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膠帶制品公司董事長袁立:為錢途培養富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1日 17:39 財富時報 | |||||||||
文/黃金蘭 他認同“富不過三代”的觀點。他說,他不考慮把錢財留給子女,而是要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要讓員工,首先是銷售人員先富起來,所以他提倡“小河有水大河滿”,而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滿”。他認為,員工富了,“富大”才會富。作為老板,他在企業內部一直實行“藏富于民”的政策。
袁立:以培養富翁為己任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分析得出結論,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為2.7年。作為民營企業的富大公司,如今已經成功運行了13個年頭。在企業成功背后,必定有企業家獨到的經營理念,而富大公司董事長、上海市勞動模范袁立,就以他“小河有水大河滿”的逆向思維引領著企業不斷壯大。 培育200個百萬富翁,20個千萬富翁,讓所有員工在10年內居有房,行有車……這是上海市勞動模范、富大膠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民營企業家袁立10年前繪就的財富規劃,如今公司已經產生了30余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也悄然出現…… 作為私企老板,袁立那獨特的財富觀緣于何處?他何以將培育富翁為己任?帶著疑惑,記者走近袁立,探個究竟。 寬敞的辦公室里沒有奢華的擺設,除了盆景花卉,其余全是書籍。50開外的袁立,腳穿布鞋,身著工作服,臉上洋溢著謙和的微笑,一介平民書生形象。采訪他像是在聽他講述與職工共創財富的故事。 下海,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袁立下海是在1992年,在此之前他是上海膠帶廠的銷售員。小時候他父親被打成右派,他的理想和人生目標的實現也因此屢屢受挫。年輕時候的袁立曾經在上海膠帶廠經歷過三班倒、為國企的產品搞銷售……25年默默為國企奮斗的經歷壓抑了他自我發展的念頭,同時也培養了他自我奉獻的精神。 伴隨著上海膠帶廠的股份制改造,從國有企業一路走來的袁立,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中萌發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念頭。然而,促使他毅然跳槽的那個動因,至今談論起來,仍舊使他憤然。那一年,43歲的袁立毅然跳槽離開行將上市的上海膠帶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籌建富大公司。在此期間,他找房子,招員工,蓋了14個圖章,騎破了一副摩托車胎,終于成功創辦滬港合資的富大膠帶制品有限公司,成為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了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好學的袁立還在此期間獲得了工商管理的碩士學位。 創業,幫助同伴變成老板 1998年,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袁立,在年底對先進的表彰和獎勵中,引發了對自身業績的思考:自己起早貪黑為企業建功立業,為何從未有人提他為先進?答案不言而喻:他是老板。老板就是沒有名份的先進和標兵。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后,他的經營理念也隨之轉變。要讓標兵都變成老板,讓大家共同富有,讓更多的人來當家理財。于是,他突發奇想,把自己的股份送給那些標兵。除了幫助他們變富,袁立當然更寄希望于通過此舉和他們一起把企業搞大。為此,他設計了9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分公司,分公司經理占有總公司贈與的股份,持股5年后,就可以在總公司內部轉讓,或由集團公司收購。 可是,公司的股本是袁立與香港老板共同擁有,實施這一計劃必須得到對方認同。香港老板會同意嗎? 聽說袁立要把他倆共同的財產轉送給下屬,香港老板頓時傻了眼。盡管,對于資本的增值以及分公司成立以后的經營,袁立早就成竹在胸,但面對港商的滿腹狐疑,他還必須予以開導。于是他拿來一大一小兩盒蛋糕,先將一盒較小的蛋糕對切開,又拿來一盒大蛋糕一切為四,他將兩盒蛋糕各取一塊讓香港老板比較,香港老板由此領悟了把蛋糕做大的寓意,但對蛋糕能否做大港商仍然心存疑慮。為此,袁立和他定下君子協議:試行3年,如達不到資本翻倍的目標,袁立賠償全部損失…… 就這樣,袁立硬是把公司1000萬元股份的20%送給了下屬的標兵,讓他們也成為股東。就這樣,富大公司的老板從1個變成了10個。3年過去了,資產增值到了5000萬。 回憶那段歲月,袁立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富大公司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主要是得益于這一重大決策。 成功,小魚吃起了大魚 小河有水大河滿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小魚吃大魚的故事并不多見,然而,當時連小魚都說不上,只能是算作小蝦的富大公司,在發展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把被業內公認為“大魚”的上海膠帶公司,遠遠地甩到了后面。 2000年,上海膠帶股份公司在崇明的聯營廠房,被銀行當作抵押物資,由華夏拍賣行舉行了三次拍賣會而沒有找到買主。袁立聽說后,出資200萬元買下了這家倒閉的聯營廠。在此基礎上,他還追加了3000萬元,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流水線,把這家倒閉的工廠改造成為一流的現代企業。2004年,富大公司的營業額突破了3個億的規模,已經穩穩地進入了全行業中第三名的位置。 誠信,“陽光老總”的無價財富 企業發展了,袁立不忘回報社會,他樂善好施,捐款幫困,出資金額達到500多萬元。不僅如此,他還捐資建立了“青少年陽光教育基地”,以挽救失足少年。由此,袁立獲得了“陽光老總”的美譽。也就是這個“陽光老總”,為他贏得了一批又一批的客戶。去年夏天,富大公司的營銷人員到馬鋼股份公司洽談業務。客戶說,我們不了解富大,但聽說過“青少年陽光教育基地”。當了解到上海那個“青少年陽光教育基地”就是富大集團老板出資建立時,那位客戶義無返顧地和富大簽署了大額定單。 富大公司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成為全國膠帶行業佼佼者,其中,公司良好的社會信譽一直在為企業的業務推波助瀾。多年來,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評定該集團為2A級財務信用等級。同時,集團還擁有上海銀行“小巨人”的證書。有了這個證書,無須任何擔保條件,富大集團就可以隨時在上海銀行借貸1000萬元的資金。也是憑借著公司的良好信用,公司銷售資金的支付,都是以6個月匯票形式兌現,客戶對此從未有過疑義。在集團公司內,分公司資金可以在集團公司內靈活調度。因此,公司一般不缺資金,就是連上海銀行1000萬元授信額度,公司也很少利用,但是,作為公司的無形資產,它的作用滲透了公司全部的經營。 藏富于民的財富觀 作為經營了10多年民營企業的老板,袁立確實富有。他對自己的財富非常知足。在解釋他的個人的財富觀時,他幽默地引用“宿命論”觀點來表述。他認同“富不過三代”的觀點,他說,他不考慮把錢財留給子女,而是要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要讓員工,首先是銷售人員先富起來,所以他提倡“小河有水大河滿”,而不是“大河有水小河滿”。他認為,員工富了,富大才會富。作為老板,他在企業內部一直實行“藏富于民”的政策。 談到未來,袁立說,他還有一個宏大的造福于民的計劃:建一個公益性的圖書館、辦一所學校——這是市勞動模范、市優秀建設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袁立拓展“錢途”的下一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