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牛根生明年將卸任 蒙牛面向全球招聘國際化總裁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7日 08:57 新京報

  本報訊 (記者 蘇曼麗) 領著蒙牛走了6年的牛根生開始面向全球尋找其接班人。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宣布,牛根生將于2006年辭去集團總裁之職,僅保留董事長職務,集團總裁一職今起面向全球招聘。

  “國際化的企業需要國際化的總裁,新的班子培養得越早越好。”牛根生表示。

  據了解,蒙牛集團新總裁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全球化”,招聘的報名工作將于10月31日結束,這是國內乳制品企業首次面向全球公開招聘總裁。

  蒙牛業務逐步壯大的時候,牛根生為何萌生退意?對此,牛根生表示,由于蒙牛當初是采取發起設立方式創辦的企業,加上僅有6年的發展歷程,所以,蒙牛的董事長與總裁過去無可選擇地一直由自己“一肩挑”。他認為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分離”是歷史潮流,也是中國企業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隨著蒙牛業務發展的漸趨成熟,分設的條件已經具備。

  牛根生同時表示,這也是香港

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中國蒙牛乳業公司(2319 HK)的要求。這是繼“中國蒙牛乳業”董事長與總裁于去年分設后,作出的相應決定。

  昨天,記者提前拿到的蒙牛集團總裁招聘廣告上并沒有具體條件的規定,只要求應聘者“來信來函請附本人中英文詳細簡歷一份,一寸近照一張,身份證(或護照)、學歷證復印件一份”。據悉,該廣告今天將在《人民日報》和《商業周刊》上刊登,隨后還將在網站和其他媒體上刊登。

  據蒙牛乳業副總裁孫先紅表示,蒙牛集團一直在吸引外面的人才加入,目前集團內部就有來自雀巢、康師傅、統一等知名企業的精英,而此次是集團以最高職位面向全球招聘。

  業界聲音

  乳業人才應本地化

  對于蒙牛此舉,三元食品股份總經理鈕立平表示,目前我國乳品企業在管理水平、生產制造水平上都不差,而國外的一些乳業巨頭在中國并不順利,像帕瑪拉特退出中國。因此,乳業的人才還是本地化比較好。

  乳業專家陳渝認為,全球招聘總裁對樹立蒙牛的企業形象,增強股民投資信心可以起到積極作用,但在目前主要市場仍在國內的情況下,尋找一個具有國際經驗的總裁可能操之過急。

  觀察

  蒙牛構建“三權分立”

  打造嶄新管理模式,黨委、董事會與經營班子相對獨立

  已經走出內蒙古而成為“中國牛”的蒙牛,在其管理結構上也在進行著一場分權運動。這次全球招聘總裁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蒙牛在組織和管理架構上還有一系列的變動。據記者了解,蒙牛集團在2006年將建立新的架構,黨委管黨委的事,董事會管董事會的事,經營班子管經營的事,形成“三權分立”的管理模式。

  告別“大頭娃娃”

  業界一直將蒙牛看做是一個“大頭娃娃”。由于牛根生的個人魅力,加上創業初期的形勢要求,公司內部形成了一股很濃烈的“個人英雄主義”,整個企業受牛根生影響非常大,企業內部也流傳著:“老牛沒發話,好多事情沒法做”。

  公司內部也形成了一股“牛勁”,曾與多位蒙牛中高層接觸的乳業專家陳渝說:“牛總手下的人都受他熏陶,他們說話都像牛總一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煽動力,做事也是一股牛勁。”

  陳渝認為,蒙牛的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英雄人物模式。但是發展到今天,蒙牛完成了全國布局,集權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這樣全國性的企業,蒙牛的分權勢在必行。

  牛根生在近幾年來也一直試圖避免人們總把“蒙牛”和“牛根生”混為一談。

  牛根生在7月份做客新浪時曾透露,自己曾經反對過“蒙牛”這個名字,1999年公司初創時期有9位董事,起名的時候其他8位董事贊同“蒙牛”,只有牛根生表示反對,他說:“我就怕別人把這家企業跟我個人做什么聯系,畢竟我的股份才12%多一點。”

  分權在進行

  蒙牛方面認為,三權分立的管理模式可以形成相互推進、科學制衡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最終實現“三權合力”的最大化。

  類似分化權力的事情在早些時候也曾發生過。今年年初,牛根生在董事會之下設立了顧問委員會,副董事長,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各個部門年齡大的不適應崗位但有經驗的元老,都被招進顧問委員會,牛根生任主任。牛根生對顧問委員會的定位是:只建言,不搞建設;只服務,不干業務;只管驗收,不管創收;只謀戰略,不謀戰術。

  設立顧問委員會意在給年輕人讓位。目前已有四位高管人員進入這個委員會,他們讓出的崗位已由新人接替。同時,牛根生還表示,到2008年,他已經50歲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將辭去董事長職務。

  打造“世界牛”

  在今年8月份公司成立6周年慶典上,牛根生對外宣布了蒙牛乳業的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做“內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國牛”;第三步,做“世界牛”。

  經過6年時間,蒙牛乳業主營業務收入在全國乳制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2強之列,成為一頭“中國牛”。

  “國際化的企業需要國際化的總裁。”牛根生瞄準的是做一只“世界牛”的目標。

  除了在人力資源方面向全球化轉型外,在戰略合作上,蒙牛早就開始部署。

  早在2002年12月,

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有限公司三家著名投資銀行一次性向蒙牛乳業注資26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16億元),共持有蒙牛乳業32%的股份,走出了與世界大公司聯手的第一步。

  今年8月,蒙牛集團和世界第二大乳業巨頭丹麥阿拉·福茲公司簽署合資協議,共同投資5.4億元人民幣,組建一家嬰幼兒奶粉生產廠,其中蒙牛占該廠51%股份,阿拉·福茲占49%。當時,蒙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牛根生就表示,這是蒙牛傍的第二個國際大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7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