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曉曉
10月11日,王永慶不放心臺塑集團在美國的業務,不顧醫生們的勸誡,執意要去金融風暴中心親自察看。這時候,王永慶已經卸任臺塑董事長兩年。誰都沒想到,美國東部時間15日上午9點38分,這位92歲的老人因心肺衰竭,長辭于新澤西州住宅。
從一個米店的伙計到臺塑集團的董事長,從200元新臺幣創業到后來的石化王國,王永慶是臺灣工商界的第一張名片,臺灣人心目中的“經營之神”。16日整整一天,臺塑氣氛郁沉,一位部門高管在電話里聲音哽咽:“我沒有見過一個老板,這么大年紀,還親自到處去考察”。
“之所以受到愛戴,是因為他身上具備中華民族非常傳統的勤勞克儉的品質,一生都非常樸實。”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說。
劉震濤是負責出版臺塑叢書的執行主編,掌管12萬億總資產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是叢書的另一位主編,他們試圖在王永慶的經歷中,尋找央企經營之道。李榮融曾公開評價“王永慶走出一條中華民族工業化道路”。
王永慶出生于臺灣新店一個茶農之家。由于家境貧寒,15歲被父親送到米店做學徒。1年以后,他向父親借了200臺幣 (約人民幣50元),開了一家米店,所有的故事從這里開始。
1954年,王永慶始創臺塑公司,后來創建南亞、臺化、臺塑化等石化企業,被稱為“臺塑四寶”。之后,集團業務涉及醫療、生化科技、汽車等產業。臺塑成為臺灣制造業的龍頭。
下轉04版
上接01版
王永慶只有小學學歷,經營上沒有什么大道理,但社會底層的磨煉使他備知人情冷暖。賣米的時候,他幫人把米抬回家,先把人家米缸的陳米倒出來,米缸擦干凈,新米裝上后,再倒上陳米。當時人生活艱難,他送完米并不急著收錢,總在人家發工錢的第二天才去。即使很多年后,王永慶創就了石化王國,上游原材料緊張時,很多人高價待沽,王永慶卻主動提出降價,請下游廠商自己提出能夠接受的價格。
“他的管理理念就是合理化,他倡導讓人心甘情愿地發揮積極性,關心員工收入,注重上下游供應商的利益平衡,達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劉震濤說。
第一次接觸王永慶是在1989年11月30日。劉震濤時任國臺辦經濟局局長,那是王第一次來大陸,受到鄧小平的接見。當時,已有經營輕工業、紡織業的臺商陸續來大陸投資設廠,王永慶也希望展開大陸投資。
來源:經濟觀察網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