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融合難以實現
Y商學院在多年的運作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適應本公司企業文化的師資和課程體系。但現在要走向市場,選擇何種客戶進行合作,才能迅速打開局面,擴大學院知名度呢?王院長認識到:只有選擇與自己企業文化相契合的客戶進行合作,才是Y商學院快速走向良性發展軌道的正確思路。正是由于當前國內企業大學的師資和課程主要是從外部引進,才使得外來課程和師資如何與企業的獨有文化相融合,成為國內企業大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遴選一批契合本公司企業文化、深度理解相關專業和行業、具有針對性和實戰性的優質培訓師和培訓課程,并加以固化;二是要注重培養企業內訓師。企業內訓師深諳行業情況和公司實際,對公司的運作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切身感受。更為關鍵的是,他們與企業不存在文化磨合問題,能夠從局內人的角度解讀培訓需求,準確分析和判斷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組織建設相對薄弱
Y商學院原來主要從事公司內訓,運作相對簡單和封閉。隨著公司戰略的調整,Y商學院要實現獨立核算和運作,走向市場,面對社會和客戶。王院長認識到,只有進一步完善組織運作機制,加強商學院日常運營管理,制定包括職責體系、學籍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在內的配套細則,才能真正實現商學院的良性運作和長遠發展。
正像王院長所意識到的那樣,企業大學作為獨立的企業培訓組織模式,只有科學設立和優化組織結構,明晰部門和職位間的責權劃分,才能保證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國內企業大學的組織結構通常有三種:項目式、職能式和矩陣式。這些形式在實際運營中都有利有弊。
項目式是按照培訓內容劃分為若干培訓項目,如管理類、技術類、營銷類等,每個項目又是由教學人員、課程開發人員、培訓管理人員組成。另外,還需要設置綜合辦公室、財務部等職能部門管理學校的日常事務。項目式往往采取獨立核算的方式管理,運作較為靈活,各職能部門間能夠高度協調,可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但失去了各職能的規模效應,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容易導致各項目之間缺乏協調,實現相互整合和標準化較為困難。
職能式是比較常見的形式,它按照企業大學所涉及到的基本職能進行組織結構設計,通常設有培訓服務部、課程開發部、教學管理部、綜合辦公室、財務部等,再根據每個部門的具體職能設置二級崗位。職能式能夠促進各職能規模效益,提高各職能所需的深層次知識和技能,有助于組織實現職能目標。但容易導致高層決策堆積、執行層超負荷,各職能部門也缺乏橫向溝通協調,對組織整體目標的認識有限,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較慢,缺乏創新。
矩陣式是為了節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根據項目靈活調用相關專業人才采取雙重管理的結構。它根據不同的業務單元劃分不同的培訓單位,各培訓單位下又分職能部門。矩陣式便于組織內部的溝通協調,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實現各培訓項目間人力資源的靈活共享,但容易導致員工卷入雙重職權而沮喪,需要很大的精力來平衡權力,并在經常性的協調會議和沖突解決會議上耗費時間,所以,這要求員工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技巧。
培訓成果難以落地
企業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開辦企業大學,就是想培養一批掌握行業信息和技術、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綜合管理能力的優秀人才,使之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和制勝關鍵。但如何才能做到培訓課程的有效落地,成為評價企業大學效果的最重要指標。
目前,國內企業大學有的要求學員在課程結束后寫培訓總結和心得體會,通過交流會、組織學習小組與其他同事分享培訓收獲;有的則要求學員完成指定的項目。這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系統的跟蹤手段,故而具體執行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級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成立于2001年的卡特彼勒大學,榮獲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頒發的2005年度最佳企業大學獎時,主要獲獎理由之一就是其在成果落地跟蹤方面的卓越表現。卡特彼勒大學強調,在公司范圍內采用一致性的成果落地評估方法,切實做到在關鍵流程中將培訓評估制度化,公司還要求所有全球性的培訓項目都必須做出投資回報率的評估。這些確保企業大學培訓成果真正實現落地的措施和做法,很值得國內的企業大學借鑒。
企業大學在我國作為一種新興的企業培訓形式,由于自身基礎薄弱等原因,在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但只要找對路子,想好點子,把上述六個難點問題逐一解決,企業大學就會發揮其巨大作用,轉化為實際的企業效益,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率,同時也會成為員工個人職業發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