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管理人本為大 人本管理科學應該兼收并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2日 17:36 新浪財經 | |||||||||
新加坡中圣國脈管理咨詢公司 梅霖博士 悠悠企業,管理為大。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無數位管理學者、專家、 企業界精英在理論與實踐的交互作用中得出的結論。日本廉田勝先生是擁有40年時間來從事企業管理研究和顧問的管理專家,其間寫了300多冊企業管理著作,一生心得認為:“企業成功與否,經營管理占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思維方式又是重中之重”。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分離,專一化分工與社會協作化成為生產關 系,大機器的生產促成大規模的生產,形成日益競爭的市場經濟體系,產權與經營權逐步分離。由此產生了較為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模式。其發展經歷了以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和組織理論之父韋伯為代表的古典理論階段;以梅奧和馬斯洛為代表的行為管理理論階段;以眾多學者及企業家為代表創建的現代管理理論,包括決策管理、系統管理和權變管理理論等等。主要目的是在追求高效率,實施目標管理,形成有計劃、組織、領導、監督、控制的管理體系。凡此種種科學管理理論及方法,無疑促進和推動了工業時代文明的進程。 自日本從二戰廢墟中崛起,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時,號稱“科學管理王國”的美國人驚詫了。哈佛大學教授佛格爾以“日本第一”做為“美國人的教訓”。美國管理大師杜魯克前往日本探討,才發覺日本管理的特色在于重視管理哲學。當然,日本人并沒有排斥美國管理,一半是執著地把握科學管理的工具和技術,但從未變成西化;一半是充分吸收中國的儒家思想的精華,強調人本管理,形成管理哲學,而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中國的儒家思想。日本可謂是中西結合的最佳典范。新加坡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國際儒聯名譽主席、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如是說:“從治理新加坡的經驗看,使我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過儒家思想價值觀的熏陶,我們是無法成為亞洲四小龍 的”。 80年代,一批諾貝爾得主在《巴黎宣言》中指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是聯合國紀念的十位世紀偉人第一位,他創立了中國的儒家思想,后有孟子、荀子等人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儒家經典有《倫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儒家的核心內容是:“修己以安人”,“人能弘道”,“仁者愛人”,“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舍生取義”,“中庸之道,過猶不及”。 體現在今天的人本管理要義之一,就是修煉自身的品格,后方可安人,安人就是管理的歷程。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此種品格應包括正直、胸懷、謙虛、城信、勤勉、樸實、耐心、勇氣、公正。遠古三國的劉備,才不及孔明,武不及關羽、張飛,唯一靠的是賢德,由一個身無定所之人,而能使諸葛孔明鞠躬盡瘁;能使云長、翼德等眾將出生入死,成就三國鼎立。 現在,西方的許多管理專家、學者也已經通過不同的手法及方式著書立說,教誨“自然人”和“法人”如何修煉自身,進行自我管理,而成為世界暢銷書籍。我們無法探究他們是否研讀過中國的儒家叢書,至少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誠如柯維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開篇陳述:“唯有反求諸己,從觀念和品德做起,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才能使你在人生各個層面表現出眾”,“唯有基本的品德能夠為人際關系技巧賦予生命;事實上,品德才是溝通的利器”。管理大師杜魯克在《有效的管理者》再版序中說:“一般的管理著作談的都是如何管理別人,本書的目標則是有效地管理自己,只有那些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好的管理 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對“社會人”、“法人”自身的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團隊學習、系統思維的修煉教導甚多。《追求卓越》總結的杰出公司的八大特征無不包含了儒家思想的要義。 “修身齊家報國平天下”。修身是自我修煉管理,而后安人則是齊家報國平天下,其“家”有“小家”和“大家”之分,“小家”為家庭,“大家”為人群組 織,此即為我們的企業。因此,管理是自己的意志或行為來感化他人,使其服從、尊敬、信任與忠誠合作的藝術。要人信服,唯有在潛移默化中,善用管理藝術,使部屬在沒有精神威脅或要求服從下,樂于參與,而獲得真心的協力合作。 體現人本管理要義之二,就是以人為本,知人善任。人是萬物之靈,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得好:如果我的公司在一夜之間被大火燒光,只要我的組織人員在,三年后,我還是一個鋼鐵大王。同時,我們要知人善任,《資治通鑒》如是說: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盡亡,謂之愚人;德勝 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愚人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雖欲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間,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其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大哉!簡言之,一等人才德才兼備;二等人才有德無才;三等人才無德無才;四等人才有才無德。因此,知人有四:知人之長;知人之短;知人短中之長;知人長中之短。用人有二: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體現人本管理要義之三,就是培養和諧意識,樹立團隊精神。以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日本企業的最大特色就是培養出外人無法理解的信任、微妙與親密關系。當今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團隊合作尤其重要,單槍匹馬不足以闖蕩天下;游兵散將只能是一敗涂地。企業經營的成功,靠的是同舟共濟,靠的是攜手并肩;更多需要的是集體英雄主義,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楚漢相爭,劉邦不是英雄,因擁有張良、蕭何、韓信這樣的英雄群體,得以取天下,項羽是個英雄,但不能容范曾一人,終是自刎烏江。西天取經,唐僧不是英雄,因擁有孫悟空、沙僧、八戒這群各顯其能的英雄群體,得取真經。水滸義軍,替天行道,宋江不是英雄,因擁有武松、林沖、魯智深等108位英雄群體,得以名震后世。大凡今天成功的企業,又何償不是如此。尤其今天這個時代,應摒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種“雞頭思想”,應群策群力,團隊合作,眾志成城。 體現人本管理要義之四,就是義利一致,以義取利。當今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已經不是單一的高額利潤,而是利益共享,回報社會。利益由股東、顧 客、員工、企業四者共同分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終回饋社會,與社會溶為一體,這樣,企業才會生生不息,持續永存。像IBM、松下、惠普等等許多成功的企業的經營理念都體現了這種思想。 體現人本管理的要義之五,就是中庸之道,中道管理。要避免“過與”和“不及”,無論人、事、地、物、時及其它,都要求其“適當”、“合宜”,也就是“恰到好處”。“中”的標準介于沒有過與不及,沒有或偏或頗,沒有過猛過寬,或過剛過柔,沒有或左或右,而是隨時皆宜,隨地皆宜,隨人皆宜。“中道”管理是管理界追求的最高境界,朱子解釋中庸時曾說:“凡其所行,無一事不得其中,即無一事不合理”。曾經有人認為西方管理是“法、理、情”,而東方管理是“情、理、法”,總是按次序來強調“法”或強調“情”,有失偏頗。其實“理”居其中,應是所重在理,即合理化;法為基礎,即制度化,制度化是管理的基礎,組織典章制度是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法”;情為本,即人性化,管理者把人當“社會人”看,尊重人、關心人、鼓勵人,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來建立、修訂和推行所有的規章制度,用合理化的制度和合理化的人情達成合理化的管理。誠如經營之神松下先生曾說:“身為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能做到寬嚴并 濟,如果一味寬大為懷,人們就會松懈而不求上進,但如果一味嚴厲,部下就會退縮,不敢以自主的態度面對工作”。 現代管理=管理科學+管理哲學=法治管理+人本管理 科學管理是硬管理,人本管理是軟管理;科學管理是讓你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人本管理則是讓這幺做的你做得更好;科學管理是外在制約,人本管理是內在激勵;科學管理對于企業來說,好比是螺絲釘,我們可以用它把大家堅固在一 起,組合成一部機器,而人本管理則是潤滑劑,它可以使這部機器更高速運轉。使得人盡其才,事盡其功,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時盡其效,貨暢其流,人得其安。 在企業界多年,常常論及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總有人不屑一顧,問其卻不知可否,原因是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受其熏陶。我們丟棄了祖上的東西,去一味尋求西方科學的管理,西方的管理科學固然要學,而且要融會貫通,但這只是學到了一半,還有一半是我們自己傳統文化的精華。如果我們有機會走進松下商學院,看一看松下是如何培養人才的,一定會恍然大悟:學員在早晨立隊長跑,以煉意 志;吃飯時祈禱謝恩,以煉恩德;……。《論語》、《大學》、《中庸》、《孫子兵 法》等等是學員的必修課程。 我們不能沒有自己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的精華文化,人格的修煉。先做人,后立事。我們無法期望一個飽學科學管理工具和技術而沒有胸懷、自私自 利、無信無義、浮躁志短的人去帶領一個團隊、成就一番事業。 我們對人本管理和科學管理應該兼收并蓄,把二者交互作用于我們的企業,外儒內法,外圓內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管理之妙,存乎一心啊! 稿件來源:新加坡中圣國脈管理咨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