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前智 > 正文
 

中國企業的賈政難題(3)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13:26 新浪財經

  第四藥方:電腦代替人腦,化吏于無形

  吏之所以麻煩,是因為他們的頭腦太復雜。有沒有一個辦法,讓他們變得頭腦簡單?很多企業進行思想教育,搞企業文化,狠斗私字一閃念,但是往往口水標語費了不少,見效不彰。只有一個技術手段,就是用電腦代替人腦。

  原來是用人腦,現在改成用電腦,是一種大大的倒退,電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人腦差得很遠。那為什么大家還要花那么多的錢、費那么大的力,實施ERP、CRM這些管理軟件?原因很簡單,電腦軟件雖然性能不如人腦,但是,電腦不會因為占有了信息而變成可惡的吏,軟件沒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追求,不知道脅事權以自重。棄人腦而轉電腦,是一種“必要的代價”,是一種“為了進步的倒退”。

  電腦的應用,實際上是把個人頭腦中的經驗、智慧、信息,變成“企業頭腦(電腦)”中的公共經驗、智慧、信息。比如戴爾,它的整個業務鏈很少受到吏的“人腦”干擾,阿梅里奧跑到聯想當CEO了,它沒有什么大的震動。哪怕走一個比阿梅里奧更大的官,也不會傷筋動骨。

  然而,“賈政問題”并沒有因此根治。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腦處理信息的能力畢竟有限,企業經營、經濟管理是混沌現象,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席卷大地的風暴,一個士兵感冒,會輸掉一場戰爭毀掉一個帝國。現在最強大的電腦,也無法應付這種混沌。

  正是由于這種混沌,使得這場針對“賈政難題”的革命很不徹底,留下了太多的后門。依然是電腦由吏操縱、程序由吏設計、信息由吏輸入、處理方式由吏選擇,吏的地位并沒有真正下降,甚至在某些企業還得到了加強。縱使賈政今日復生,面對用上電腦的李十兒們,估計還是無可奈何。

  應急之方:先做吏,再當官

  以上四條,都是從制度上想辦法,重新蓋房子,傷筋動骨。對于眼前的培養高級干部、培養年輕接班人來說,還有一個應急的法子,先做吏,再當官。要想當官,就得比吏還懂得吏。這個方面,可以參考一下古代的官制。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官制,是漢朝。我們不妨來看看漢朝的官,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漢朝的官比較能夠“治吏”。

  漢朝的國立大學叫“太學”,進了太學的,都是未來大漢集團公司的干部。這個干部儲備學校,學生畢業時分成兩等,甲等為郎,畢業后先在皇帝跟前當侍衛,等外面的官位有空缺時再派出去,按現在的說法,“留京”、進大單位;乙等的學生是吏,大學畢業后,分配回家鄉去做吏,等到在地方上表現好了,仍然有機會被推薦到中央,成為郎,再擇機派出去當官。這個人先讀太學、后來做吏,再到中央做郎,經過一番培訓考察再派出去當官,這時候已經地方、中央的行政經驗都極為豐富,一般的吏根本糊弄不了他了。漢朝的時候,有很多有名的吏,很多大官甚至宰相,都從吏升上去。這樣的官,自然制得住手下的吏。

  清朝的皇帝,公正地講,綜合素質比明朝高出太多。原因之一,是這些皇帝在年輕時,就被派出去“辦差”,到地方上去辦事,這比明朝“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朱家子孫強多了。

  每一個官,在做官之前,都必須做吏。在幾何學上,兩點之間,直線最近;但在管理學上,兩點之間,往往直線最遠。在企業里,想當官,必先做吏;想做好官,必須先做好吏。尤其是那些第一代的民營企業家們,自己年輕時多半有極為豐富的磨難和歷練,所以對付這些吏能夠得心應手。可是,他們如果想培養自己的兒子做第二代,接過自己的班,必須讓接班人做吏,而且最好是在別人的企業做吏,否則接班之旅多半失敗,清朝的皇帝,往往在登基之前派到地方上“辦差”,也是這個道理。民營企業“第二代”想解答“賈政難題”,首先就得先放下賈政的架子,去體驗“李十兒”們的生活。

  范衛鋒,出生于浙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鄭華玲,出生于湖北,畢業于

武漢大學

[上一頁] [1] [2] [3]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