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資本冒險家張少鴻:豪情未減 獄中暢想東山再起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5日 11:50 中國經濟周刊

  硝煙散盡,中國股市上的“莊家鼻祖”張少鴻全軍覆沒,曾經的“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等諸多榮耀也隨著他的商業部落一同淪陷。與剛剛落馬的“戰友”、德隆系操盤手唐萬新黯然長嘆的表現迥異,牢獄中的張少鴻正謀劃“東山再起”。盡管現在,眼淚是他留給兩萬余名被害人的最大“補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王勇 / 河南報道

  張少鴻正重覓“天堂”之路。

  兩個多月前,這位原河南省讀來讀去讀書社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讀公司)掌門人接到了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終審裁定: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名成立,判刑10年,并處罰金40萬元。

  斯時,繁華落盡的張少鴻在鄭州等地監所“生活”已近四年。

  “目前,我正躊躇滿志、精心設計個人長期關注的研究課題以及完善極具市場價值的個人商業運作項目,爭取盡早重返社會,為東山再起做好各項準備!”張少鴻獄中放言。

  四年前,正是因為這個“極具市場價值的個人商業運作項目”,張少鴻讓兩萬余人領略了一次“天堂”的風采,又殘酷地將他們扔進了現實的“地獄”。

  現在,他依然“豪情”未減。

  獄中暢想

  2001年8月9日,是張少鴻最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潛逃路上的張少鴻在河北邢臺折戟—距離鄭州警方《通緝令》的發出尚不足9天。此前,他曾致信河南省公安廳,幻想扭轉乾坤,但終究回天乏術。

  張少鴻面對的是法律與公理的拷問和27955位被害人的注目。

  從鄭州市金水區法院的判決書中,可以看到張少鴻步入“地獄”的故事梗概。

  —1994年7月,張少鴻的三讀公司“在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情況下”,開始“擅自以‘讀書押金獎讀金’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1997年1月7日,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和河南省工商局曾聯合對其進行查處,并課以310萬元的重罰。

  不過,張少鴻的“非法吸收存款”之舉很快便死灰復燃。在其策劃下,該公司向社會吸收存款時又多了“委托理財”項目,并承諾每年給予一定比例的高額利息。至1998年9月10日,該公司“已向社會不特定對象27955人吸收資金約5.85億元”。這些錢幾乎全部被張少鴻用于期貨、股票等高風險投資。期間,他用公眾存款購置的1530萬股“深發展”股票被套,市值縮水愈半,“崩盤”悲劇最終在三讀公司上演。

  案發后,警方發現,該資金中尚未兌付的群眾計655543人次,金額約4.48億元。1530萬股“深發展”股票凍結日市值僅為2.28億元。27955位受害人5.85億元的存款“收獲”是:按集資債權兌額計算比例成為“深發展”的股東,拿回手中的現金僅約3573萬元,直接經濟損失近2億元。

  2001年9月6日,三讀公司被河南省工商局吊銷。

  不過,對于這樣的一個結局,張少鴻似乎沒有勇氣面對。一方面,他承認自己應該對三讀公司的“讀者”負責,并表示“只要他們債權沒有兌現,我就不會忘卻對他們的最終責任”。而另一方面,他又以“十分委屈”的姿態出現,認為自己是一個“蒙冤者”。

  2004年1月,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審判處張少鴻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40萬元。判決下達后,張少鴻即提起上訴,要求依法改判。

  “我將用我畢生的努力,來洗脫因體制轉軌時期個別部門濫用法律而強加給我的不實的罪名!我將在后半生中,以百倍的奮斗精神,并用多種方式和成效來證明世紀交替時期發生在鄭州、發生在張少鴻身上的所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個滑稽可笑的冤錯慘案!”在寫給有關部門的信中,44歲的張少鴻展露的仍是一幅“志在千里”的形象。

  此番思想緣自何處?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在中國的企業英雄傳里,張少鴻不乏傳奇。

  1961年1月10日,張少鴻出生在河南省安陽縣白壁鄉張家莊村。18年后,這位寒門弟子考進了河南省金融管理學院。完成學業的他進入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工作,徹底跳出了農門。

  在父老鄉親為其暗自祝福之際,張少鴻又有了驚人之舉。1985年,24歲的張少鴻辭職“下!。兩年后的1987年3月,“鄭州市金水區讀來讀去讀書社”問世,“個體戶”張少鴻現身商界,注冊資金10萬元;1990年,商號里面的“金水區”三字被張少鴻輕松抹去,注冊資金增至100萬元,“個體經營”一躍成為“私營企業”;1992年,商號升級為“河南省讀來讀去讀書社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增至1000萬元;1994年,注冊資金又增至2000萬元;同年7月,“河南省讀來讀去讀書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張少鴻任法定代表人……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給予張少鴻的榮耀也紛至沓來:河南省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優秀青年企業家、河南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河南大學名譽教授、全國青聯常委……“創辦了一所沒有圍墻的圖書館”成為人們評價張少鴻時,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定語。由于各界的追捧,1995年,“文化使者”張少鴻當選為第五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斯時,成為三讀公司的“讀者”對不少鄭州人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你只需交納820元、850元、888元不等的“押金”,就能得到一張讀書卡。憑此卡你可以免費借書一年,而且可以在三讀公司旗下的任一分支機構換書閱覽。最令人愜意的是,一年期滿之后,三讀公司支付給你的現金是1000元—其回報遠高于銀行的正常存款利息。

  事實上,這也是三讀公司“讀者”數以萬計、張少鴻被推上神壇的一個原因所在。

  那么,張少鴻是如何維持這樁“賠本生意”的呢?據相關資料顯示,張少鴻早在1993年5月即開始投身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設立席位進行期貨交易,并借力鄭商所20余個席位隱身施展財技。

  此外,張少鴻還參股黃河證券,并在海通、國泰君安、安陽信托證券布陣,先后操盤“深發展”、“金杯汽車”、“川化股份”、“湖北邁亞”等股票謀利—而本錢就是“讀者”們的“押金”。

  顯然,這是一場游離于“讀者”視線之外的巨賭,“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喜悲或許就在彈指間。慶幸的是,厄運并未立即降臨到張少鴻的頭上。

  1997年至1999年,鄭商所憑借著綠豆期貨執全國期貨交易所之牛耳,鄭州亦躍居當時的中國期貨市場中心,其“綠豆價格”影響全球。而作為綠豆期貨的“莊家”之一,張少鴻曾一度與鄭商所共享輝煌。當他攜期貨主力轉戰滬深股市時,相當威風,張少鴻集結河南、浙江、海南的期貨聯軍沖進深圳股市,發動了深圳房地產股的回歸行情,并創造了“深發展”歷史上的最高成交價48元。

  現在看來,倘若不是綠豆期貨終因過度投機而受到了監管層懲處,該品種也因為政策打壓而一蹶不振;倘若不是張少鴻的另一個戰場—斥資5億元操盤的“深發展”遭受重創,市值大幅跳水;倘若沒有因此引發更多的“倘若”,張少鴻的今天也許將是另一種結局。

  “借雞生蛋”也要合法

  張少鴻何以有如此結局?

  “企業家并非天生偉大和高尚,只有在一系列制度的約束下,才能使得他們在自己利益的驅動下行動,又在客觀上肩負對社會的責任!笨偨Y張少鴻的落馬,一位知情的河南省政府官員坦言,除了張“法律意識談薄、決策缺乏理性”之外,“企業融資難、職能部門監管缺位、市場制約機制不健全等制度環境的缺憾也是張少鴻失足一個重要誘因!

  近年來,此類案件在當地頻頻發生,國人耳熟能詳的就有“三星”、“百花”、“紅高梁”等多個故事版本。

  “他們玩的都是‘借雞生蛋’的財富游戲,國美電器掌門人黃光裕玩的也是這樣的游戲,為什么結局迥異?”河南一位從事企業管理咨詢的業內人士堅持認為“根源還是在經營者的主觀方面”,“人家黃光裕的‘借雞生蛋’游戲是不斷升級的:先借要還本付息的錢—銀行的錢;再借還本不付息的錢—廠商的錢 ;最后借的則是不需還本付息的錢—股民的錢,來發展壯大自己,而‘張少鴻們’除了未能‘升級’之外,‘合法’這個重要的底線也未能堅守!

  或許,當年在法律雷區中穿行的張少鴻根本不具備“升級”的條件。一個令人驚詫的詮注是,三讀公司的“集資業務”竟然未設會計賬目,該公司“高管”張輝、張光華、劉梁紅等人要么是剛扔下鋤頭,要么是下崗職工,文化程度均為初中畢業,張少鴻之“經營管理”水平由此洞見。

  頗有“八卦”意味的是,張少鴻獲刑前后,一份題為《中國第一批操盤手的真實下場》的名單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份名單所列的29位操盤手,多曾是資本市場中呼風喚雨之人物,張少鴻與唐萬新更是高居榜首。其結局有七:8人窘迫;7人逃亡;5人入獄;3人轉行;3人賠光;剩下3人的結局分別是禁入、失蹤和“勝利”。倘若除卻轉行的3人不提,“首批”股市的大小“莊家”們似乎都缺乏完美的結局。

  “對民企財富擁有者,應是有問題則清算,無問題則必加保護,但最重要的是要解決產生‘問題富豪’的現行體制中的弊垢!弊窟_集團董事長楊卓舒在與北大博士后研究員趙曉探討如何面對企業家“原罪”時,一語中的。

  如今,已被“清算”過的張少鴻正加緊鍛煉身體,圖謀東山再起。“每天早上5點起床,跑步500圈,計7.5公里;每天上床休息前連續做仰臥起坐1000個。”張少鴻向外界披露說。

  “讀來讀去”變為“賭來賭去”

  1985年,24歲的張少鴻下海,創辦讀來讀去讀書社。

  1992年,張少鴻的“河南省讀來讀去讀書社有限公司”注冊資金增至1000萬元。

  1993年,張少鴻投身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始涉足期貨交易。

  1994年,讀來讀去讀書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張少鴻開始憑讀書卡、“讀書押金獎讀金”向公眾吸收存款,回報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息。

  1995年,“文化使者”張少鴻當選為第五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1997年9月,張少鴻又以“理財委托”形式,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承諾每年給與15-20%的高額利息。

  1997-1999年,張少鴻利用超過5億元的公眾存款轉戰期市、股市,成為有名的操盤手。

  2001年,張少鴻的期貨交易出現危機,他轉戰股市后投資的“深發展”又遭深度套牢。同年9月,他的公司被河南省工商局吊銷。

  愛問(iAsk.com)
  資本冒險家 相關網頁約9,25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