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家族企業整體表現優于非家族企業,深圳成為家族企業最集中與活躍的城市。
福布斯首度發布“中國家族企業調查”
職業經理人積極介入家族企業經營管理
夫妻與兄弟關系成為家族企業為數最多的家族關系
2010年9月14日,上海——全球知名商業媒體《福布斯》中文版今天首次推出“中國家族企業調查”。《福布斯》中文版對中國家族企業進行了全面、獨立的調查,并以對企業的“實際控制”和“家族性”為原則,對“家族企業”做出了界別定義。調查范圍包括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的民營企業,深入研究這些企業的經營情況、股權結構、股東與高管人員間的家族關系、以及企業傳承的相關情況等各方面信息,并依靠《福布斯》中文版豐富的讀者群,通過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了數百家民營非上市家族企業相關信息。
根據《福布斯》中文版的定義與統計,截至2010年6月底,滬深兩地證券市場的上市企業一共有305家為家族企業,占民營上市企業總數的36.2%。其中有17家上市家族企業為滬深300指數企業。上市家族企業的總市值為14,657億元,約占滬深上市企業總市值的7%。2009年它們的平均利潤為1.69億元,較之民營上市企業的整體平均利潤高出14.2%。
調查結果顯示,上市家族企業整體表現優于其他上市企業。從成長性角度來看,上市家族企業最近3年(2007-2009)加權銷售增長率達到17.24%,而上市國有企業同期銷售增長率僅為7.04%,上市民營企業整體也僅為8.64%。從贏利能力角度看,上市家族企業也表現突出,3年加權平均凈利潤率達到12.53%,而上市國企只有2.85%,而上市民營企業中的非家族企業也只有5.69% 。
這一結果顯示上市家族企業整體優于其他上市非家族企業。這和國外相關研究與報道中,對歐洲上市家族企業與美國的上市家族企業進行經營比較的情況相一致。可見家族企業無論是新興經濟體如中國、還是具有悠久商業歷史的西方國家,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企業模式之一。
我們還發現中國證券市場2004年開設的中小企業板和2009年開設的創業板,開啟了中國優秀家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浪潮。2005年~2010年間一共有188個家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最近3年IPO的家族企業則呈逐年遞增趨勢。可見中小板與創業板較低的上市門檻,無疑成為眾多品質優秀的民營家族企業進行融資再發展的最佳選擇。但是另一方面福布斯中文網(forbeschina.com)在線問卷卻顯示,家族企業對股權融資方式,依然抱有失去控股權的疑慮與謹慎。
我們同時發現,從上市家族企業所在地區來看,華東地區(有153家,占50%)和華南地區(有74家,占24%)的上市家族企業數量最多;以省/直轄市為單位,廣東(69家)、浙江(60家)、江蘇(32家)的上市家族企業數量位列前三甲。有意思的是,從單個城市看,深圳市的上市家族企業數為31家,遠多于“北上廣”這中國三大經濟核心城市(北京10家、上海18家、廣州7家)。作為擁有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的深交所所在地,深圳毫無疑問成為中國現代家族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最佳窗口。
從第一代企業家的年齡分布來看,目前超過60%的第一代企業家出生在40年代與50年代,其年齡在50歲-70歲之間,接下來在60年代出生的企業家比例占24%,更年輕的企業家則不到20%。與其第一代的年齡分布相對應的是,47%的家族第二代出生于70年代,只有不足30%的人出生于60年代,而近年來被議論較多的“80后”僅占了不到20%的比例,可見“70后”其實才是當今第二代企業家的主力。
我們以公告中披露的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為核心,在公司的前10大股東、前10大流通股股東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以公開信息為準一一梳理、歸納是否存在和存在何種家族關系。最終我們確認了305家滬深上市家族企業的285位“家族核心人”,并以他們為核心整理出超過900位“家族關系人”,并將滬深上市家族企業中主要存在的家族關系歸納如夫妻關系、父子/母子關系、父女/母女關系、兄弟姐妹關系和姻親關系等10種家族關系。
我們從中發現,有夫妻關系的企業數為110個、有兄弟關系的企業個數為133個,是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中為數最多的兩類家族關系,聯系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在眾多民營企業初創期間,創業者最能夠得到創業支持的,無疑就是與自己年紀相仿而且互相信任度最高的夫妻與兄弟。
我們還進一步發現,有一二代關系的企業合計為153個,即有父母與子女,以及兒媳、女婿等共同擁有企業并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可見中國上市家族企業的家族內分享及傳承意味較為濃厚。福布斯中文網(forbeschina.com)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也反映了這一情況——在詢問到是否希望由家族第二代繼承企業時,65.8%的填表者選擇“是”。
而在繼承企業的方式上,有超過40%的第一代非上市民營企業家,做好了自己子女不親手接管自己傳承下來的家族企業的準備,轉而使用職業經理人來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僅13.7%的人選擇要求子女親自管理企業。這樣的情況值得關注,可見中國民營企業家們已經準備向現代家族企業制度轉變。
我們的調查還發現,優秀職業經理人正在積極參與家族企業的管理。以2009年年報內容為準,通過業績與經營效益的比較發現,我們整理的305家上市家族企業中有115家企業聘用職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總裁或CEO職位,占總量的38%左右。我們選取了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以及反映回報性的凈資產報酬率3項財務指標,以2007年-2010年中報的財務數據的加權均值進行考察后顯示,在凈資產回報率上,聘用職業經理人的企業為3.58%,而任命家族人管理的企業為3.46%;在總資產周轉率與流動資產周轉率上,兩者分別是0.27%與0.17%、0.46%與0.49%,可見用職業經理人的上市家族企業,業績與經營效益總體表現略好于家族人管理的上市家族企業。
對于上市家族企業的研究和非上市家族企業的問卷調查均顯示,大部分上市家族企業的第一代企業家們,能很好地利用他們多年奮斗發展所積累的專業經驗與能力來持續營運自己的企業。對企業的認同與投入高、企業股權結構與管理層穩定性高、企業發展更具長遠性這三大方面是當今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享受著的“第一代創業者溢價”優勢。而當企業規模日漸擴大之后,接受良好訓練的職業經理人所擁有的現代化企業管理知識,無疑對企業價值的提升起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縱觀我們的調研,正如《福布斯》中文版總編周健工指出,中國民營企業,不過剛在第一代企業家手中開始壯大繁榮,遠未達到“富過三代”、“家業長青”。但回看過去我們可以發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史,就是一個個家庭、家族將小作坊、小商鋪發展到法人經濟體乃至上市公司、跨國集團的歷程。家族企業的模式,適應了民營企業早期的發展實際情況,目前中國家族企業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向現代家族企業演進。
此外,《福布斯》中文版還根據企業增長性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回報性指標(凈資產回報率)、股票表現性指標(股價增長率)進行計算,并參考企業與其所屬行業相關指標的差異,從305家上市家族企業中挑選出50家表現最佳的上市家族企業與10家表現最差的家族企業。海普瑞的李鋰家族、新和成的胡柏藩家族、萬邦達的王飄揚家族奪得“中國最佳上市家族企業”前三甲。
前10位的表現最好的上市家族企業中7家是新上市企業,其中一半主營領域為醫療保健。它們的平均3年凈資產回報率為47%,而相對的行業均值只有14%。而在成長性方面,它們的平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為88%,平均凈利潤年均增長率則為148%。而縱觀前50強,凈資產回報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與凈利潤年均增長率分別是33%、52%和72%,而相對應的行業凈資產回報率僅為11%。
第一代創業者溢價
作者:商元暉
目前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中的主體仍在享受第一代創業者的優勢。
為了更好了解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在經營表現上的孰優孰劣,我們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滬深上市民營企業中,選出了305家上市家族企業,與上市民營企業中的非家族企業、上市民營企業整體,及上市非民營企業這三個大類,從成長性指標、盈利性指標與回報性指標等方面進行考察和對比。
結果顯示從總體來看,上市家族企業的表現好于上市非家族企業。上市家族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凈利潤率等方面明顯優于上市民營非家族企業,在凈資產回報率和總資產回報率兩項指標上略遜于后者。另一方面上市家族企業在所有的指標上都優于上市非民營企業。這樣的情況與歐美上市家族企業的表現一致。可見家族企業無論是在新興經濟體如中國、還是悠久商業歷史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是有效的企業組織形式。
目前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中的主體仍在享受第一代創業者的優勢:
1、對企業的認同與投入高: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中,三分之二左右的企業仍然由第一代企業家主導經營,他們對于企業那種視如己出的感情、以及對自己家族事業的投入與不斷前行的驅動力,非家族企業用股權激勵等方式都恐難獲取。
2、企業股權結構與管理層穩定性高:家族企業在股權結構有著較強穩定性,我們抽樣調查的幾家上市家族企業,有的成立至今股東結構都未有實質性變動,而在管理層方面也一直有家族人員長期任職重要崗位。這樣的情況或許會被人認為是家族企業封閉、保守的體現,但是實際證明企業經營良好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企業股權與管理層的穩定,相對于消耗大量資源在代理與監管成本上,以及無謂的內耗,家族性的股東與管理者依靠互相間先天的穩定關系,讓企業得以持續平穩地發展。
3、企業發展更具長遠性:當家族企業希望代代相傳時,企業家對于企業發展規劃將更具備長遠的眼光。對于不在少數的職業經理人來說,工作的目標無非就是在自己合同任期內、最多到自己股票期權行使之際,保證企業的良好運營,因而企業可能會出現追求短期效益的行為,而那些樹立了家業長青終極目標的企業,則能夠以更穩健地步伐向前邁進。
我們通過研究,選出了50家表現最佳的中國上市家族企業,其前十位中七家是新上市企業,一半主營業務為醫療保健,它們的平均三年凈資產回報率為47%,而相對的行業均值只有14%。在成長性方面,它們的平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為88%,平均凈利潤年均增長率則為148%。
一、家族企業基礎信息圖:
1.上市家族企業IPO年度分布圖
我們發現中國證券市場2004年開設的中小企業板和2009年開設的創業板,開啟了中國優秀家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浪潮,如圖所示,2005年-2010年間一共有188個家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最近3年IPO的家族企業則呈逐年遞增趨勢,2008年有29家,2009年有43家,2010年則有69家。
2.上市家族企業所屬行業(按證監會分類,細分制造業)分布圖
從所屬行業來看,上市家族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制造業上,所占比例高達71%,排名第二的行業為信息技術業,所占比例為8.2%,排名第三的房地產業的企業比例僅為6.8%。同樣我們的網上調查問卷也顯示,42%的非上市家族企業也從事制造業,其次是有14.9%的企業屬于貿易或批發零售業。
3.1.上市家族企業總部所屬省份(前8名)分布圖
在上市家族企業所屬省(直轄市)及城市中,我們發現廣東省的上市家族企業數最多,共有69家,其次是浙江省(60家)、江蘇省(32家)、以及福建省(23家)。可見民營經濟較繁榮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也是中國家族企業最多的區域。
3.2.上市家族企業總部所屬城市(前10名)分布圖
廣東省的深圳市,其所有的上市家族企業數為31家,遠遠多于“北上廣”這中國三大經濟核心城市(北京10家、上海18家、廣州7家)。可見作為擁有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的深交所的深圳,毫無疑問成為中國現代家族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最佳窗口。
4.上市家族企業所屬地區分布圖
從上市家族企業所在地區來看,華東地區的上市家族企業為153家,華南地區為74家,而西南地區、華北地區、中部地區的企業數都為20家左右,東北與西北的企業數相對較少,合計為15家。這與我們網上調查問卷得到的情況較一致,42.6%的填表企業位于華東地區,22.9的企業位于華南地區,可見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發展最好的,無疑就是東部與華南這些沿海區域,這里不僅有中國幾處最早的經濟開發區和眾多港口,同樣也有較好的城市化基礎與充裕的勞動力。為中國現代家族企業發展提供了優渥的環境。
5.上市家族企業所屬經濟區分布圖
從中國三大經濟區所轄的上市家族企業來看,長三角經濟區的上市家族企業最多,這同樣得益于浙江與江蘇兩地發達的民營經濟,而珠三角地區主要靠廣東省,近幾年崛起的環渤海經濟區則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家族企業家族性信息圖:
1.1家族第一代出生年代分布圖
從第一代企業家的年齡分布來看。32%的第一代企業家的出生于40年代,30%的人出生于50年代,兩者合計起來,顯示超過六成的第一代企業家的年齡在50歲-70歲之間,而60年代出生的人的比例占24%,處于其它年紀的人則占不到20%的比例。
1.2家族第二代出生年代分布圖
與家族第一代的年齡分布相對應,47%的家族第二代出生于70年代,接近30%的人出生于60年代,而近年來被議論較多的“80后”僅占了不到20%的比例,可見“70后”其實才是當今第二代企業家的主力。
2.1家族第一代最高學歷分布圖
我們發現超過六成以上的第一代家族企業家為大專以上學歷,與人們通常認為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文化程度不高的印象有所不同,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營企業家更愿意上市。
2.2家族第二代最高學歷分布圖
在國內接受大學本科及碩士教育的第二代比例也超過了六成,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情況不盡相同。不過結合之前的年齡分布情況,可以推斷大部分的80后第二代應該還在念書當中,并沒有出現在我們收集資料的視野之內。
1. 上市家族企業中最主要的十種家族關系分布圖
我們以公告中披露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核心,在公司的前10大股東、前10大流通股股東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以公開信息為準一一梳理、歸納是否存在和存在何種家族關系。通過整理我們發現,夫妻關系與兄弟關系,是中國上市家族企業中為數最多的兩類家族關系,這樣的情況和人們傳統上管家族性企業叫“夫妻店”、亦或是常言道的“上陣親兄弟”較為相符。聯系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在眾多民營企業初創期間,創業者最能夠得到共同創業支持的,無疑就是與自己年紀相仿而且互相信任度最高的夫妻與兄弟。
有一二代關系的企業合計為153個,即有父母與子女,以及兒媳、女婿等共同擁有企業并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可見中國上市家族企業的家族內分享及傳承意味是較濃厚的,我們的網上調查問卷的相關內容也反映這種情況。在詢問到是否希望由家族第二代繼承企業時,65.8%的填表者選擇“是”。
4.家族第二代在企業任職情況分布圖
我們在考察上市家族企業的第二代進入公司任職情況時發現,持股不任職、以及僅擔任董事無任何兼任的家族第二代比例接近50%。當然這并不等于說這部分都不再參與公司日常營業,不能排除其中有人正處于培養學習階段。不過結合上市家族企業的第二代超過70%都是80年代之前出生的情況,而現在還沒接手的話,應該有相當比例的家族企業選擇“二代持股、聘用職業經理人管理”這樣“東家+大掌柜”的模式。
不過在繼承企業的方式上,我們的網上調查問卷顯示38.4%的企業選擇了讓第二代“繼承股權和管理權、但視情況行使管理權”的方式,即家族第二代以持股股東身份擁有企業,一般情況下聘用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若企業遇重大危機或職業經理人不稱職,則親自管理企業;加上5.5%的填表企業選擇了“繼承股權、不繼承管理權”的方式,兩者合計有超過40%第一代非上市民營企業家,做好了自己子女不親手接管自己傳承下來的家族企業的準備,轉而使用職業經理人來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僅13.7%的人選擇要求子女親自管理企業。這樣的情況值得關注,可見中國民營企業家們已經準備向現代家族企業制度轉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