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電網:個性化的品牌建設與創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1日 16:31 新浪財經 | |||||||||
近幾年來年,華東電網有限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的領導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的戰略目標,服從、服務于公司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以黨的先進性建設為動力,以人的價值觀教育為核心,以繼承、學習、創新為源泉,以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和載體為保證,以公司“國內最佳、國際先進”的愿景為追求,不斷深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在提高廣大員工的綜合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電網員工隊伍上下功夫,
黨建工作成為文化建設的陣地 面對電力深化改革、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公司黨組始終堅持高度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堅持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陣地上“守土有責”,堅定信念、認準目標,理直氣壯地弘揚好傳統,打好主動仗、唱響主旋律。華東電網始終堅持加強領導干部的理論武裝工作和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的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干部黨員在思想上牢固確立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注重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電力結構,依靠科技進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注重抓好干部黨員的學風和精神狀態,堅持求真務實,力戒空談,使自己思想觀念和實際行動適應電力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公司不斷加強干部的理論武裝工作,對于促進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保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地位起到了積極作用。 同時,根據形式的發展需要,華東電網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把理論的學習付諸實踐,通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設。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考查辦法對領導干部進行考查和監督,并制定了多項人事管理制度。通過貫徹競爭擇優和注重培養的原則,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對后備干部每年進行脫產學習政治理論和領導藝術方面學習,不斷提高后備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深入開展“凝聚力工程”建設,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使黨組織對群眾的感召力進一步增強。 文化推動企業角色定位的轉換 電力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作為一個轄管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等地區的地區電力網絡,華東電網充分重視企業的物質文化建設,注重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隨著中國市場走向世界,華東電網進行了國際對標,由原來的壟斷國內市場到與國際標準相匹配,華東電網充分認識并產生了一種危機文化,由原來被成為國內行業“電老虎”,到以服務客戶為企業經營導向,實現了企業生產曲線的轉型。在充分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和電力行業自身的規律的基礎上,華東電網積極處理與當地政府的關系、與發電企業的關系以及與客戶的關系,以優質的服務樹立了電網公司的品牌。 隨著企業角色定位的轉換和電力改革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華東電網不斷致力于面向市場,轉變觀念的教育。公司黨組注重學習、大膽實踐,不斷打破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一些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和思想觀念,努力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需要。針對電力企業在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中遇到的困難,針對職工的困惑、疑慮、畏難、失落等情緒,公司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和“電力走向市場”的轉變觀念的主題教育,使大家對形勢、任務、以及面臨的困難和矛盾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引導職工增加“三個意識”,即由賣方市場逐步轉向買方市場的憂患意識;重經濟、重效益的競爭意識;面向市場、走向市場的服務意識,努力培育效益意識、全局意識、執行意識、能力意識、一流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節儉意識、憂患意識等一系列由市場經濟派生出來的新觀念,為企業角色定位的轉換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思想政治利器成就品牌建設 華東電網從“新、真、深、實、快”上下功夫,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力實施了“精品”戰略,著力打造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取得良好的效果。。公司黨組不斷提升中心組學習地位,使之成為推動公司學習型組織建設的“龍頭”和“旗艦”。精心編輯《中心組學習資料》,堅持“指導性、權威性、知識性、可讀性”為宗旨,辦好《華東電業》刊物,以準確、迅捷、詳實、新穎、獨到的傳播方式,及時宣傳了公司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較好地發揮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激勵鼓舞作用,被譽為“展示華東電網的窗口、提供信息交流的載體、營造暢所欲言的論壇、傳播企業文化的園地”。 華東電網還精心謀劃“欠發達地區小康行”主題文化活動。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作為華東電網地處長江三角洲,憑借著本區域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華東地區要走在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列,就一定要首先解決好華東各省市、各地區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華東電網特別把目光轉向了電網轄區內那些欠發達的地區。小康路上,他們的擔子更重,作為更大,天地更廣闊,前景更美好。從2003年以來開展的“欠發達地區小康行”活動,走訪了華東四省一市的10多家欠發達地市供電公司并作了專題報道,調研了欠發達地區在建設小康道路上存在的熱點問題和困難。2年多來,“欠發達地區小康行活動”已經從當初對華東電網欠發達地區供電企業為當地建設小康社會鼎力工作的宣傳活動,正逐步演變成一項影響廣泛的社會活動,進一步凸顯了“小康行”的政治示范效應,同時也為弘揚“國家電網”品牌、展示電網企業形象,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載體創新成為文化建設落地的抓手 理論的引導和認同不能單獨靠教條的灌輸,華東電網一直致力于載體上尋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企業根據不同形勢的特點,職工的心理態勢,結合企業業務知識和文化科技知識,努力創造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工作載體。同時,借簽管理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理論,特別是相關學科的方法論研究成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力、影響力,不斷開創新載體。例如: “欠發達地區小康行”主題文化活動、廉政建設的“賢內助”評選活動、建黨80周年的新老黨員“忘年交”、青年訪貧問苦的“包家山青春光明行”等,以及一批專題小型主題活動,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黨內外群眾的普遍歡迎。 公司黨組十分注重用身邊的先進典型教育群眾,用鮮活的典型說話,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典型是先進性資源的人格化體現,廣大員工從典型身上不僅解讀了先進性,同時看到先進典型中蘊含的素質資源優勢,包括先進理念、現化知識、科學技術、管理能力、團隊協作和奉獻精神等。各種群眾廣泛參與,形式喜聞樂見的比賽和娛樂活動也是提高員工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載體,華東電網先后組織了“中國有電120周年慶典”、“七.一大型歌會”,五項全能競賽,“青年沙龍”,QC攻關等活動,積極支持青年技術人員參與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開發研究。 決定一個優秀企業命運的東西有三個,一個是在市場上永遠有它生存空間,一個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一個是有好的企業文化做支撐。華東電網充分發揮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發揮個性特色,做到了企業管理、經營機制,體制的創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