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低能的地產商才是泡沫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2日 14:44 中國經營報

    作者:姜汝祥 來源:中國經營報

  優秀卓越的公司與行業泡沫永遠都不會住在一個屋檐下。所有出現泡沫的行業,都發生在這一行業的企業經營能力很差,而利潤很高上。

  泡沫其實并不在行業,真正的泡沫就在我們那些房地產老總的內心,在于我們不顧做
企業的基本邏輯,卻又在利益的勾引下急劇放大的心態!

  我一向認為中國房地產的需求一定可以持續幾十年,但強大的需求就必然導致泡沫?未必!

  我在摩托羅拉做戰略經理的時候,就知道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把一年的工資存起來,省吃簡用,去買一部五千多元的時尚手機,那時怎么沒有人說什么手機“泡沫”?因為公司的

競爭力在那兒放著,再加上手機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泡沫從那里來?

  最近的一些事很刺激我。我一位朋友買了一套號稱“恒溫高科技”的住宅,可是沒入住地板就被漏水泡成小船,號稱高科技卻開通不了寬帶,開發這樣住宅的公司擁有什么競爭力?

  當我們發現富豪最多的、公司老總出身最豐富的是在地產界;當我們發現最優秀的企業,錢多了最想進的就是房地產,前面有聯想、美的、雅戈爾,后來又在傳華為。

  這種現實說明什么?有句話說得好,站在月亮看地球,才知道地球是什么樣。就中國房地產談房地產,我覺得爭論半天也說不出什么。我們以美國房地產行業一百多年的變遷,以美國最大的五家房地產公司的成長歷程,對比一下中國的房地產現狀吧。

  優秀公司與行業泡沫永遠不會

同居

  從這種角度,我們得到的事實與數據是:美國房地產在最近二十年的平均投資回報率是11.9%而美國所有產業平均投資回報率是11.7%。在最近二十年,美國最大的五家房地產企業,在全國住宅市場的份額從5%上升到15%。

  而以美國最大的住宅公司普特公司為例,普特保持了五十多年的持續贏利,并且業務延伸到阿根廷、墨西哥、波多黎各。但普特公司自己說,五十多年來,它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一個始終不變的理念上,這就是:永遠把客戶放到最重要的地位,以客戶為中心,在最合適的地方建最好的房子。

  在這一理念下,普特公司在兩個方面做到了行業領先:一是以客戶細分為支撐的精細化運營,二是以并購和戰略結盟為基礎進行的戰略擴張大見成效。

  這些說明了什么?首先美國房地產行業不是一個暴利行業,而是一個平均利潤行業。其次,當一個行業回歸到平均回報行業的時候,大公司就容易形成。最后,只要一個行業所提供的產品是商品,而不是社會公共品,這個行業就將遵循基本的市場規則:企業的成敗將主要由企業競爭能力決定,而不是外在資源或地位。

  如果這些結論成立的話,那么,我們把中國房地產公司放到這種背景下去看,就會很自然地對中國房地產的現狀與未來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所以,我的建議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是否存在泡沫?應當從需求或供給這些外在因素,轉移到房地產公司的內在能力角度上來。需求的極度旺盛并不注定產生泡沫,泡沫在一個行業要出現,必須有外在的非經濟因素的加入,比如互聯網時期風險資本的大量炒作,比如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中土地與資金要素的非市場化運作。

  我們要記住一點,優秀卓越的公司與行業泡沫永遠都不會住在一個屋檐下。所有出現泡沫的行業,都發生在這一行業的企業經營能力很差,而利潤很高上。比如互聯網泡沫是不是這樣?比如香港的房地產泡沫是不是這樣?

  當中國的福布斯富豪差不多一半來自于房地產,當絕大多數房地產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地價上漲,而不是經營能力,你如何評價這個行業是不是存在泡沫?

  現在,一方面由于房地產土地資源的不足夠市場化,以及需求的極度膨脹;另一方面是房地產企業的普遍無能或低能,或者是有能力的房地產公司也在房價攀升中,被表面繁榮“收買”而導致能力退化。這兩個方面加在一起,將會發生什么?

  房地產真正的泡沫在哪里?

  一個行業的興盛,基礎在于這個行業中企業能力的提升,而企業能力的提升,又在于市場競爭導致的淘汰,沒有這種因果關系,這個行業就是一個虛假的繁榮。當市場力量本身不能化解市場的虛假繁榮,那么這個行業也就離崩潰不遠了。

  這種時候怎么辦?一旦我們面對的是行業普遍性的能力衰退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打掉虛假繁榮。任何一個偉大的企業都是由經歷磨難與行業低迷煉成的。我建議那些當紅的房地產企業,好好研究一下行業的常青樹萬科,不要在意萬科的現在,而要在意萬科的過去。在十年前,房地產也經歷過

宏觀調控,也經歷過房地產泡沫,那時的萬科選擇的是什么?那時的曾經不可一世的房地產大佬,今天又在那里?

  十多年前,萬科選擇是在城鄉結合部造房子。當年的城鄉結合部,是沒有人去“尋租”、去拉關系搞地皮的地段,那是一個比較接近市場充分競爭的地段。在這樣的地段,萬科建立起優質的產品與強大的萬科品牌。相比之下,請問,我們目前的房地產公司正在往哪里使勁?所以,當地產商在喊土地稀缺的時候,我仿佛聽到他們在喊,能夠拿地就賺錢的地段在哪里?如果多有一點企業像當年的萬科一樣,土地問題早就不是今天這種討論方式了!

  問題是,誰應當對這種現狀負責?我們很容易把責任推到政府身上,但作為一個管理專家,我建議房地產企業不要這么看問題,什么叫戰略?什么叫有戰略的公司?所謂戰略就是你能夠按照未來趨勢,而不是按照現在的既得利益去經營公司。

  當然,你可以說那眼前怎么辦?問得好呀,我想反問,現在有幾個房地產公司是活不下去了?那些真正活不下去的企業,都是好大喜功的“奇跡綜合癥”患者,似乎不創造奇跡,三年不成為億萬富翁就是失敗。

  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我建議房地產企業在討論行業泡沫的時候,應當從微觀出發,從自己出發,從未來出發。

  有時候,正確地提出問題,可能比解決問題本身更重要。房地產公司在今天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問自己:未來支撐房地產企業做強做大的要素是什么?如果支撐要素不是目前支撐我們賺錢的要素,我們怎么辦?這樣一問,你就明白真正的泡沫其實并不在行業,真正的泡沫就在我們那些房地產老總的內心,在于我們不顧做企業的基本邏輯,卻又在利益的勾引下急劇放大的心態!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