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災害管理能力的公司更具競爭優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8日 02:00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卡特里娜颶風對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造成的巨大破壞,尚未得到全面評估,但颶風對世界各地企業的影響正變得清晰起來。 保險索賠預計將達數十億美元,煉油廠的關閉正導致燃料價格猛漲。此前不久,瑞士和奧地利剛發生嚴重水災,而印度洋海嘯仍歷歷在目?ㄌ乩锬蕊Z風提醒我們自然災害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毫無準備的企業。
2003年9月,在伊莎貝爾颶風襲擊美國東海岸前不久,特拉華大學災害研究中心主任哈維丹·羅德里格斯警告說,美國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正變得越來越脆弱。他呼吁“采取更多直接和主動積極的減災防災措施”。 針對自然災害進行規劃,看似簡單的預見,但證據表明,多數企業沒有這么做。上世紀90年代的研究表明,只有30%至40%的企業有任何危機管理計劃或系統。由于全球恐怖主義活動增加,該比例已有所上升,但那些針對危機規劃的企業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為災難上,如戰爭、恐怖襲擊或事故。自然災害處于次要地位。 自滿似乎是主要障礙。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伊恩·米特羅夫教授和蒙特利爾大學商學院蒂埃里·波尚教授指出,許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自認為固若金湯,或至少足以抵御任何危機,包括自然災害。其他觀察人士指出,企業很樂意為盜竊或事故損害等風險作準備,卻不愿為洪水或風暴等大災害做計劃。 事實上,自然災害的后果可能比恐怖襲擊更嚴重?屏_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社會學教授凱思琳·蒂爾尼教授估計,1994年的北嶺地震對洛杉磯地區破壞嚴重,損失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997年,美國北達科他州格蘭德?怂市遭受嚴重水災和火災;對這場較小災害的研究表明,洪水退去一周后,多數企業仍僅在70%至80%的產能水平經營。 米特羅夫教授在《為什么一些企業經歷危機后更強更好》一書中主張,企業應制定緊急運營程序,但這些程序必須兼顧員工可能受到的震驚和悲痛,尤其是當員工及其家庭也是受害者時。制定應急計劃時,經理人必須開展創造性思維。 一般公認,與毫無防備的公司相比,能夠針對自然災害等重大危機進行計劃和管理的公司具有競爭優勢。它們能更快地更換受損的庫存,找到替代供貨源和運輸路線,并恢復盈利經營。 壞事變好事? 北達科他州大學的菲爾·哈爾梅森、丹尼斯·埃爾伯特、布魯斯·格約維格是格蘭德?怂故袨暮ρ芯康淖髡。他們甚至主張,災害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意義。他們寫道:“機會出現了,因為災害成了改變的默認動因,促使個人、企業乃至社會反思該如何運作!睋Q言之,重建過程不一定是簡單地恢復原貌。重建可被視為一個機會,能重新設計或再造更高效的過程與系統。 災害過后,企業能真正找到機會的一個領域,是改善與受災地區社會的關系。企業往往擁有迅速提供援助所需的資源、系統和基礎設施。1912年,俄亥俄州代頓市遭到了龍卷風與洪水的嚴重打擊,成千上萬人無家可歸。總部位于代頓的國立現金出納機公司總裁約翰·帕特森立即作出了反應。 他停止了國立現金出納機公司工廠與辦公室的所有工作,把員工派到受災地區分發食品及救援物資。該公司的醫療部派出了醫生和護士照料病患。公司銷售總監、后來成為IBM創始人的托馬斯·沃森赴紐約采購更多物資,并用火車把它們運往代頓市,一切費用由公司承擔。帕特森的迅速行動,幫助拯救了生命,而代頓市與國立現金出納機公司建立了持續數十年的緊密互助聯系。 災害過后,企業可以有所作為,而不僅是袖手旁觀。印度洋海嘯過后,瑪莎百貨與慈善組織Care緊密合作,重建斯里蘭卡的村莊。加拿大咨詢公司戴菲國際也與印尼慈善組織WALHIWalhi在蘇門答臘島進行了類似項目的合作。 這并不是說,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會變得輕松。米特羅夫教授說,除了物質上的破壞,還有心理和情感創傷。災害“使我們追問生命及行為的真正意義”。預先計劃給每個參與者一個參照點。當災害發生時,人們知道他們該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去做。制定計劃固然費時費錢,但不制定計劃的代價可能更大。 災害計劃的五個步驟 承認災難與危機不可避免,并且必須加以防備; 盡可能從多方面評估威脅,不僅是你所在行業受到的特定危險,還包括普遍、復雜的威脅; 災害會以不同方式影響公司的利益相關方,制定計劃時要納入他們的意見; 由于災害會影響到公司的每個部分,因此要從企業大局著眼,考慮每個單位或部門在計劃與災后恢復中能扮演的角色; 災后恢復不是一個過程或解決問題的練習; 要采取措施處理震驚和傷痛,不僅面向員工,也要面向當地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