公司迫不及待地在日本一個叫“Usa”的小村莊設廠,因為這一舉措,可以使他們的產品借助大寫字母的功效,打上“MADE IN USA”這個趾高氣揚的標記。 戴明到日本的本來意圖,是指導日本人進行人口普查。日本科技聯盟(JUSE)為了打開海外市場,扭轉日本貿易逆差持續增長的困境,決定向美國專家求教,于是,邀請戴明來講授統計與質量管理。1950年7月10日至18日,戴明受JUSE邀請在日本四大城市授課。可能是吸取了在美國的經驗教訓,戴明在日本的講座,不再突出他擅長的統計學,而是突出品質管理。他立足于一個基本信念,即高質量可以降低成本。過去,幾乎所有人在質量管理上都有兩個認識誤區:一是認為質量是生產者的責任,二是認為高質量必然造成高成本。而戴明為了澄清這兩個誤區不遺余力。他在東京對日本最有實力的21位企業家(控制著日本80%的資本)傳授他的管理思想時,強調道:“大多數的質量問題是管理者的責任,不是工人的責任,因為整個愚蠢的生產程序是由管理者制定的,工人被排除在外。” 同時他指出:“如果能爭取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造成浪費,就可以降低成本,而毋需加大投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