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峰
在企業中,顯規則和潛規則,就像是沙漠中的河流,顯規則是奔騰的地上河,潛規則是一條激流暗涌的地下河流,這條河流我們看不到,但它卻真實地存在著。
今年28歲的劉芳近日又一次跳槽了,這是她6年職業生涯中“炒”掉的第五家公司。對
于她的離開,無論是公司老板還是要好的同事都表示“惋惜但很無奈”。自1999年畢業以來,劉芳一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無論理論水平還是工作能力都是無可挑剔的,惟一的缺點就是“太死板、太照章辦事”。
對于自己這么頻繁的跳槽,劉芳也深感無奈和委屈。她說,她之所以選擇離開,最主要的是因為“太壓抑”。她是一個凡事都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總想把自己經手的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最好,但在實際工作中,她總是感覺到有一張無形的網束縛著她的手腳,好的想法得不到實施,明明在會議上通過的方案卻無法貫徹……她說這是她最不能忍受的。
劉芳絕非個案。記者在采訪時所接觸的企業管理人員中,有七成以上都或多或少地認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在企業里,尤其是在一些頗具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里,的確是存在著這樣一張看不見摸不著的網。
長期從事企業管理研究工作的鄭州大學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孫學敏教授說,這些企業管理人員所說的這個“網”,其實就是西方管理學中所說的“非正式組織”,我國管理學界則更習慣稱之為“潛規則”。
無形的力量
忠誠度確定每一個人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往往與組織架構無關。
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潛規則”雖如魯迅先生所說,是“藏在皮袍下面的東西”,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擺不上臺面的行為方式,但其所產生的力量卻是不容忽視的。這些不成文的規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管理模式。
長期從事中小企業研究的中山大學教授曾偉提到這樣一個案例,身為管理層的財務總監卻被清潔工掃地出門了。為什么?曾教授解釋,在企業里一般是存在著對內和對外兩個規則,對中小企業而言,一般不依靠層級進行管理,更具體地表現在對內的忠誠度管理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誰對老板忠誠,誰就有可能在老板的辦公室里縱談企業的人事變革。
在鄭州某民營公司做副總的管女士告訴記者,在她所在的公司里,身為副總的她在工作中時常會受到一位普通財務人員的限制。就拿員工請假這種小事來說,雖然公司管理制度明確規定,3天以內只需向部門主管請假,超過3天的須經過主管副總批準,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員工還是習慣性地給那位財務人員打個招呼就算萬事大吉了。剛開始的時候她感到很不可思議,向老板反映過幾次,老板也總是沒有明確的態度,后來她才明白,原來這位財務人員是從創業初期就跟隨老板的“嫡系”。她苦笑著說,其實她這個副總只是空架子而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其實像管女士這樣的“空架子”管理者在很多公司中都存在。在不少公司中都有這樣一種特殊的人:他的名片上只有名字與聯系方式,因為他什么具體的職務都沒有。但有經驗的人會發現,這些人往往具有更大的決策權——在工廠的時候是廠長,在倉庫的時候又是保管員,在人事變動會議上是人力資源總監……他什么職務都沒有,但是卻可以跨越每一個層級,在公司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管女士說,在企業內部,老板與經理人之間在合作中有共同的利益。對共同利益產生的矛盾,一部分用顯規則去調整,如通過合約與制度來相互約束。只是,當一般性的規則不能清晰地建立或得以很好地貫徹執行時,潛規則就起作用了。就像雨水掉在地上,你要是挖一條河,這條河就是一個顯規則,即規定了雨水從這條河里流走,但在河沒有挖到的地方,雨水還要遵循的另一個潛規則就是按照地形走。這時候,顯規則已經名存實亡。
難玩的游戲
無論最高決策者還是普通員工,都在遵循著自己行為規則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們的行為都離不開人性與利益兩把標尺。
和管女士同時接受記者采訪的另一位職業經理人劉斌,則用“難玩的游戲”來比喻企業管理中的潛規則。
他說,潛規則可以是行為,也可以是一種態度、觀念或感受。有陰暗的潛規則,也有光明的潛規則。只要身在職場,我們就一直生活在各種潛規則之中。企業中的潛規則有規律可循,但卻沒有標準可言,否則,各種版本的《與老板相處10大原則》、《實用職場守則》之類的圖書就不會到處泛濫。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很多私有企業,其創始人大都有著極強的個性。他對企業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個人的意志或威懾力控制著企業的各個部門,因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隨意性。在這種企業里,員工在每個角落似乎都能感受到老板的影響。個人忠誠、個人崇拜和一言九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而這些老板人性中無法克服的弱點以及人性的復雜,就決定了潛規則存在的必然。
“無論最高決策者還是普通員工,都在遵循著自己行為規則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們的行為都離不開人性與利益兩把標尺。”對于管理者與潛規則的博弈,劉斌也有著切身的感受,“水至清則無魚。真正的智者,并不一定非要努力去改變潛規則,而是會在企業的顯規則和潛規則中找到一個近似完美的黃金分割點。”
劉斌向記者講述了最近發生在他公司的一件事:他們公司的銷售部經理張運鐸很得老板的賞識,但后來老板的一個同學空降到公司做銷售總監,老板對他的信任就再不如以前了。張運鐸深感委屈,認為老板實際上是在暗地里排擠他,便憤而辭職了。
劉斌說,職業經理人在這種“難玩的游戲”中只能有三種結局:要么改變自己,主動去適應和認同潛規則,要么堅持自己的個性,壯烈犧牲或主動出局,要么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改變和左右一些不合理的潛規則。
有一個在很多企業中廣為流傳的關于土豆、石頭、咖啡豆的故事,正好印證了劉斌的說法:人們把這三樣東西放在鍋里煮的時候,結果發現,土豆一會兒就爛熟了,變成一堆土豆泥,石頭則紋絲不動,又硬又沒有味道,而咖啡豆,則既可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又可以散發出誘人的清香。土豆、石頭、咖啡豆的隱喻,基本上代表了企業人對于潛規則的三種態度。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