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商務周刊》2005 > 正文
 

空客生于憂患立于創新成于銷售(2)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1日 14:19 《商務周刊》雜志

  立于創新

  不少分析師認為,空客之所以能夠超過波音,除了政府補貼外,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有可靠的產品、靈活的營銷策略和有競爭力的價格。飛機制造是時間、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平均而言,一種新型客機從圖紙設計到試飛至少要12年時間和150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
根據客戶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進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一家飛機制造企業才可能在美國航空制造公司的巨大擠壓下生存下去。

  在空客眾多的技術創新中,最重要的是所謂的“通用性”。空客所有飛機都應用電傳操縱技術。這是一項利用計算機控制取代駕駛員和飛機控制面板之間的機械連接的技術。這項技術加上空客的通用座艙設計,使空客所有型號的飛機都具有相同的駕駛艙布局、程序和相似的操縱特點。

  “通用性”最吸引航空公司的是它能大大增強航空公司的靈活性,并降低飛行員培訓及飛機維護成本,使飛行員和工程師從一種機型轉為駕駛或維護另一種機型所需的培訓時間大大縮短。據了解,駕駛空客一種電傳操縱飛機的飛行員只需經過短短幾天的差異培訓,就可以掌握新機型的駕駛技能。比如,從駕駛A320型機改為駕駛更大的A330型或A340型,只要進行8天培訓即可,而不是通常的25天;從A330型轉到A340型只需3天;從A340型轉到A330型只需1天即可。對于運營成本壓力普遍很大的航空公司來說,這一點的吸引力是相當大的。

  技術創新和改進的其他直接效益是降低了空客飛機的制造成本。在德國瓦雷爾,通過對機械工藝進行改進,空客的銑削成本下降了62%。在漢堡和圖盧茲,空客對單通道飛機機翼副翼設計進行改進,使副翼組裝時間縮短了40%。通過種種努力,2004年空客的單位成本平均降低了7%,其中單通道飛機成本降低6.8%,遠程飛機成本降低了8%。

  此外,交付時間也大為縮短。交付時間指的是從與客戶簽約到客戶提貨的時間,2003年空客的單通道飛機交付時間還需要約9個月,現在已縮短到7.5個月,預期到2006年會進一步縮短到6個月。2003年空客遠程飛機的交付時間為12個月,預期到2007年底將縮短到9個月。

  A380的研發更是充分體現了空客這個后發者的創新特性。在與波音的競爭中,空客的一大劣勢在于,在400座以上的飛機市場它缺乏可與波音747相競爭的產品。多年時間里,747一直是波音公司的賺錢機器,一些分析師估計,波音從每架747中賺到的利潤達到4500萬美元。空客認為波音747已到了產品生命周期末期,因為一般飛機的生命周期在30年左右,而波音747已超過30年。因此空客渴望制造出一種機型取而代之。

  1992年,歐美雙方就補貼問題達成協議后,波音開始與當時空客的四大母公司談判,以聯手開發800座左右的超大型客機。然而,空客對波音并不信任。空客前任CEO讓.皮爾松( Jean Pierson)懷疑這是波音的攪局詭計,其目的是遲滯空客研發自己的超大型噴氣式客機。1995年,各懷心思的波音和空客在大飛機方面的合作徹底破裂。對于其中的原因,波音方面稱是因為他們發現大飛機市場需求太小。但空客則預期,超大型飛機(包括貨機在內)的市場需求在1650架左右,市場足夠大,空客稱自己與波音分道揚鑣主要是因為雙方在知識產權方面以及制造分工方面未能達成一致。

  A380是空客2001年從松散的聯合體變成獨立法人實體后推出的第一種飛機。為了開發A380,空客成立了多個跨國團體,團體成員不僅有飛機設計和制造等方面的專家,還容納了一些善于突破舊有工作模式的工程師。為了方便充分利用整個公司內的資源進行開發,空客還特地將其主要生產廠與總部圖盧斯之間的航班由每天1班增至3班。此外,為保證項目在規定時間內按預算完成,空客還首次任命一人對項目進行總體監管。

  空客還運用多種高技術手段以提高A380的性能。通過大量使用碳纖維增強塑料、最新碳纖維復合材料和先進金屬材料等高技術材料,A380的自重得到降低。A380也是首架采用碳纖維中央翼盒的民用飛機,與采用鋁合金材料相比,碳纖維材料的應用使飛機重量減輕了1.5噸。為提高飛機控制的安全度,A380還采用了兩種構型不同、有4個獨立的主飛行控制系統的雙飛行控制系統。

  A380的載客量比747大約多30%。摩根大通的分析師指出,由于規模經濟及運用了先進的技術,在一趟航班中,A380的載客量只要比747多11%(大約載323人)即可保本,而其實際載客量比這個數要多232人。與之相比,波音747的實際載客量僅比290人的保本載客量多123人。這也就意味著,航空公司運營A380獲得盈利的可能性更大。

  與波音747相比,A380有望將每架飛機每英里的運營成本降低15%至20%。資料顯示,2003年波音747的訂購數量僅有10架,均為貨機,且產量也已降至每月大約1架。而空客則預計其圖盧茲工廠每月能生產4架A380,那些需要大飛機的航空公司已把目光投向了空客。

  波音仍然認為,空客犯了一個巨大的戰略失誤。大多數分析師也認為, A380的銷量超過250架,空客才能收回投資。不過,截至2004年底,A380已經從13家航空公司獲得了139 架的訂單,這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局了。盡管空客與波音競爭的主戰場仍會是在較小的飛機如波音737對空客的A320系列,或波音777對空客的A330和A340,但A380的推出無疑會鞏固空客的領先地位,至少短期之內如此。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專題:

  《商務周刊》2005封面秀

  《商務周刊》封面系列文章:

  大飛機!大飛機!

  中國大型飛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空中客車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