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傳播網:創業初期 打幾只鳥買幾顆子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13:43 新浪財經 | |||||||||
宋春寧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創業尤其如此,新創企業的存活率已經讓人心酸了,如果是無充分準備盲目的投入創業,那后果可想而知。創業初期將面臨新企業的資源如何配置才更合理的問題。是備足了彈藥再去沖鋒陷陣,還是緊握手中槍管它三七二十一沖上去殺一陣再說呢?
對新創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資源恐怕就是資金,資金就是上戰場不可缺少的彈藥。不管槍法如何,有了充足彈藥,抱著沖鋒槍閉著眼睛也總會打中目標的。但是我想誰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錢當作彈藥一樣對著市場掃射。再說了,很多新創企業都是小規模創業,也沒有那么多的閑散資金。所以創業者在最初進行資源配置的時候就不得不慎重了。有句話叫“該花的錢一定花,不該花的一分不花。”不知道這話誰說的,似乎有點道理。可問題是你能夠明確區別出哪些是“該花的”,哪些又是“不該花”的嗎?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尤其是創業者,因為創業,尤其是初次創業的路上存在著太多的未知了,如果一切都能預料,那么創業也就失去了意義。 既然創業過程中存在太多的未知,那么對于創業初期的資源配置也就無法進行的很完善。然而很多的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總是希望把各個方面都準備充足了再動手,因此喜歡按照計劃一步步往前走。投入資金、購買設備、裝修辦公室、招兵買馬……這一套下來,資源倒是齊整了,往嶄新的辦公室里一坐,感覺確實舒服,心里未來一幅美好的景象,終于可以大干一番了。然而查查賬心里就“拔涼,拔涼”了,就剩下那么幾個子兒。但創業者畢竟是有魄力的人,因為資源都齊了,因為一切都計劃好了,錢花了會賺回來的。然后等到企業真正開始運作后才發現“事情原來這么復雜”。用錢的地方比當初計劃的要多得多,而當初準備的資源有很多都閑置了,根本用不上,于是只能拆東墻補西墻,拆來拆去把個嶄新的企業拆得七零八落。這種現象在創業中很普遍存在著。 因此對于創業者來說,別指望著配齊了所有資源再去啟動創業,那是不現實的。就像上戰場一樣,本來裝備有限,還非要不吃不喝去買彈藥,結果彈藥還沒用完,人卻餓得沒力氣端槍了。戰爭是殘酷的,要想在戰場上馳騁,除了彈藥,還得保證人有力氣打槍,即使彈藥不足,我們可以繳獲敵人的嘛。只要我們能在現有彈藥用光前,消滅一股敵人,那么就可以繳獲一批槍支彈藥,就可以利用它們攻打下一批敵人。創業也是如此。那么到底創業初期該配備哪些資源才是合理的呢?這其實不難,只要創業者首先確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量化、具體,最好就是盈利目標,也就是說想賺多少錢。比如開業第一年目標是收回成本,并且盈利20萬,這就是個具體的量化目標。然后分析自己企業的產品、價格和利潤等,需要銷售多少產品才能實現目標?需要服務多少客戶才能實現目標?這些清楚了,再據此配備資源,需要多少設備,要不要擴充創業團隊,或者招聘多少員工,等等。 筆者有個朋友,打算創業,合作團隊總共5人,都是專業出身,有的是編程高手,有的是影視制作高手。所以他們打算成立一個公司以網站策劃制作和廣告宣傳片為主要業務,客戶主要為本市中小企業。他算了買設備和租用場地等成本總共15萬,他說每人湊個2萬到5萬,就可以了。我問他們要招聘員工嗎?他告訴我不用,因為這樣省錢,他們五個人都可以既是員工又是老板。而且他們沒有想過第一年要賺多少錢,剛開始嘛,能賺就賺點不賠就行,以后慢慢會好起來的。沒錯,對于創業者來說,是該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但是我對他們的情況仔細分析后發現,即使有很多業務送上門他們一個月所能完成的也就是兩部廣告宣傳片和兩個網站,按照當地的市場情況,收入也就四五萬元,這是他們在客戶送上門,業務不斷的情況下所能獲得的主要收入,再出去成本(包括五人的吃飯租房,因為他們做老板了,就沒有工資了。)剩下的錢就少得可憐了,還不如他們原來打工的工資。更何況業務不是這么容易送上門的。這樣下去,即使過了一年,也不會有充足的資金去發展壯大。能生存下去已經不容易了。 以上的例子中,如果他們首先明確一個盈利目標,然后根據目標再去分析業務,就很容易發現,僅僅依靠團隊中的五個人,是完不成目標的。因此需要再招聘幾個員工。按照當地的情況,除去工資成本,每個員工還可以為公司帶來一定的利潤,這樣只要財務安排合理,把業務做好了,公司就可以盈利,可以發展。所以在創業初期人員的配置上,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不是說創業團隊幾個人可以做的,就不需要招聘員工了,關鍵問題是怎么樣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關心一下新創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問題,這是創業初期資源配置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財物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人就不同了。尤其是初次創業的人,剛從打工族脫離出來,對于如何使用人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很多創業者往往認為創業初期其它如設備、辦公用品等要準備充足,但是人員不能過多,甚至越少越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決不讓別人去做。這有一定的道理,畢竟辛苦創立的企業投入很大,能節約成本的盡量節約,增加一個人就要增加一定的成本,還會帶來管理上的麻煩等相關問題。但是,也有一些事實可以說明,對新創企業來說,增加員工數量的收益是大大超過其付出的成本的。擁有員工數量較大的新創企業也比員工數量少的企業生存機會更大一些。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新員工能夠承擔業務,員工越多,承擔的業務量也就越大,企業規模也就越大,收益也越大。當然,這是有前提條件的,新企業每個成員都能協調工作,創業團隊的管理能力和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機會以及企業初期的財務能力等都有影響。對于新員工的選擇,當然是找熟手,新企業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新人,所以招聘的員工都是要入崗就可以上手的,不管是業務還是技術。在創業初期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在某些職位上還可以招聘臨時員工或者兼職人員,這樣做成本不致于過高,也能起到補充力量的目的。 對于財務、設備等其它資源也是如此,要圍繞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去配置。并非越多越好,也并非越少越好。關鍵看你想做到什么樣,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想打幾只鳥,就去準備幾顆子彈,別擔心子彈有打偏的。因為創業過程中很多未知的東西都不是可以預測的,創業管理的過程也是資源補充的過程,初期的資源配置只是為了實現當初的盈利目標,別想著一次可以準備充足在戰場上耗兩年的彈藥。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繳獲敵人的槍,也許這一仗打敗了,槍被人家繳去了也有可能。設立的盈利目標,然后分析一下自身的財務狀況,留有一定的資金防止吃了敗仗丟了槍。也就是說,如果半年沒盈利,還有資金周轉或者有辦法補充資金。 創業啟動了,林子里有很多鳥,你想打下幾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