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尋找例不虛發的營銷飛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18:49 財富時報

  文/曾祥文

   1994年,我走下大學講臺,開始實踐我雖然講授10多年、編過相關教材但其實一直半懂不懂的“營銷”。在10年的營銷生涯中,我一直在追尋可以一招制敵的武器。古龍先生筆下的那把“例不虛發”的小李飛刀,古龍先生提供的與飛刀絕技有關的、關于手中刀或心中刀等的描寫,就這樣一直像啟明星一樣總在天邊誘惑著我。

  今天,似乎可以說,我找到了那把“飛刀”。

  成也心法,敗也心機

  TY乳品公司是我“職業經理人生涯”的最后驛站,也是我“職業經理人”生涯中服務最久、職位最高的企業。這家小規模乳品企業的成都公司,在我主管其營銷業務的3個月內,銷售額和利潤首次超越總部所在地、投資規模5倍于成都、輻射面積3倍于成都的重慶市場;全面主持營銷工作一年后,在7個分公司中投資規模最小、利潤卻占到7公司總額的70%以上(絕大多數分公司虧損);而且,利潤還超過或接近成都本地一系列規模幾百倍于我的同行如沙河、華西、菊樂;投入產出比幾十倍乃至幾百倍于競爭對手。

  為什么當時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

  關鍵是“心態”。

  一是投資者的心態。企業規模小,投資者“心”不大,肯把發展權、利益都讓出一些給送奶工隊伍,公司愿意讓送奶工成為所在市場的主人。這就為我的“社區化營銷”奠定了基礎。

  二是干部隊伍的心態。企業規模小,利潤不少,希望還在前頭,干部們愿意吃苦耐勞、共同創業。

  三是送奶工的心態。企業起點低,送奶工對企業預期好,信任企業,愿意犧牲暫時利益、與企業一同成長。

  以下營銷措施,都是在“心”的作用下發揮作用的:

  社區化營銷與送奶工包裝后的刻意“社區化”。以“送奶工人文主義管理”為原則,不僅有著裝等CI層面的統一,還有寫著“某某片區送奶服務員”的名片、戶外廣告,還有能讓農民兄弟像專家一樣工作的《消費者常見問題標準答案》、《社區配送服務員手冊》,把企業業務體系“社區化”,納入消費者的監督之下,取信于社區。

  差異化的營銷主題、持續化的促銷鏈。當競爭對手推出質量更好的產品時,我們胸有成竹,因為,對手們都是“推銷型企業”,工廠把奶賣給送奶工人、送奶工人賣給消費者而已,連統一的品嘗活動也無力組織,更沒有其他取信于民的手段,何懼之有?

  而當我們開發出新產品時,我們會有章有法、有條不紊地開展“主題鏈促銷推廣”,主題常新、方法新穎、愛心永恒,掀起一個接一個的銷售高潮。

  在消費者眼里,我們才是可信的大企業,競爭對手們只是一群散兵游勇的相加而已。

  交叉簽審制,抑制腐敗。企業廣告宣傳物資制作中是否有回扣等問題,一直是“說不清楚”的事情。浪費點錢是小事,動搖軍心、轉移大家的興奮點、耽誤市場才是大事。于是,我提出給予全公司員工以采購建議權,并“交叉簽審”。與以前相比,制作同等數量、質量的物資,不僅節省開支30多萬元,也使制作經辦人走出了“說不清、道不明”的境地,避免了誤解,大家的興奮點一致地轉移到市場上,士氣空前提高。銷售部不少人以前一直對“我們在前方賺錢、他們在后方吃錢”不滿,這次也表示,他們第一次有了“企業主人”的感覺。

  業績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出現了。

  衰落的原因還是“心”。

  投資者的“算計”心。一幫財務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進入公司后,整天以“貨款安全問題”、“送奶工游資問題”(我離任前送奶工收入有的已高達每月近萬元)等觀念影響老板,老板陸陸續續推出了一系列“算計”送奶工的政策。對經營層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認為業績的取得是市場自然成長的結果;功勞是老板的。

  經營管理層的不平衡心。當那些“本來該拿著幾百元一個月到建筑工地干活”的農民兄弟在經營管理層的領導、指導下取得巨大業績,能靠不太繁重的體力勞動送奶而每月掙到三四千元、五六千元甚至上萬元時,當企業老板一年能收回投資幾倍、年收入幾十乃至百倍于管理層時,手拿一二千元、二三千元一月的中高層干部們坐不住了,于是各種“短期行為”相繼出籠。如:開發出銷量大(個人提成多)、公司虧損多的產品;廣告物資吃回扣;采購吃回扣;巧立名目向送奶工索取“貢品”,如想方設法地設計慶功會、小孩生日、搬家等聚會來收受送奶工的“禮品”;常常借口送奶工“服務不好”而調整送奶工的地盤,不肯“進貢”的送奶工被調到客戶分散、收益少的地盤,“進貢”多的送奶工則被安排到客戶密集、送貨容易、收入多的“肥水區”。

  送奶工心態變化。送奶工開始懷疑公司“患了紅眼病”,擔心公司“過河拆橋”。客戶資料不再全部上交;開始準備“腳踏兩只船”。如,讓家人為其他乳業送奶,以便于自己客戶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對公司的促銷活動“配合性投入”開始慎重,先假設“是否又在算計我”然后“小心求證”;甚至把促銷品當垃圾賣掉。

  核心能力的核心是“心”

  作為專業營銷顧問,同客戶其實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不是單向的“放電”。我從許多企業家身上都學來了許多東西。

  我服務于企業家姜杰和他的團隊已經4年了。

  先是跟著他以相對有限的啟動資金啟動廣東水井坊市場,1年內銷售額超過億元,創下了“超高價白酒”超速成長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業績。

  接著又跟著他進駐資金已經枯竭、債主天天上門的安徽沙河王,苦戰9個月,為企業還清了外債,補發了員工被長期拖欠的工資、醫療費用,并有能力支付部分稅收、償還部分銀行本利。

  最近又跟著他以較低的成本啟動劍南春“品之味”酒的廣東市場,又取得了超常的業績,成為廣東今年所有新投放品種中的最亮點。

  我們的制勝武器并不神秘,不過就是“價值鏈營銷”,就是把產品與產品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變成“企業鏈”之間的競爭。

  關鍵不在于劍招,關鍵在于用劍的心。

  所以,企業家的成功關鍵因素是“心”。

  最初級的飛刀是招術精妙絕倫。

  最高層是“手中無刀、心中也無刀”,是說,不必用“心”來感悟、來預感發刀的天然良機;刀與人渾然一體,自然而然,該出手時自然出手,為顧客創造價值、打動顧客、贏得成功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這又比“手中無刀、心中有刀”高明了。我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正是這一境界。

  科特勒說:“營銷就是發現顧客價值、創造顧客價值、傳遞顧客價值。”在營銷最高層次的競爭戰斗里,最高的境界就是手中沒有刀(各種打擊競爭者的招術、吸引顧客的招術、圈錢的招術),心中也無招(各種算計之心),有的只是“價值”。也就是找到營銷人自然而然、天然應該去做的事,找到你的“刀”本來就應該處于的位置。如此,你便能無敵于天下。

  也就是TY公司賴以成功的那些“心法”,而非促使其失敗的那些“心機”。

  所以,“心”才會體現為整合資源的能力,從而成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有了“心”,不成功真的很難。

  這,就是那把例不虛發的“飛刀”。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