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讓老虎走在身側,便自我感覺有了森林之王的威風,這是很古老的故事。
某企業生產的家用電器經過多年市場開拓和科技創新,成為市場的老虎,于是便接二連三地上項目,生產電腦、手機等多種產品,以便實現規模擴張,以傍在老虎身側的狐貍為形象,試圖也借此威風一回,可惜往往事與愿違。
消費者已經不是愚昧的森林里的動物,知道分辨和思考。如果不同產品面對的消費群體完全一致,品牌的作用的確非常明顯,如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而當企業以不同的產品面對不同的消費者時,聰明的企業,更會表演“分身術”———“肯德基”和“必勝客”雖然同屬于百勝餐飲國際,但是在宣傳上從來風牛馬不相及,因為品牌的定位面對的消費者不同,所以在戰術上也不盡相同。
還有更絕的,1996年前后,臺灣婚紗攝影進入內地,當時一個中高檔套系的價格在1萬左右,一般人難以接受。于是,一個“同城約會”策略應運而生,即在一個城市最繁華的街道同時開設兩家不同名稱的婚紗攝影店,在媒體開展“浪漫戰”、“價格戰”、“口水戰”一系列市場戰役,在8折再8折的宣傳攻勢下,新人們高高興興花費數千元拍攝屬于自己的“浪漫經典”。
相同的例子還有山東的“皇明太陽能”,在成為世界太陽能大王以后,斥巨資又搞出一個“億佳能”,使自己在未來幾年內沒有競爭對手,牢牢占據了市場的頂峰地位。
營銷啟示:品牌的延伸有多種策略戰術,在競技場上有句名言“抱著冠軍的包袱不如去爭取冠軍的獎杯”,市場也一樣,守著名牌不如繼續創造名牌,特別是有實力的企業更是如此。如何不斷建立名牌,又能有效阻擊競爭對手,才是最聰明的抉擇和高明的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