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數字,龐大繁雜的數字是說明企業盈虧、現狀的最有力證據。事實上,很多管理人員在與員工交流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利用數字有效地說明問題、傳達正確信息。
充分掌握了“讓數字開口說話”技巧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就具備了核心競爭力與良好的溝通技巧,但現實是鮮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如果管理人員的會議發言難以準確傳達季度業績
、經營狀況、競爭分析等信息,員工就很難意識到所面臨的任務與挑戰。會議結果往往是主題沒有闡述明白,激勵員工的目的沒有達到,反倒讓員工聽得一頭霧水、昏昏欲睡。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專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管理人員會議發言的通病在于:將論點與論據混為一談,論點難以駕馭論據、論據難以支撐論點。很多人在發言一開頭就開始羅列“論據”,更有甚者整個發言過程中只見“身子”不見“頭”——沒有論點。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想跟朋友去散步,打電話給他時總不會先羅列一堆天氣變化的信息,然后才建議一起去散步吧?我們還是更習慣于開門見山的表達方式:去散步吧,今兒天氣不錯。而如果項目經理在會議上發言時,不做任何開場性的主題說明,直奔繁雜的項目背景介紹或綜述,那么臺下觀眾也只有昏昏欲睡的份了。
闡明主要論點
任何形式的交流都離不開論點與論據。要想在交流過程中準確把握兩者關系并非易事。很多會議發言以PowerPoint幻燈片為輔助工具,人們習慣于利用幻燈片演示一組組變幻莫測的數字,期望用這些數字說明問題。殊不知扮演“配角”的幻燈片很容易在演示過程中搶盡風頭,成為目光聚焦點,但卻說明不了什么。為什么呢?發言方式欠妥、順序安排不夠合理。
開場就開始羅列大堆枯燥的數字,觀眾一頭霧水,到頭只能茫然發問:“那又怎樣?”發言的要點在于要在開始時徑直闡明自己的論題,否則羅列再多數據都無任何意義,于事無補。簡潔、明了的開場白不光吸引聽眾注意力,還引導聽眾直奔自己的發言主題。隨后再將支撐論點的主要論據貫穿其中,就能向聽眾準確傳達相關信息。
合理選擇論據
作為會議發言人,你對手中的數據當然要比那些普通聽眾更為了解、更為熟悉,但他們對于一堆堆的“寶貝”數字未必感興趣。因而正確的做法是合理選擇論據,最好以最少的論據最有力地說明問題。
很多時候,大堆的數字、資料并不能說明什么,反而容易讓聽眾疲勞、生厭。所以論據的選擇應越少越好,但又足以說明問題。
管理人員常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見“首”不見“尾”,發言開頭提出論點,但卻沒有合理的論據支持,結果論點當然立不住足、一碰就倒。
耐心十足
保持發言的連貫性并不是說以同一方式不斷進行重復性說明。如果你以某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身份在會議上發言,那就應該讓你想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始終貫穿發言始末,但支撐論據卻應不斷更新、變幻,這樣才能吸引聽眾。
論據的選擇還應考慮相應的文化背景。各地文化背景不同,發言方式也應“入鄉隨俗”。比如在美國廣受歡迎的發言方式未必合新加坡人口味。
重申主題
最后建議管理人員要不時重申自己的論點,不定時向員工傳遞自己之前傳遞過的信息以加深印象。即使發言方式合理、員工反響熱烈,但一兩個月后他們也不大可能記得具體發言內容了,結果自然是前功盡棄。
重申論題并不要你講會議發言電郵給每位與會員工或存檔,事實上這種方式吃力不討好,沒幾人樂意在散會后還津津有味地研究你的發言稿。建議管理人員在隨后舉行的會議上不斷重申自己的觀點,如“六個月前我曾說過……”
不管你是即將走馬上任的“新官”還是經驗老到的職廠老兵,氣氛嚴肅的圓桌會議上還是萬眾矚目的千人大廳里,只要發言方式開門見山、有理有據、首尾相顧,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