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來源:中國經營報
雖然,國際標準化認證對于很多企業并不陌生,但來自國際認證機構的數據顯示,真正通過該認證的中國企業只有極少一部分,甚至很多企業根本就沒有申請,而這種認證,在國外其實是被看做企業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這其中的外部原因恐怕就是目前很多企業在市場上生存還沒有壓力,不需要國際出口。另外,相當一部分中小型企業都認為自己目前規模還小,不需要投入如此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申請認證的大中型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是因為規模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做配套出口,想通過認證減少成本。因此,就有了很多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為拿到證書而制作假文件、假記錄。
殊不知,這樣做不但不能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反而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負擔,因為認證體系要求不斷地進行監督,糾錯,認證的過程也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如果作假,檢查出來重做,不但節省不了成本,還會大量消耗成本。
因此,要想真正通過認證提升管理,恐怕還要從細節上下工夫。飛利浦作為一個國際化的企業,其內部本身有著比較好的經營模式,比如員工培訓和績效考核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具體量化的標準,并且根據這個標準打分數,屬于定量考核,比較透明和公正。在此基礎上,結合認證的標準化流程,效果就會好很多。
而來自認證機構的信息顯示,國內的企業愿景、規劃、目標都很完善,欠缺的恰恰就是本身的管理體系和細節,或者好的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從這一點來說,中國企業在認證初期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高層管理要有明確的態度,強調不是為了“拿證”而做認證;
2. 企業要強調認證的實用性,不要抄來抄去。做基本程序文件和質量手冊的過程其實就是提升管理過程,要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才能根據自己企業的需要改進;
3. 全員參與,不要只讓一個或幾個人做這件事情;
4. 要持續維護這個系統,不斷完善,跟著程序變化。把實際操作和認證監督真正融為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