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沖天臨危受命 楊元慶40歲重新開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2日 19:12 《新華航空》雜志 | |||||||||
楊元慶40歲的生命中最輝煌的樂章無疑屬于聯想。在這部樂章中,既有高亢激揚,也有緩慢沉重。現在,楊元慶把目光投向了未來,決定在收購IBM全球PC業務之后大展宏圖,借力沖天,重新開始。 楊元慶 40歲重新開始
楊元慶40歲的生命中最輝煌的樂章無疑屬于聯想。在這部樂章中,既有高亢激揚,比如帶領聯想坐上中國PC產業的頭把交椅,也有緩慢沉重,比如三年多元化受挫。現在,楊元慶把目光投向了未來,決定在收購IBM全球PC業務之后大展宏圖,借力沖天,重新開始。 與12月8日宣布收購并就任新聯想集團董事長時的意氣風發不同,9日下午,坐在記者面前的楊元慶,不斷調整坐姿來掩飾自己的疲憊。 但一切才剛剛開始。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說,談判重在談,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做。楊元慶認為,做更加重要,只有做好了,才能消除媒體的疑慮,消除投資者的擔憂,才能使聯想有一個較好的未來。 借力沖天 一扇朱紅色的大門逐漸打開,以楊元慶為首的一群年輕人從門內走出,以柳傳志為首的老一輩聯想人卻站在門外。柳傳志握住楊元慶的手,笑容里滿含期許。 這是12月15日聯想20周年慶典幾近結束時最后一個鏡頭,在這次有一萬名聯想員工參加的大會上,這個鏡頭代表的意義是,以柳傳志為首的老一批聯想人徹底交班。 就在一周以前,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聯想老帥柳傳志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由楊元慶接任。 許多人把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與康柏做類比。2001年惠普以250億美元的換股價格收購康柏,當時,康柏電腦的年盈收為400億美元,而聯想集團發布的收購報告披露,根據美國GAAP(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資料,IBM的PC業務2003年創造收益達95.66億美元。這樣類比,聯想收購IBM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聯想集團2003年約為30億美元的營收,加上IBM全球PC業務,新聯想每年營收超過130億美元。從而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PC廠商,聯想集團也因此跨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但更多的分析認為,聯想收購IBM并非如理想中的"1+1〉2"那般簡單,收購后的整合任務將更加艱巨而漫長。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全球PC市場,戴爾和惠普早就對IBM占有的PC市場垂涎三尺。有分析認為,此輪并購后,IBM全球PC客戶將可能部分流失。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i預計,在IBM所損失的業務中,戴爾可能獲得其中的45%,惠普可能獲得30%。 楊元慶接手的,不僅有原來的聯想集團,還有剛并入聯想的IBM的PC業務。收購之后,關于聯想能否成功整合IBM全球PC業務存在頗多猜測。事實上,這場"蛇吞象"的壯舉更被視為聯想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冒險,或是豪賭。聯想少帥楊元慶再次臨危受命,擔負起整合收購后業務的重任。 楊元慶及其他聯想人希望,聯想通過此次并購,能擔當起中國企業領頭羊的角色。他們認為,聯想今天的舉措,正如二三十年前,韓國和日本的一些領先企業冒著極大的風險進行的突破。現在,日本、韓國在全球高科技的座次表中已經有了相當靠前的席位,他們的成功正是在這些先進企業帶動下,群體突圍,而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地位。 收購IBM是中國企業在IT領域規模最大的海外投資,這將大大地提升中國企業及IT產業在全球的地位。楊元慶期望,通過聯想這只中國企業領頭羊的作用,帶動千千萬萬的中國企業走了國門,做大做強,重復日、韓企業曾經重復過的輝煌,圓了中國企業的大企業夢。 但這條并購之路似乎并不是一條坦途,在并購的道路上比聯想走得更遠的是TCL,在收購法國湯姆遜之后,由于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管理風格上的分岐,文化認知的不同,雙方新成立的合資公司產業整合走得異常艱險。 聯想并購似乎面臨著一樣的問題,特別表現在投資人的疑慮。收購完成后,聯想股價一路下滑。楊元慶今后的任務除了向投資者介紹此次收購的利好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業績表現。 借力沖天的旅程艱難而漫長,柳傳志與楊元慶預估,新聯想真正被承認,最少要在3年以后。 臨危受命 事實上,在聯想的歷史上,楊元慶已經是第三次臨危受命。出任聯想微機事業部總經理,是楊元慶在聯想第一次臨危受命。 1994年,聯想成立聯想PC事業部,做自有品牌PC。那時候自有品牌PC在聯想內部并不被看好,聯想當時大部份營收來自于代理AST業務。而且如何推廣中國自有品牌PC,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楊元慶臨危受命,接手聯想PC事業部。 沒有現成的經驗,就自己摸索。楊元慶率領屬下,背著聯想電腦挨個敲康柏、AST、IBM代理商的門。楊元慶直到今天還記得,有一次,楊元慶上門推銷聯想電腦,說了半天,別人反過來勸他,你賣我們的電腦得了。楊元慶心里不痛快,但還得聽著,陪著笑臉。 楊元慶慶幸,自己最終沒有放棄。在求人的過程中,聯想逐漸建成了自己的銷售網絡與遍布全國的品牌專賣店,形成獨具特色的聯想銷售模式,這種銷售模式,為聯想打下了成功的基礎。1996年,聯想首度超過康柏、戴爾,成為中國本土第一大PC廠商。 聯想大了,聯想由求人變成被人求了。1996年,楊元慶去參觀Comdex展,順便參觀微軟。嗅覺敏感的微軟立刻找到他,并提出給聯想最好的條件,讓聯想100%的預裝Windows 95。這件事即使放在今天看,也是一件讓人求之不得的事。但楊元慶考慮后說,即使是最好的價格,聯想預裝Windows 95如果別的廠商不跟進,那么聯想在價格上將會失去競爭優勢。 這件事情最后的結果是微軟進一步讓步。聯想預裝Windows 95之后,其他PC廠商在中國市場紛紛跟進,全球PC產業進入劃時代的視窗時代,聯想與微軟均賺得盆滿缽滿。與跟微軟的合作類似,全球芯片供應商英特爾也開始注意聯想,將最優惠的采購條件給了聯想。握住了這兩位巨頭的手,聯想也就把住了PC工業時代的主動權。 而楊元慶,則在聯想內部逐步樹立起自己的威望,成為聯想最理想的接班人。 楊元慶的第二次臨危受命則是在2001年。是年,聯想分拆為聯想集團與神州數碼,老帥柳傳志交旗,楊元慶與郭為分別執掌聯想集團與神州數碼的帥印。 是時,互聯網泡沫破裂,聯想向互聯網轉型受挫,砸向FM365的2億人民幣血本無歸,這些都成了柳傳志心中至今揮之不去的隱痛。而更致命的是,隨著互聯網泡沫崩盤,各大企業、機構開始節約預算,PC采購量開始下降,聯想90年代所經歷的那種PC采購量高速增長的歲月成為逝去的光榮。 楊元慶此時接手聯想,無疑被寄予了厚望。但這一次,楊元慶沒有擔當起救世主的角色。 他設計的"多元化"業務并沒有發展成為聯想新的贏利點,反而持續虧損。三年總裁路,楊元慶離當初交旗時定下的600億元營收額相去甚遠。 楊元慶總結兩次臨危受命的經歷時說,由于環境不一樣,對手不一樣,這導致了結果不一樣。90年代,中國PC市場高速成長,聯想只需在一個方面做得比競爭對手好就成;而第二次聯想戰線太長,在每一個競爭領域都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使得聯想無法集中精力。 他說,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就是在三年多元經歷的基礎上,決定專注PC,重新開始,帶領聯想整體進行戰略轉型。 重新開始 楊元慶要實現自己的這些預期,仍有許多困難。 楊元慶首先需要面對的,是PC作為夕陽產業如何贏利的質疑。 他說,石油、鋼鐵是最夕陽不過的產業,但照樣賺錢。是否賺錢其實得看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不要忘了,PC工業是一個2000億美元的大市場,這個市場存在的商業邏輯就是有些公司注定會賺錢。將來的新聯想,只要能把雙方的優勢整合起來,就是一家非常有競爭力的公司。 楊元慶透露,聯想合并之后的道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供應鏈的整合,第二步是銷售渠道的整合,第三步是進入新的市場領域進行拓展。前兩步是守城,后一步是開疆拓土。 他認為,完成了供應鏈的整合,就能享受規模采購帶來的低成本效應,完成了銷售渠道的整合之后,聯想就能保證現有客戶不被競爭對手戴爾和惠普蠶食,就能為第三步整合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楊元慶聲稱,IBM與聯想在三個方面能達成協調與互補:一是品牌,雙方公司過去都承諾著對自己的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但聯想主打中國市場,IBM主打國外市場;二是產品分布、客戶群有互補性,IBM主打行業和高端,聯想主打消費類PC;三是效率,并購之后,新聯想將有更大的規模,能享受到規模采購帶來的價格優勢與更低成本的制造優勢。聯想過去的市場一直在中國,通過這種協同效應,聯想就能把高效低成本的模式復制到全球。 楊元慶認為,合并后的聯想只要能整合這些優勢,就會向第一和第二發起沖擊,并在未來某天成為世界第一,完成借力沖天的壯舉。 事實上,全球PC市場三甲的格局面臨太多變數。據Gartner此前發布報告稱,未來全球PC市場將進入低增長時期,由于利潤率的不斷下滑,到2007年全球十大PC廠商中將有三家被迫退出,其中IBM和惠普可能性最大。IBM現已退出,下一個會是惠普嗎?如此,PC江湖將剩下戴爾和聯想死磕。 楊元慶認為,全球前10位的PC廠商除聯想與戴爾外,絕大多數都不賺錢,不賺錢的原因是戴爾創造了高效運營的模式,所以達不到這樣的高效運營的企業就無法賺錢。但在中國企業有機遇,如果把一些運營基于中國來做,能夠充分利用聯想現在非常高效的運營平臺在全球與戴爾進行競爭。 楊元慶另外一項重任就是將IBM全球的分支機構整合進聯想。收購前,有分析預測,IBM被聯想收購后,其整合難度會比戴爾收購康柏大得多。但楊元慶并不這樣認為:原聯想的分支機構主要是在中國,而IBM的分支機構主要是在全球的其他地方,重合部分僅在中國,大的機構整合僅在中國發生,這比惠普購并康柏后在全球進行整合的難度要小得多。 但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留住原IBM員工,特別是在聯想與IBM的薪酬還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楊元慶認為這并不是問題,因為PC業務在IBM內部不受重視,IBM的主業已經轉向軟件與服務,PC業務在IBM內部沒有發展空間。而聯想卻以PC為主業,能給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事實上, 從15日到17日,楊元慶與聯想集團新任CEO沃德一起進行了長達三天的會談,重點即是規劃并購后的業務方案。 撰文/嚴少敏 攝影/ 楊元慶簡歷 1964年11月12日生,浙江人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聯想控股副總裁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8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 1988年在中科大取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 同年應聘來到聯想集團 1991年出任聯想集團CAD部總經理 1994年出任聯想集團微機事業部總經理 2001年,聯想分拆,出任聯想集團總裁 2004年,聯想購并IBM,楊元慶出任聯想公司董事長。 先后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青年獎”、首都青年“科技企業家之星”獎 第二屆“中國杰出青年科技創業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