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優秀的公司治理不僅是合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3:09 《全球商業經典》
文:N.R.Narayana Murthy Infosys董事長穆爾蒂提筆撰文,陳述公司治理理念,并呼吁全球機構法人推廣“公司治理排名500 強企業”,創造一個可以評估獨立董事在公司內部貢獻度的機制…… 根據一項麥肯錫的研究,60%的投資人會將一家企業的公司治理好壞,列為投資決策的一項參考指標。 今天,全球資金流動已經沒有國界,它只會流到最友善的投資環境。因此就國家層面來看,不管是發達或發展中國家,都面臨相同的競爭環境,要試著吸引全球企業與創業家,以創造出高素質與高收入的就業機會。這些全球企業與創業家都需要大量資金協助,但唯有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才能吸引到資金的青睞。這正是為何我要強調公司治理的背景。 Evolu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歷史證明了企業總是充滿腐敗,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代,正是因為企業管理失敗、對勞工漠不關心。2001年安然案爆發后,接踵而至的是世界通訊、奎斯特國際通訊及泰科企業弊案。這些大企業弊案丑聞頻傳,造成投資人對公司治理實務不滿,開始出現提升公司治理標準及強制實施公司治理的呼聲。 美國證管會主席阿瑟·利瓦伊(Arthur Levitt)一再強調,“公司治理不再是高調、法律爭辯又晦澀難懂的話題。如今,對于企業行為將有一套更為普遍的標準。”這些聲音,讓公司治理從過去一項被動的遵守,或者應付主管機關要求的概念,轉變成強調主動的,在法律條文明定下,嚴格高度控管的公司治理行為準則。 在美國,薩班法案和修正過后的紐約證交所及納斯達克掛牌準則里,已經制定了財務信息披露、董事會提名選舉制度及審計制度的嚴格標準;許多國家跟進采用美國的嚴格標準。歐盟計劃新制定的公司治理管理草案將在2009年實施,以提高公司透明度,并給予股東更大的權力。在亞洲,包括印度、香港及新加坡這幾個國家的公司治理管理條例變得更趨嚴格。 Need to go beyond regulations 公司治理實施的程序,必須先設定一個具有長期收益,超越法令要求的基調。當薩班法案及其他法令創造出一個更好的公司治理架構,我相信這些法律概念層次的公司治理要能夠成功的前提,是我們要為企業領導層塑造出一個合情合理、誠實及尊敬的價值觀。基本上,大部分企業領導人都認同這些價值,同時,我們仍必須創造出一個環境,能限制那些不認同這些價值觀的少數人。 這些朝向法律層面,轉趨嚴格的公司治理趨勢,將會形成一個《華爾街日報》所謂的“槍口下的治理”(governance at gunpoint)。若由法律來嚴格控管企業各項行為準則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會造成企業運作失去彈性,過度的風險承擔壓力,以及對于企業信賴感的喪失。 法令只是道德的最后底線,而且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也曾說過一段值得令人深思的話:“我們一定要思考過度的商業規范與行政流程考核,會對商業活動產生什么負面影響。”一家不道德的企業根本不會在乎任何嚴酷的法律,也根本不會理會任何形式的公司治理要求。因此,政府公權力對于公司治理,必須扮演一個正面激勵公司治理更加進步,甚至超越一般標準的重要角色。 好的公司治理無法只靠法律上明定的條文,公司治理遵循條例更不應該是良好公司治理的主因。我們必須了解公司違法行為的成因:公司內部缺乏一個形成良好公司治理的有力環境。我相信,一個好的系統就跟使用它的人一樣重要。因此,公司治理必須聚焦在:創造一個尊敬公司治理的環境。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個能夠在道德與公司績效之間,每個層面上自我評估的機制。 企業對于公司運作流程要更加敏感,以確保每個層面都符合健全的公司治理要求,這些包括更好的董事會安排、權力制衡、適當的執行長薪酬、紅利、津貼制度、對股東負責,以及創造一個重視行為準則與誠實的心態。企業領導者必須要說到做到,身體力行,以確保這些價值觀能夠傳達到社會的每個層面。 遵循機制與公司治理究竟會在什么地方產生交集呢?大部分企業組織都是在現行的架構下找出遵循機制,以符合公司治理結構及流程。我認為,在一個被全球化與科技所“鏟平”的世界里,如果只聚焦在公司內部機制是不夠的,而許多現行的“外部”系統也必須改變。 這個世界應該采用一個全球統一的會計標準。在現今的全球化環境下,如果所有的國家同意采用國際會計標準(IAS)是最好的,這可以讓不同國家,但是相同產業的企業,更容易在相同的標準下,比較其經營績效。 但在目前缺乏全球統一標準的狀況下,Infosys盡力向所有的投資人表達友善的態度,通過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印度企業,我們有符合八個國家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財務報表,包括印度、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與澳大利亞。 企業要確保給予高級經營團隊及董事會成員的薪酬制度,要能有效地與負責任的公司治理精神及企業長期利益連結在一起。主要高級經理人的薪酬必須直接與公司整體經營績效指標相連結,包括營運穩定與效率、客戶與員工滿意度,以及股東權益。 企業領導者必須創造一個“重視尊敬勝于財富”的企業氛圍。因為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追求令人尊敬的過程里,確保了我所做的每項決策,都在追求股東最大的利益。這樣的氛圍也確保員工穩定度、持續成長的公司營收與獲利、更高的股市本益比,以及對我個人及其他股東更好的報酬。 企業領導者必須公開譴責不遵守公司治理行為的同儕。經濟學家羅賓·馬修(Robin Matthews)曾指出,“只要人們能不斷強化誠信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那么在社會中誠信將會變成一個正面的力量,預防人性的貪婪出現。” 因此,首先,全球機構法人必須扮演起這個角色,懂得獎勵遵守公司治理的企業,如,推廣一個“財富500強企業”的公司治理排名機制。我們必須創造一個能夠評估獨立董事在公司內部貢獻度的機制,讓機構法人能在一個統一的評選機制上,用實際行動公開鼓勵公司治理排名高的企業。 Nurtur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其次,企業社會責任必須變成公司治理自然延伸出來的一部分。企業社會責任不可能法制化,或者成為一個激勵企業發展的誘因。但我們有義務對人類發展及世界永續的發展盡一份心力,我們所有的行為必須反映出我們對人類、社會及環境的尊敬與關懷。 最后,當企業經由上市而成為無國界的資本市場一分子后,要了解我們所必須付出的社會責任,已不再局限于一個國家。當然,遵守所有國家的法律、公司治理基本原則,以及各國不同的法律、經濟與政治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再只是一個選擇與否的問題。我們必須超越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承擔企業公民責任,采用最高標準的披露財報制度,主動參與形塑更好的公司治理實務與標準。 好的公司治理能夠轉化成企業的競爭力,并提高股東權益。只要勇于承擔公司治理的責任,就能夠加速這個轉變。讓我們共同努力與參與推動公司治理,讓它成為我們基因的一部分。(譯:吳修辰)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