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生意的不規則運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6日 15:08 《財經時報》 | |||||||||
本報記者 胡勁華 由于鮮明的個性及在市場上接連創造的神話,一直以來,牛根生就備受關注。最近,蒙牛的兩位高管親自捉刀,推出一本厚厚的新書,書名即以“蒙牛內幕”為題。究竟它能揭示哪些內幕,又能敘述多少關于牛根生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無疑都是由該書引發的巨大懸念。
可能是自己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對蒙牛的了解是在“湖北投毒”事件發生后,當時在一家都市類報紙上班,同一樓層的經濟部記者突然對著電腦大叫:有人在整蒙!o蒙牛奶制品“打針下毒”。 新聞的敏感性促使自己迅速聯絡事發地武漢的朋友,得到的答復是,“不能報呀,已經有文件了,會引起動蕩的”。 一個死里逃生的故事 “奶”命關天,從學生奶到太子奶到各種與奶有關的乳制品,竟然被下了毒,但偏偏指向的只是蒙牛,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急速成長企業的樹大招風,這也證實了蒙牛在業界的影響力。 一切按照危機發生到解決的模式進展著,經濟部的記者一直在亢奮中,天天向老總申請報道這個“大案”,但最終遭到了拒絕。當時那位經濟記者灰頭土臉,有人說當時全國媒體經濟口的記者都象打了羊胎素一樣年輕了很多。 案子沒破前,各種傳言滿網絡飛,信息的不對稱據說給蒙牛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蒙牛后來只好用更大力度的形象宣傳來重新點燃市場的信心。 這一切在剛剛出版的《蒙牛內幕》一書中得到了全面解密。 蒙牛的副總裁孫先紅把此事定義為“死里逃生”。蒙牛的 NO1牛根生則調侃著總結:“世界難產的東西有兩種,一種是死胎,一種是巨嬰,蒙牛被逼成了后者。”而在投毒事件危機公關中,老牛寫下了遺囑上京,溫總理的批示最終救了蒙牛。 蒙牛的人總結蒙牛文化的精髓就是“三靠哲學”:大勝靠德、大智靠學、大牌靠創。 一家企業的中場靈魂 書名內容是解密蒙牛,但核心是在展示牛根生這樣一個簡單的人——一家中國企業的中場靈魂,牛根生與伊利的鄭俊懷兩個巨人之間的較量,以及所有有關這家中國式企業的一幅清明上河圖式的詳細圖解。 牛根生的生世頗有些傳奇色彩,生下來一個月,就被養父母收養,十四歲失去養母,十九歲失去養父。挨過餓,受過凍,申請過救濟。結婚時沒穿過新衣服、新鞋。 他的出生本來與牛沒有一點關系,可是滿月后就再也沒有離開牛:身不由己地姓了牛,斷了母乳換牛乳,然后是養奶牛,做乳品,賣牛奶……兩代人合起來,與牛打交道整整65年。 在原企業,他完成“從一名刷瓶工到副總裁”的角色轉變,用了六年時間;實現“從零品牌到首品牌”的事業升華,用了十年時間;但“從副總裁到流放者”的人生墜落,仿佛只在一夜之間。他無根無由被免職,轎車收了,手機交了,工資沒了…… 一人出局,株連“九族”,所有舊部無一幸免。 東山再起后卻屢遭黑手,“砸廣告牌”,“非法集資”,“毀林建廠”,“對手誹謗”,“投毒恐嚇”……可謂一棒又一棒,一浪又一浪,可最后都有驚無險地走了過來。 41歲創辦企業,結果創造了一個奇跡:三年成為“速度冠軍”,五年成為“牛奶大王”,六年沖刺全球第一……但他的住房不如副手的闊,坐騎不如副手的貴,辦公室不如副手的大,工資不如副手的高。 剛剛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在財富列車風馳電掣般向他沖來的時候,他卻連手都沒沾,就把價值數億元的股份悉數捐出,轉眼間完成了“從有到無”的回歸;他也不戀槽,在崗僅6年便打算辭去總裁一職,并籌劃2008年在自己50歲時辭去董事長職務。 牛根生的個人際遇,從另一個側面透視出一家乳品企業在商業方面的不規則運動。 一條立業的經營哲學 蒙牛的極速成長堪稱奇跡。為什么蒙牛能夠有這樣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即是“人財”(人即財富)。 許多企業在成長到一定程度后,就無法再長大,原因就在于缺少一個強有力的經營團隊。 蒙牛所以能聚集“人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牛根生的經營智慧與跳出傳統思維的人生頓悟。 在蒙牛只有六七歲的時候,他就在思考如何讓100年后的蒙牛更加茁壯與健康。蒙牛如果要永續經營,聚“財”(人財)自然是關鍵,為此牛根生不惜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 臺灣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在世時曾說:“我過去25年所賺的錢(上百億臺幣資產),要用未來25年的時間花掉!蹦康脑谟趲椭,幫助那些需要被關心的人。 牛根生不僅是一個企業家,更擅長思考人生的智慧。他說凡事要從根本做起,他非常了解“因果關系”,懂得盡可能去做“必須做的事情”,抓的是源頭(因),又能從盡頭(果)倒推到源頭(因)。 按照牛根生的理解,蒙牛的經營哲學,核心在于“經營人心”:在企業內部,注重向下經營人心,聚攬人才,激發其工作熱情;在市場上,善于經營客戶之心、消費者之心,善于搶占其心智資源,建立企業品牌的美譽度與忠誠度。這或許也是其他中國企業可以借鑒的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