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應盡快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危機管理體系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16:30 中國改革報

  

應盡快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危機管理體系

中國改革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馬役軍(資料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名家·北京》雜志記者與《中國改革報》社長兼總編輯馬役軍關于危機管理的對話

  最新一期《名家·北京》雜志,刊登了該雜志記者撰寫的采訪本報社長兼總編輯馬役軍的專欄文章。本文刊發的“對話”,是其中的一部分。

  記者:作為EMBA的畢業生,您學過許多專業課程,為什么對危機管理感興趣?

  馬役軍:危機管理在EMBA課程中,并不是一門單獨的課程。我在學習中感到,危機管理貫穿著整個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企業發展的規劃、經營的計劃與管理、財務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等等,都存在著計劃不周或者計劃落空導致的危機情景出現。危機管理所涉及的領域可以說非常廣泛,大到宇宙空間、地球,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家庭乃至每一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危機。地球作為人類的棲息地,可能面臨著流星碰撞、重大生態災難等等危機。再細分,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面對國與國之間的沖突,會出現經濟、政治、民族、宗教、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危機。每一個單位、個人同樣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說,危機無處不在,只不過有的比我們預料的要大些,有的要小些;有的馬上就發生,有的可能推遲發生。有危機,就會有危機的管理。我們應該盡快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危機管理體系,學會預測危機發生的各種可能、研究掌握危機發展的路徑和規律性、危機在傳播中的放大及延后影響,制定相應的預案。

  記者:您曾做過《中國青年報》這樣社會影響力很大的報紙的副總編,今天又是中國惟一旨在研究報道發展與改革的理論與現實的報紙———《中國改革報》的社長兼總編輯。您認為研究危機管理與你所從事的新聞事業有何關聯?

  馬役軍:我在中央黨校培訓學習的時候,畢業論文寫的是《關于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思考》。意識形態的安全涉及國家的安全,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的事情。我們應該借鑒國外意識形態領域及傳媒業出現的問題,針對我國的實際,研究如何防范可能發生的危機。

  新聞傳媒業,除了不同國家意識形態的不同性質所帶來的不同一性,從技術和發展規律上都具有共同性。譬如平面媒體在某些功能上的弱化,必然面對著無線電視傳媒、網絡傳媒飛速發展帶來的挑戰和威脅。承認這個現實,就會看到平面媒體在采編、經營、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危機。所以,研究危機管理對于我們中國傳媒業特別是平面媒體的管理者來說,意義是重大的。

  既然我們已經預測到新聞傳媒業可能出現的危機情景,那么我們就應該有預案、有準備,避免、化解或降低危機對我們事業發展的威脅和它所帶來的破壞性。

  另外,從危機管理學角度來說,危機傳播也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從許多危機事件的發生和恐怖情緒的擴展上看,危機的社會傳播往往起到關鍵性作用,許多事例可以證明和解釋這一點。

  記者:我原來很少聽人談起危機管理問題,您對危機管理學的建立和研究有什么見解?

  馬役軍:危機管理是一門科學。從理論上說,我們應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危機管理學體系。另一方面,危機管理是一門與現實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結合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實際,研究制定它的體系、規則和內容。另外,我們還應該結合實際,培養造就一批危機沖突管理的學者和能夠應對解決各種危機的專家。國外許多政府和大企業都設立對策本部,實際上就是研究處理各種危機沖突的部門。由于現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各種危機沖突隨時可能發生,這需要大量懂得和處理危機沖突的專家,這非常重要。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下令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蘇伊士運河關系到英法及以色列的切身利益,事關重大,納賽爾總統及幕僚事前做了詳盡的預測,制定了相應的對策方案。盡管這次因蘇伊士運河而引發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兩敗俱傷,但埃及領導人對收復運河主權引發的危機進行的成功預測和應對,無疑會被人們所記憶。

  研究危機管理,并不是就可以完全阻止危機情景的出現,許多危機的出現存在著必然性。這如同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樣,不會總一帆風順,時有坎坷和波折。我們預測到危機可能出現,就會找到避開危機峰頭的路徑,或在危機發生時,我們已經做好了必要的準備,馬上采取相應的對策。

  中國資本市場面對的這次股權分置改革,實際上是從深層次解決中國股市危機的一次嘗試。面對三年來連續下跌的現實和今年以來不斷深幅下跌引發的危機,必須面對股權分置這個重大的難題,不把這個高懸在股市、上市公司、股民頭上的利劍摘除,中國股市永遠不得安寧,永遠不會良性循環。但這是何其艱難的改革!當然我們還不能預測最后的結局,但如果這次股權分置改革成功,解決了中國資本市場上這個最為棘手的難題,可謂功德無量。無論如何,這次股權分置的改革嘗試,應該成為危機管理教學中的一個重大案例。

  記者:您認為除了上面所談到的新聞傳媒業可能面對的危機外,我們在發展和改革中還有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和危機?

  馬役軍:總體上說,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要把握住方向,掌握好節奏、處理好矛盾,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這毋庸置疑。但是,我們的確面臨著許多嚴重的問題,譬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的地區間的差異,收入分配不合理帶來的貧富上的差異,社會位勢的不平等帶來的心理上的差異,保護環境的滯后帶來的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和諧的差異,政治文化與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社會理念、結構上的差異?傊,在構建

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上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加注意和研究,就可能導致危機的出現。但我們對此也沒必要悲觀,沒有矛盾的社會和沒有問題的發展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我們怎樣預見和應對這些可能導致發生重大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危機出現,把危機可能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能夠正視危機、研究和應對危機,這是一個成熟的政府、成熟的企業和成熟的個人所應有的成熟態度。危機往往就是轉機,許多重大的發展就是在化解危機中實現的。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29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