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專門化企業2010年最成功的企業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8日 18:06 《中外管理》

  本刊記者 何 蔚

  未來最成功的企業

  “多元化?專業化?這是個問題。”哈姆雷特式的內心交戰,不知在多少企業家身上一遍又一遍地重演。但是如果去問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全球領導人,具有近20年咨詢從業
經驗的喬治·波利,他會告訴你:走專門化企業之路。

  作為世界最大的咨詢公司,IBM設立商業價值研究院(IBV)的目的是為全球的企業高層管理者發展思想領導力和提供價值提升工具。IBV最新的研究成果——“專門化企業”(Specialized Enterprise),比我們通常所謂的專業化更進了一步:無論內部職能還是業務能力,企業只做自己做得最好的事,剩下的都交由外部做得更好且更便宜的供應商去做。用我們常說的木桶理論來解釋,應該是“只做自己的最長板,再用做出來的和買來的長板捆成一個最大的木桶”。據它預測,到2010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都是專注在幾個關鍵組件的專門化企業。

  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2004年, IBM對全球450位CEO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普遍答案是:差異化、響應性和效率。盡管企業都在進行各種努力,但是有太多的障礙阻礙著他們實現這些目標。他們希望企業能夠更加專注,因為現在他們總是有太多的問題要處理,想要在整個價值鏈上每一環節都做到最佳,不分輕重緩急;極高的組織復雜性使企業降低成本變得極為困難;從運營角度看,企業現有的業務功能和技術架構一直采用“硬連接”(hard wired)的方式,即業務單元配置固定不變而缺乏靈活性,導致業務變革既昂貴又耗時,難以快速影響市場變化。

  在過去,企業只能在某個方面達到最佳,所以只能圍繞其中一個屬性來構建自己的業務模式。例如:要想在價格競爭中取勝,就要追求低成本,而犧牲掉差異化的產品和優秀的服務。但是現在,CEO們認為:差異化、響應性和低成本高效率這三者對于成功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這僅憑企業自己的力量顯然不可能做到,所以需要企業同時運用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企業專注于自己的關鍵性差異化能力,由專業機構或團體來運作非差異化的職能;松散型連接的“業務組件”能夠隨市場和戰略變化對于組織進行重新配置;圍繞“組件”進行標準化運作,能夠降低復雜性和官僚主義,提高決策和實施的透明性。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將資源和精力聚焦于幾件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之上,而將其它的事情交給內部或外部的專家來做,如:集中財務管理、業務流程外包等。喬治認為:這種在各方面都做到一流的專門化企業,將能夠從根本上重新塑造21世紀的公司和行業。

  術業有專攻

  “專門化企業”并不是憑空生出來的新概念,其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納德·科斯在1937年發表的經典論文《企業的性質》。科斯在那篇論文中提出:只要自己完成某項工作的成本比別人做更便宜,企業就會自己來做這件事;反之,就應當把這項工作交給外部服務提供商。“企業應該只從事那些無法在市場上更便宜地做到的功能。”而到底是否外包,則要看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交易成本的關系。例如:印度的人力成本一直都比美國低,為什么只是在近幾年才有這么多美國公司把業務外包給印度?那是因為此前,外包給印度的交易成本高出了節省下來的人力成本。而近年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極大發展,使尋找供應商工作變得更簡單和快速,合約更為簡潔,協作愈加無縫,風險日漸降低,從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也為專門化企業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專門化企業不再從業務單元、職能、地理和流程等傳統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而是從財務、戰略適合度、組織和技術等價值產生的視角來評估企業的業務與技術能力。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已經或即將采取部分內部專門化措施,把一些價值鏈的各個部分都可能出現的相似的業務功能集中在一些“共享服務中心”,從而盡量減少重復性活動。除了前面提到的財務集中外,像:品牌建設、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等也都出現了集中的趨勢。在《財富》

500強中,有41%已經實施了“共享服務”戰略,45%正在實施,另外4%計劃實施。一些領先的大企業則更為前瞻,如寶潔的CEO明確表示:公司只依賴三四個關鍵業務能力,除此之外的功能,公司未來都不打算自己從事。實際上寶潔已經把自己的IT和HR(人力資源)外包,未來還計劃外包更多的職能。BP(英國石油)除了外包人力資源、財務和會計等事務外,還集中了面向業務部門的電信業務,與外部專家簽訂合同,以管理應用開發和托管工作;并于1996年與美孚成立合資企業,以改進其非差異化的燃油和潤滑劑業務。與此同時,一些業內最佳的專業團體也涌現出來,如:專門管理企業級HR福利和薪酬的ADP公司;專門針對企業級采購需求的Ariba公司;以及行業性專家企業,如:專門為大眾消費品制造調味品和香精的IFF公司等。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內都已經鼎鼎大名。

  也因此,喬治認為公司內部的“整合”一詞已經不再有效。在企業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內部整合階段,公司把行業價值鏈上所有的功能都整合進來,業務單元是企業的主要組織結構;第二階段是戰略合作階段,公司與少數幾個對行業價值鏈上關鍵部分起支持作用的外部服務商密切合作;第三階段是行業網絡階段,公司與眾多外部伙伴合作,整個行業價值鏈高度分散,各職能都由專業機構來運作。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揚長避短,各取所需。

  專注,還是專注!

  如果“專門化企業”是未來最成功的企業,是否意味著多元化之路是走不通的?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喬治表示:在上世紀70年代,很多西方企業認為應該多元化,它們進入了各種各樣遠離自己核心業務的商業模式中去。但是現在,它們發現多元化既沒有幫助公司的股價升值,也沒有幫助投資者降低風險。所以,在最近15年中,絕大部分企業都將專業化而不是多元化作為自己的戰略方向。“因此,我們認為最正確的做法是專注。”

  正如喬治所說,讓所有企業一夜之間都變成專門化企業是不現實的,但是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至少都應該思考:哪些該是我所為,哪些該是我所不為。管理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