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將臨,B股市場將真正敞開大門迎來廣大的投資大眾。然而,等待他們的究竟是鮮花?是陷阱?還是一場最后的決戰?
既然B股市場對國內投資者開放是長期利好,無論是從市場的整體利益還是從投資者的 長遠利益考量,應該都沒有“畢其功于一役”的必要,決戰“6·1”從何談起?6月1日大批投資者入市不是趕集來的,也不是沖著鮮花和掌聲來的,更不是當炮灰來的。
B股對國內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人為地設置了兩道時間門檻,假如這意味著幫助前期被套的外資、非法入市的內資以及有幸搭乘頭班車的部分投資者解套獲利并透支政策效應,而讓后來者充當墊腳石或擊鼓傳花的最后接受者,那么,無論出于何種理由,對全體投資者來說,都顯失公平。但這種不合情理的結果,顯然不符合當前我國大力促進經濟形勢包括證券市場發展的總體政策趨向,也不符合管理層的意圖。有理由相信,出臺B股市場對內開放政策,其出發點不單是拓寬境內居民的外匯投資渠道,促使B股市場更加活躍,重新恢復市場的融資功能;而且還要通過“激活了的市場”吸引更多的外資參與其中,借鑒國外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行為,促進國內證券市場的規范和發展,加快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從B股2月28日復盤以來,截至5月16日,深證B股最大上漲幅度210%,上證B股最大上漲幅度156%,它們的簡單算術平均數高達183%,創造了持續漲升的奇觀。盡管不排除B股市場存在調整的客觀要求,但從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其上升趨勢仍未改變。長遠看,B股市場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可持續增長的行情。除了政策的支持外,還有三點具體理由:其一,資金推動型行情的特征依然十分強勁。特別是由于美國近期連續五次降息和我國人行今年5月1日起再次調低美元及港元存款利率,有利于刺激持有外匯的投資者介入B股買賣的積極性。統計表明,4月份外匯存款增幅明顯,這意味著“6·1”入市資金的大批涌入是確定無疑的;其二,B股公司繼續增資發行和新B股發行上市將進一步吸引外資,并為原本相對狹小的B股市場拓寬題材挖掘空間。特別是根據周小川主席透露,滬深港交叉上市已提上議事日程,美國證交所也提出了中美合作交叉上市的建議,這意味著不遠的將來,B股將成為全球性的股票,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三,投資者對B股的信心有增無減。雖然目前B股股價同2月28日復盤時相比,大多已有翻番的升幅,但同A股相比,則仍有不小的差距。差距就是潛力。可以說,只要B股的股價一日未同A股接軌,B股行情就談不上見頂不見頂的問題。目前看來,這種建立在投資者信心基礎上的上升行情還不到可以輕言結束的時候。就此而言,關鍵的問題也許不是現有的B股價格是否合理和有多少泡沫,而是距離泡沫的破滅還有多長時間。最近,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表示,管理層要到8月份才會對B股市場作出評估。這也許意味著至少在此之前投資者對B股市場持續走強的形勢應可放心。
當然,從現在到6月1日時間已很短了,而大盤還是漲得那么瘋,看起來不能不令人擔心。從來也沒有只漲不落的股市,任何資金都不會單純為著把指數抬高而入市,一片叫好之聲常常是鼓勵別人當墊腳石,以便自己抽身而逃,滿載而歸。如果有誰看不到這一點,誰就只有當墊腳石的命,好看的帳面利潤很快就會煙消云散。而如果B股能在“6·1”之前進行一次較為充分的調整,對其整體走勢中持久而正常地發揮政策效應將是十分有利的。否則,人們自然要為“6·1”后將入市的那些投資者不寒而栗。
不過,換個角度看問題,B股獲利盤的急于拉高出手,不管是在“6·1”前還是“6·1”后,不啻給市場提供了重新洗盤的機遇,使得市場行情有可能形成接力賽。洗盤并不只是通常意義上的清除不堅定分子,同時也是籌碼換手的必要手段。B股投資者進進出出,前赴后繼,既造成了股價的震蕩,也帶來了新的投資機遇,從而拓寬市場的揚升空間。只是在具體的操作策略上,應與前期的單邊上漲有所不同,不管是先期入市還是后期入市者,都要切忌追漲。先期入市者要掌握波段操作的規律,注意及時獲利了結,以便重新獲得后市可能出現的新的機遇。后期入市者則要懂得“寧停三分不爭一秒”,謹慎從事,在沒有充分把握的情況下,寧可先袖手旁觀,也不可輕率地踴躍接套。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在出手之前,先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掌握相機進擊的主動權。
風物長宜放眼量,B股市場的炒作遠未結束,隨著“6·1”以后B股投資者的大批入市,B股市場終究將由瘋狂轉為理性,由突發性暴漲進入可持續增長,好戲還在后頭。黃湘源