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退”和重新打造“周氏喜劇”的路徑漫長又清晰。
自大年初一首映后,《西游降魔篇》不斷刷新內地華語票房紀錄,不過,觀眾評論卻隨著票房的水漲船高兩極分化,贊嘆“遇見最好的周星馳”有之,抨擊周星馳江郎才盡炒冷飯圈錢的亦有之。
該景象的出現并不奇怪,“周星馳”三個字早已在內地電影市場被符號、圖騰化,且被固化成為“小人物無厘頭”的喜劇品牌(如果更文藝點的說法可能是后現代解構主義),但對周星馳的電影產品而言,該品牌標識(效應)必然會衰減,原因很多,比如周星馳自己在近年來越來越傾向于導演、制片的幕后工作,而被捧為“星爺”高高在上的周是否能放下身段演繹當年的小人物,尚存疑問;從市場的角度而言,當年的周氏戲劇是否還能贏得今天觀眾的喜愛,也猶未可知。因此,《西游記降魔篇》與其說是周星馳個人從演員完全“隱身”到幕后的標志,倒不如說是周星馳試圖更新甚至顛覆重塑個人品牌的里程碑,在這一過程里,周星馳不想冒險,但實際上又在冒險。
周星馳“隱退”和重新打造“周氏喜劇”的路徑漫長又清晰,早在1996年的《食神》,周星馳就擔任了第二導演和部分編劇工作,其后從《少林足球》開始,周星馳“晉升”第一導演,正式開啟刷新個人品牌之路,從之后的《功夫》、《長江七號》來看,該轉型路徑基本可以概括為:拉長產品的制作周期,加入大量的特效作為賣點,代價是無厘頭喜劇的創新和分量逐漸變輕,而周本人作為演員對產品的影響力也在逐漸變淡,在《長江七號》中,周星馳(成名后)第一次成為絕對配角,到了《西游記降魔篇》,堪稱周星馳轉型的“集大成”作品,周完全隱退到了幕后。
這是一次很重要的“冒險”,畢竟周本人仍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因而必須彌補周退居幕后而損失的商業賣點,因此,周星馳選擇“西游記”這一最穩妥的商業題材,中國最著名的魔幻神話自不必說,九十年代讓周星馳封“爺”的《大話西游》翻新也算是有足夠票房號召力的商業噱頭;從演員配備而言,都有各自市場價值。
應該說,周星馳對這部西游記有十足的野心,黃渤之于孫悟空的顛覆式演繹、大量精致的特效以及被很多觀眾吐槽的“少兒不宜”鏡頭都和觀眾以往印象中的周氏戲劇大相徑庭,而劇情架構層面,唐僧和三個徒弟以及舒淇的沖突都大有文章可做,周星馳在這部電影里加入了過去作品里沒有的東西,他希望打造一部有現實主義感,甚至帶有些文藝范的新產品,這部產品將成為新周星馳風格的開端。
但正如一些影評所稱,大量的特效、帶有明確舊時代印記的老段子嚴重壓縮了“新元素”們發揮的空間,最后的結果是,電影具備了大量的商業元素:笑料、特效、驚悚、恐怖,反而像一個大雜燴,或者說,如果周星馳把《西游記降魔篇》完全打造成一部帶有周氏風格的CULT片,那么這部電影得到的評價可能更高,但票房也許不會像現在這么高。
如前所說,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周星馳個人有強烈的意愿轉型,來打造自己風格的電影(過去周的電影是有濃厚的王晶、劉鎮偉烙印的),但在現實執行的時候,無法不考慮商業元素,因此,懷舊(比如沿用九十年代《大話西游》主題曲)、傳統香港電影的笑料、以及周星馳招牌的無厘頭喜劇元素就不得不加入電影中,周星馳沒辦法在商業上冒險。
但這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冒險。必須承認,《西游記降魔篇》的高票房有觀眾對周星馳品牌的強烈期待在里面,大量并不新鮮的“笑料”(甚至包括結尾涉嫌抄襲游戲)的加入意味著周在透支自己的品牌,觀眾的新鮮感和期待不會永遠維持下去,從眾多對電影的吐槽就可見一斑。因此,《西游記降魔篇》稱得上周星馳個人品牌的分水嶺:今后,你或許看到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周氏作品系列,或許,周星馳也會盛極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