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管理專欄_中國管理傳播網 > 正文
 

中國管理傳播網:危機公關之道 將負面降到最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18:38 新浪財經

  陳勝喬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每一個企業都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危機事件,而這些危機事件一旦被媒介廣泛報道就可能招來滅頂之災。比如曾經風光一時的三株集團,就是在一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條老漢”的爆炸性新聞打擊下,由于應對不當而煙消云散;名噪一時的巨人集團,也被媒介揭出“資金鏈斷裂”的打擊下而轟然倒塌……

  企業發生危機事件能否將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從而避免毀滅性打擊?答案是肯定的。因從信息擴散講,一件突發事件要轉化成危機事件,需要經過信息傳播、沖突演變直至危機產生3個階段。因此,如果在危機事件產生后,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手段和化解措施,通過媒介傳達正面信息,就可以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第一,成立快速反應小組。現代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由于時刻被顧客、競爭對手、商業合作伙伴、政府監管部門、媒介等各層面關注,要避免危機事件處理不當引起軒然大波,發生突發事件后,一定要迅速啟動危機啟警機制,對容易引發企業危機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研究和判斷。特別是要研究媒介和社會輿論對事件的關注點,以便及時準確地做出預測和判斷,然后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危機事件擴散控制在萌芽階段。

  2004年11月30日,創維傳出“侵吞資金”案,晚上高層就召開了緊急會議,1日早上發布申明:公司一切活動正常,并告訴媒體,下午將有召開新聞發布會會。5點發布會正常召開,包括家電連鎖巨頭、商業銀行等合作代表悉數到場發表聲明給予支持。次日的消息和預料中的一樣,大部分都是利好,整個事件有了轉機。這次危機公關的最成功之處是,針對危機采取了果斷而明智的手段,不給媒體太多自用發揮的空間,先把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塞給媒體,為自己贏得了主動權。

  第二,做足“誠意”功夫。危機無法消滅,但可以控制。當危機不可避免發生后,面對媒介曝光,企業應在第一時間澄清事實真相,主動檢討自己的不足,承擔責任。這樣就有可能將事件的不利影響降低至最小程度,甚至將危機事件演化為樹立企業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一次契機。因為社會公眾來講,誠信是經營者對消費者、對社會的一種擔保,對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劑量等等的承諾。如果企業的產品、服務出了問題,就一定要保證及時給予解決。遺憾的是,即使一些知名品牌在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后,不是主動挽回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受損形象,而是或保持沉默,或者發表語焉不詳的“聲明”,千方百計地推諉責任。典型例子如寶潔-SKII事件、

肯德基發現
蘇丹紅
,金龍魚冒用免檢標識,光明回爐變質奶等等。

  第三,丟卒保車。很多企業的危機不是由于產品、經營上出問題造成的,而是由于企業內部涉嫌

貪污受賄、違法違規等原因造成的。對此類事件,如果犯罪者是老板以外的人員,應當機立斷“大義滅親”,對媒介表明絕不姑息養奸的立場。如果出事的是老板(所有者或控制者)本人,而且罪名已經無法洗清,著眼于保全企業,讓個人主動承擔責任,平息輿論,是上上之策。如果聽不進言論,一味固執已見否認、心存妄想,只會引發更大的輿論危機,落個個人、企業兩敗俱傷、一無所有的下場。后者,格林柯爾就是前車之鑒。

  第四,爭取媒介主管部門的支持。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突發惡性事件,鑒于企業倒閉會影響稅收、就業、社會穩定等,當地政府一般不會坐視不管。因此,在事態沒有大面積擴散前,通過向政府宣傳部門公關,請他們通知媒介不趁機炒作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里,由于特殊的國情,媒介可以不聽企業的話,但不可能不聽政府的話,企業請政府向媒介施壓,比企業對媒介公關,效果要好得多。

  第五,制造由頭,轉移視線。不管什么性質的危機事件,要媒介和輿論保持100%的客觀是不現實的。如果一些媒介已經進行了負面報道,就要考慮如何沖淡危機本身的主題,轉移公眾的視線。這個時候,如果進行反駁或辯解,只會惹火上身,引起更大的負面報道。明智的做法是,通過制造傳播由頭如企業實施新戰略、獲得新項目等等開展大規模的傳播活動,要讓公眾尤其是企業的經銷商、供應商、銀行等商業合作伙伴認識到,企業經營總體上是健康的,只是局部出現了一些問題,它們影響不了大局,從而避免由于市場信心受損導致企業突然休克或死亡。

  第六,建立一對一的溝通渠道。這是老生常談,但不得不談。一般情況下,企業出現了危機,不僅外部的人關注,內部員工也非常關注。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對危機的真相、危機處理措施等等非常了解,這就需要統一口徑,避免謠言、傳言滿天飛。通常的辦法是,企業應該指定危機公關小組中的負責人作為惟一的新聞發言人,來負責回答媒介和輿論的各種疑問。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