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人力資源 > 正文
 

管理@人:中層薪酬設計版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08:58 《管理@人》

  本刊記者 王春梅

  理想的中層薪酬體系模式為:首先,包括基薪、獎金(短期激勵)、長期激勵三部分。 其次,根據公司的理念和崗位的市場水平而有所差別;第三,實現部門差異化;第四,中層經理的績效考核一定要與公司整體業績掛鉤。

  廣州市某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在中層薪酬設計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首先,薪酬設計根據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進行調整。五年前,當公司處于起步階段,為保障業務發展,公司管理人員不設崗位工資,工資結構是基本工資+補貼;同時為了激勵銷售,給予銷售人員的提成較高。幾年后,當公司從發展走向成熟趨于穩定后,開始設立崗位工資。其次,公司也會每一年按市場業績對全體員工進行工資上幅,體現公平性。

  當然,要設計好中層的薪酬,僅僅做到上面幾點還是不夠的。

  體現差異化

  不同職位的中層經理,月薪也有所不同。按照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的《2004經理人薪酬調查報告》顯示,排在第一名為市場部經理,月薪8424元;第二名為生產部經理,月薪8289元;第三名:研發部經理,月薪8243元;第四名:技術部經理,月薪7951元;第五名:銷售部經理,月薪7697元;第六名:財務部經理,月薪7447元;第七名:人力資源部經理,月薪6790元;第八名:行政部經理,月薪6264元。

  由于所要求的技能、市場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都不同,中層薪酬的部門差異化是必要的。在薪酬結構上不會有很大區別,主要體現為數量上的區別。對于HR、法律、財務、IT等支持性部門,跨國企業認為它們的許多貢獻本來就是無形的、難以量化的,其薪酬差異化也很難用科學的公式來解決。

  因此,國外企業主要通過二個途徑實現這類部門的薪酬差異化:一是市場化,市場本身是有差異的,市場對不同崗位有不同價格,把市場的差異化引入公司內部,從外部角度解決內部差異化問題。二是公司高管不搞平均主義,判斷哪個部門貢獻多一些,就給其薪酬多一些。這需要CEO有魄力、有判斷力、并愿意行使這種權力,同時,CEO要對董事會負責,要把自己的工作分解到各個中層去執行,因此他也會好好判斷中層的業績表現。

  由于在薪酬上有很多共性,很多公司也會把HR、法律、財務、IT這四個部門捆綁在一起作為一個成本中心來設計薪酬。對于比較關鍵部門的中層,CEO覺得其作用較大,則會采取比較靈活的長期激勵等方式。

  韜睿咨詢公司資深咨詢顧問柴敏剛認為,這里提到的CEO的判斷力不是很武斷的、黑洞似的判斷,而是依據一些原則、遵循一定的流程、使用一些描述性的指標、建立非常清晰的框架,與中層經理進行溝通并取得他們的認可,即建立一個有效的、透明化的績效管理體系和流程。

  目前,國內企業對部門薪酬差異化的呼聲很高,但很容易出現兩個誤區:一是總希望有一個科學公式來實現,拼命想達到一種理想的量化結果。這是不現實的,因為許多貢獻、尤其是一些支持性部門的影響無法量化,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也是不同的。二是經常濫用判斷力,會造成一些不公平和負面影響。中層是戰略的執行層,CEO一定要培養判斷力,即核心勝任能力,要從職業的角度、以業績去判斷,而不是從個人好惡、或根據其背景等去判斷薪酬。

  與公司業績掛鉤

  深圳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層的薪酬包括固定和浮動兩部分,固定部分主要取決于崗位價值和個人綜合素質;浮動部分即績效獎金,績效的比例在40%左右,與公司經營目標掛鉤。不同部門經理薪酬結構和數量是不同的,確定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部門績效,即對公司戰略目標的執行情況,具體考核工具是KPI指標達成情況;二是管理能力,即對部門員工管理、

領導力和個人敬業度、協作能力等軟性指標的考核。

  中層也是公司管理團隊的一份子,因此,中層經理的考核必須與公司整體業績掛鉤。柴敏剛認為甚至可以取消部門業績,只根據公司業績和個人業績。因為,部門業績很難衡量,但部門業績反映在個人業績中,而個人的業績比較容易評價。

  但是,國內很多公司一般在績效中只反映中層部門業績和個人業績,這樣雖然業績與薪酬掛鉤得很直接,但與此同時,容易形成一種各部門“自掃門前雪”的狀況,各個部門分成小利益群體,形成內部惡性競爭和內耗,沒有人會關心公司的整體業績。從這個角度考慮,國外企業基本上都采用中層收入與公司的整體業績掛鉤,比例為40%-60%

  當然,考慮到中國的發展特性,中層的薪酬即使與公司整體業績掛鉤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這需要每個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但無論如何,柴明剛建議都要把公司的業績體現在個人考核中。

  目前,深圳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層績效的比例在40%左右,公司HR李燕認為對目前而言還是合理的。現在,公司處于二次創業期,金融行業也面臨著整個行業的優勝劣汰,該公司中層必須與公司一起承擔風險、迎接挑戰。但作為知識密集型行業的中層管理者,他們又屬于行業內精英分子,有一定的稀缺度,公司薪酬策略又必須對這類人才有一定吸引力,所以公司要想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以有限資源使效率達到最大化。

  中層薪酬的發展態勢

  柴敏剛認為,理想的中層薪酬體系模式為:首先,從結構的角度:應包括基薪、獎金(短期激勵)、長期激勵三部分。不同的薪酬結構是與公司不同的薪酬理念想吻合,比如一些公司中層的薪酬體系設計比例分別為40%-50%、20%-25%、20%-25%。

  其次,從水平的角度:根據公司的理念和崗位的市場水平而有所差別,但基薪不應該太低,否則在人才戰中就缺乏競爭力,特別是與跨國企業相比。

  第三,實現部門差異化。國內還在摸索階段。太復雜的方法反而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可以借鑒國際公司的做法,將一些無法量化的東西通過一些描述性的指標來衡量,并且需要提高管理層的勝任力和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第四,中層經理的績效考核一定要與公司整體業績掛鉤,起到監督、制衡的作用。

  而在香江集團HR總監徐劍看來,理想的中層薪酬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崗位價值,崗位越重要薪酬水平越高;二是人的潛質;三是績效;四是市場供需狀況。

  在薪酬增加的過程中,薪酬透明度很重要。國外高管薪酬是透明的,而國內正相反,這就使得員工在并不真正知道高管薪酬的情況下,反而造成一些猜忌。因此,保證高管薪酬透明化、高管薪酬與其業績的掛鉤透明化,這兩點很重要。

  柴敏剛認為,中層經理薪酬未來的發展趨勢體現在四個方面:1、從整體大環境看,薪酬很大程度上由市場決定,而非由內部決定,薪酬市場會改善割裂現狀,慢慢成熟;2、長期激勵的比例會越來越大;3、部門(特別是支持性的職能部門)薪酬差異化會有所體現;4、

養老金、退休金的安排會提上議程。中高層職業經理人對目前的養老、退休金狀況很難接受。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